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鰓、爛鰓、綠鰓、黃鰓,都讓你心塞!對蝦鰓部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鰓是對蝦的重要呼吸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將水中的溶解氧擴散到血液中,同時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近年來,對蝦紅體、白便等問題越來越多,也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但是,對蝦的鰓部問題常常被養殖戶們忽略掉,由於對蝦鰓絲的細胞膜很薄,而且鰓絲還要長期與複雜多變的水環境直接接觸,從而使鰓部非常容易受到刺激或者成為寄主被寄生蟲等寄生從而發生病變,鰓絲的病變程度將直接影響到對蝦的呼吸、代謝、生長和甚至蝦體健康。因此,對蝦鰓部健康也必須要受到廣大養殖戶的重視。

本文將列舉一些常見的對蝦鰓部疾病,帶廣大養殖戶瞭解認識和判斷這些病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鰓腫病

症狀:一般鰓腫病有兩種,一是鰓絲水腫,另一種是鰓蓋內膜腫脹。

1。 鰓絲水腫

此病症最初可見鰓絲白色,然後變為灰白色,肉眼可見鰓絲明顯腫大,鰓葉上的細胞可見有空泡、變性,顯微鏡蝦觀察,有些鰓絲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嚴重的鰓絲萎縮變形成皺褶狀,發病的對蝦一般趴邊或者離群浮邊、遊動緩慢,嚴重者肉眼觀察“頭大身小”。

2。 鰓蓋內膜腫脹

此病症起初顯微鏡可見細胞膜內有液泡、液泡內有透明液體(動物細胞正常沒有液泡結構),隨後液泡將變成透明果凍狀液體充斥在鰓蓋兩側,鰓蓋邊緣透明變薄,並向裡彎曲。

黑鰓、爛鰓、綠鰓、黃鰓,都讓你心塞!對蝦鰓部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發病原因:前者多數是由於水體指標變化大(pH值、氨氮、鹽度等),對蝦免疫力下降,從而導致對蝦鰓部細胞滲透壓調節受阻,造成損傷,導致出現鰓絲水腫或者“頭胸甲水腫”現象;

後者多發生在高溫季節,其原因大多是蝦體抗炎反應的形成。該病症不是爆發性疾病,一般發病率不高,不會超30%。

防治措施:第一種情況下,需要降低水環境差別(鹽度差著重注意)尤其是投苗前後;投餵比較高質量餌料,補充微量元素,從而提高對蝦體質;定期進行水環境消毒。

第二種情況下,需要進行適當肥水:EM菌配合有機肥效果更佳;及時定期補充有益菌,使水體有益菌形成優勢菌種,提高水體抗突變能力;定期使用無刺激的產品殺菌消毒,保證鰓部清潔。

二、黃鰓病

症狀:顧名思義,黃鰓病一般是指對蝦鰓部呈土黃色,該病症一般伴隨著鰓絲水腫,該病症不及時治理會導致黑鰓。

黑鰓、爛鰓、綠鰓、黃鰓,都讓你心塞!對蝦鰓部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發病原因:

1。 細菌感染

黃鰓病一般是由於細菌感染,多數是弧菌、假單胞菌、絲狀細菌感染,多發生在暴雨等惡劣天氣之後,細菌滋生嚴重。

2。 有機物附著

一般是由於水體或底質有機質過多,對蝦在水體進行呼吸作用,有機質附著在蝦的鰓絲。多發生在養殖密度大、有機質多的池塘。

3。 纖毛蟲、矽藻等附著

一般是水體纖毛蟲、寄生蟲等附著,或者矽藻過於旺盛也會有附著。

防治措施:

定期使用無刺激的產品進行殺菌消毒,勤改底,保持水質、底質優良。注意肥水,不要讓水體過於清瘦。如過一旦得了該病症,要用奈米銀及時殺菌消毒,連續用兩天之後停2-3天,然後補充水體有益菌。

三、綠鰓病

症狀:一般表現為對蝦鰓部腫脹呈現綠色,肉眼可見鰓部發綠,鰓絲粘附大量綠色物質。輕者鰓絲呈綠斑,重者蝦體呈綠色。

黑鰓、爛鰓、綠鰓、黃鰓,都讓你心塞!對蝦鰓部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發病原因:鰓部發綠的原因是大型裸藻、藍藻大量繁殖,粘附在對蝦鰓部,從而出現對蝦“綠鰓”現象。一般由於水質清瘦,底棲綠藻和底棲裸藻大量繁殖,對蝦透過鰓部在水體中進行呼吸作用時,這些綠藻大量附著在對蝦鰓絲和體外,阻礙對蝦呼吸,影響對蝦生長。

防治措施:

適當肥水並保持一定的水色,即可預防本症發生。注意肥水時不僅僅要使用有機肥,最好透過使用菌種和藻種配合肥水,肥水效果更佳。定期使用小球藻調水,保持良好的水色。

四、紅鰓病

症狀:主要表現在鰓部呈淺紅色,但是沒有附著物,鰓部稍腫,頭胸甲大,腹部比較瘦小。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鰓部有樹枝狀的紅色素,病症越重,顏色則越深。輕者蝦體僅活力較差,但仍能正常攝食,嚴重者則會發展為蟲鰓、爛鰓。

