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蝦管理——防病篇

每到4月份,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很多稻田開始出現小龍蝦上草、打殃、死亡等現象。每年小龍蝦發病都會給當地養殖朋友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經檢測,死亡小龍蝦都感染有“白斑綜合症病毒”,受感染的病蝦典型症狀有:趴邊、上草、打殃、無力,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空腸、空胃、頭胸甲內膜脫落、有積水。

小龍蝦發病的主要原因:

隨著溫度升高稻杆、青苔逐漸腐爛,大量消耗稻田溶氧,造成水體長期低氧,小龍蝦體質變弱,誘發發病。

小龍蝦密度大,起捕不及時,稻田負荷重,引起發病。

小龍蝦有相互殘食的習性,且稻田養蝦在早期投餵嚴重不足,小龍蝦相互殘食,誘發發病或加重死亡。

起捕小龍蝦時,捕大留小,反覆挑選,導致小龍蝦體質變弱,引起發病。

在易發病期大量加註新水或大量換水,稻田環境變化大,應激造成小龍蝦發病。

放苗較晚,發病期仍在放苗,此時投放蝦苗很容易帶入病原,引起發病。

稻田養蝦管理——防病篇

稻田養蝦管理——防病篇

發病稻田預防管理措施:

定期預防:

定期使用“碧水安(加強型)”、 “底居安(加強型)”改底解毒,調節水質,加快稻杆分解,降低耗氧,防誘發發病或加重死亡。如若稻田已經出現缺氧症狀在改底是可加入“底加氧(加強型)”,降低缺氧程度。

肥水:

定期使用“肥水肽Ⅲ”肥水,有利於增加稻田藻類數量提高溶氧、穩定水體,推遲或是減少發病。

加大增氧力度

:充足的溶氧是降低死亡的前提。發病期晚上多打迴圈水,陰雨、悶熱天氣要早開,防缺氧加重死亡。

及時起捕,降低密度:

籠子要多放,抓上來的蝦不要回塘,快速降低密度。發病期籠子“早收晚放”,儘可能減少籠子在稻田的起捕時間,以免籠子裡密度過大造成缺氧,加重死亡。

投餵

:發病期不能停食,如果不投餵看起來死蝦少了,其實發病蝦都會被正常蝦吃掉,反而加重相互之間的傳染,導致最後抓不到蝦。發病期應適當加料,減少互相之間的殘食傳染。

內服保健:

增強體質,提高小龍蝦自身免疫力。

及時撈出死蝦:

死亡的蝦子及時撈出,以免正常的蝦子攝食,導致正常的蝦發病死亡。

TAG: 小龍蝦發病稻田死亡起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