清明時節,該注意的你知道嗎?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清明時節,該注意的你知道嗎?

清明節

據史籍記載: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臣子戒子推的。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是24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每年公曆大約為4月5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15°時。

習俗

清明時節,楊柳泛青,鶯飛草長。人們會趁著大好春光,踏青出遊。這一天是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日子。因此,清明既有歡樂賞春的喜慶氣氛,又有慎終追遠的情懷。

清明時節,該注意的你知道嗎?

踏青

01

祭拜與掃墓

掃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習俗,唐代以來逐漸合併於清明,才成了清明節的習俗,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02

踏青

又叫探春、尋春、郊遊,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03

放風箏

每逢清明,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養生做到“三養三防”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清明,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相遇之際,空氣溼度明顯增大,正是風邪入侵,溼氣較重的時節。

清明時節,該注意的你知道嗎?

古渡茯茶

因此人體最易受風邪,常出現溼困、四肢麻痺等症狀。那麼在清明時節應如何正確養生呢?

1、養好肝

清明時期,調養應該以“柔肝”為主。飲食宜溫,以清補為主。如薺菜、山藥、菠菜、韭菜、銀耳、大棗等。其次,情緒養肝,避免激動,清明掃墓之時,難免會有對先人的思念和悼念情緒,注意不要情緒過度激動或者格外抑鬱,以免肝鬱太過觸發其它疾病。

2、養好心

清明時節,民間有掃墓祭祖等習俗,此時陰雨綿綿,心情沉重,很多人會出現抑鬱的情緒,此時,最重要的是要養心!

養心要調理自己的情志與精神。終日心神不定,煩躁不安,焦慮失眠,精神衰弱,則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將隨之而來,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在緬懷先人的同時,還要一定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情,不要太抑鬱。

3、養好脾胃

“清明時節雨紛紛”,自古清明多雨,尤其是長江一帶,這幾天基本都是連續陰雨綿綿的天氣。

清明連綿不斷的細雨,帶來的有易襲難祛的溼邪。“溼邪重濁、黏滯、易於趨下”。所以,清明時節,要格外注意防止溼邪的入侵,就要養好脾胃,因為脾虛會加重溼氣,溼氣重又會導致脾虛,若是脾胃受損。所以,養好脾胃十分重要!

飲食方面需多吃清淡食物,儘量避免油膩、煎炸、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時不要吃得過飽而傷脾胃。

在陽光較好的日子,可以多到戶外走走,有助於驅散體內的溼氣。

清明時節,該注意的你知道嗎?

古渡茯茶

1、防感冒

清明時節,乍暖還寒,細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這個時候出門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

清明時節外出遊玩的時候,應帶上備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藥,遇到不適時,應該及時治療,不要影響到節後的工作生活。

2、防心腦血管病

天氣的多變,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悲傷、心情不好、情緒低落,可能會導致和加重一些心腦血管患者的症狀。

因此,建議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或傷心,要多提醒自己穩定情緒,掃墓時最好有親人陪伴。

3、防腹瀉

清明時期,出現腹瀉的機率也很高,所以,飲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則。

踏青和祭祀期間,應多喝水,另外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蘿蔔等。

另外,還應注意多食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比如蛋黃和豆類等。

清明時節,該注意的你知道嗎?

古渡茯茶

TAG: 清明時節掃墓養好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