黑鰓、爛鰓、綠鰓、黃鰓,都讓你心塞!對蝦鰓部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發病原因:對蝦紅鰓主要是由於缺氧導致。長期缺氧或者體質弱、抵抗力差,並且在鰓部組織受損的情況下,如果一旦受到細菌的二次感染,鰓部部紅色素便會擴張而變紅。

防治措施:

首先要保證水體有充足的溶氧,勤開增氧機,沒有增氧機的可以定期使用增氧劑;經常給對蝦補鈣等多種微量元素,提高對蝦體質;定期殺菌消毒和改底,避免水體細菌大量滋生。

五、黑鰓病

症狀:黑鰓病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1、肉眼可觀察到病蝦鰓區出現灰黑色條斑或整體灰黑,鏡檢可見鰓絲上黏附汙染物,有時伴隨爛鰓症狀,病症輕者仍可進食,重者則會出現浮邊,遊塘,不久即因呼吸衰竭而死。

2、鰓絲末端發黑,出現燒灼狀病變。發病初期,肉眼看不出明顯症狀,須藉助顯微鏡才能辨別;到發病中後期,鰓絲病變加劇,肉眼可見明顯的條狀或片狀黑鰓。此症危害是鰓絲細胞壞死,失去呼吸機能,嚴重影響蝦的攝食和生長,尤其是在脫殼期或者溶氧低時,容易引起大批死亡。如不及時救治,久之轉為爛鰓病。

黑鰓、爛鰓、綠鰓、黃鰓,都讓你心塞!對蝦鰓部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發病原因:第一種情況是由水體指標變化造成,比較常見,多為水變後死亡的生物屍體,聚整合團絲狀,粘附在對蝦的鰓絲上。如果取水樣,會觀察到有的有大量懸浮呈絲狀或細棒狀的汙物(俗稱“泥鰍水”)。汙物具有黏性,顯微鏡觀查可看到有原始動物腐生。此病症發病較急,多出現在有機質豐富且環境變化較大的養殖中後期,如果處理不當可造成對蝦大量死亡。

第二種情況比較複雜,但是一般不常見。該病多因水中有毒物質和指標(如重金屬、氨、亞硝酸鹽等)侵害鰓絲,引起鰓絲呈燒灼狀病變。另外,如果食物中長期缺乏維生素C也能引發該病症。

防治措施:保持水體透明度,渾濁水及時處理: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分解水體過多有機質,但要注意芽孢使用時增氧;定期解毒,解除水體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毒素;定期補充VC等維生素。

六、爛鰓病

症狀:鰓絲呈灰色或黑色,腫脹、變脆(容易斷),該病症一般從鰓絲尖端開始潰爛,壞死的部分發生皺縮或脫落,直到整個鰓部發黑、腫脹,鰓絲腐爛,多數粘附汙物。嚴重的邊緣缺損,多發於規格6cm以上的對蝦。

黑鰓、爛鰓、綠鰓、黃鰓,都讓你心塞!對蝦鰓部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發病原因:爛鰓主要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病原多是弧菌、氣單胞桿菌。蝦池底部有機物多,尤其是養殖中後期,隨著投餵量增大,殘餌、糞便積累較多,汙染嚴重,多數養殖戶消毒清淤不徹底;放養密度過大,過剩的餌料和大量的對蝦代謝物使水體環境惡化;蝦苗質量差,蝦苗近親繁殖,蝦本身的抵抗力減弱;環境變化太快,造成蝦大量蛻殼或受傷,使蝦成為病菌易感體;蝦塘之間隔離不夠嚴格,造成病菌感染等等,都可能引發細菌感染。每次暴雨或寒潮後都是對蝦發病的高峰期,其它的幾種鰓病都可繼發細菌感染轉變為爛鰓病。

防治措施:爛鰓的防治主要著重點在環境,只有環境好了,有害細菌才難以大量的茲滋生繁殖,才不會讓有害細菌“有機可乘”。

1。 勤改底,定期改底,保證底質環境良好

2。 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分解水體多餘有機質,調水色

3。 定期殺菌消毒,注意使用安全無刺激的殺菌產品,在殺完菌後2-3天注意及時補充有益菌

4。 定期補充有益菌,可以選用EM菌,不僅形成水體有益菌優勢,抑制有害細菌滋生,同時可以調水穩水,控制水體pH,還可以調節蝦子腸道,促進消化吸收。

鰓腫、黃鰓、紅鰓、綠鰓、黑鰓、爛鰓等等,一系列對蝦鰓部疾病,都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疾病。鰓部健康直接影響對蝦呼吸,試想,如果我們呼吸受到影響,那麼結果可想而知。在實際生產中,有的池塘常因鰓病嚴重而不得不中途排塘;有的又因鰓病治療不及時而誘發了紅體病、白斑病;也有的是防治措施不力,不得不提前收蝦,致使養殖收益大幅度降低。因此,我們要重視鰓部疾病,透過上述介紹,相信大部分養殖戶也能瞭解了各種鰓部疾病,如果對此有問題,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TAG: 對蝦鰓部水體病症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