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一發作就打止痛針?相對於打針,定期吃藥控制是不是更好?

痛風急性發作時,對患者來說止痛是第一要務,但有不少患者總覺得吃藥起效太慢,等待藥物發揮作用的時間太長太煎熬,有時候就會選擇去打止痛針,幾乎是立竿見影。嚐到甜頭之後就更傾向於打針止痛了,畢竟起效迅速,能快速減少痛風發作的痛苦。

當然,打止痛針的時候自己心裡也在打鼓,雖然起效快,但是經常打針是不是對身體不好啊?相對於打針,定期吃藥控制是不是更好?其實有這種擔心是對的,止痛針確實不能經常打,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痛風發作期的處理。

痛風,一發作就打止痛針?相對於打針,定期吃藥控制是不是更好?

痛風發作期治療

痛風發作期都要儘早地進行抗炎止痛治療,常用的藥物有三種: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鹼和糖皮質激素。若初始單一藥物無效,可換用另外一種藥物或採取聯合治療。

1、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常見的有依託考昔、吲哚美辛等,起效快,胃腸道不良反應小的藥物;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強調足量足療程,也就是說疼痛緩解後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繼續使用,以防止症狀再次出現。

2、 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是傳統的治療藥物,不能阻止已經開始的炎症反應,因此痛風急性發作時越早用藥效果越好。主要適用於痛風急性發作24小時以內,且對非甾體抗炎藥有禁忌的患者。

3、 糖皮質激素:常見的有潑尼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比非甾體抗炎藥和秋水仙鹼療效都要明顯,但不良反應也更明顯。因此,

糖皮質激素不作為痛風止痛首選,更不建議痛風患者長期使用,

僅用於個別症狀非常嚴重且反覆發作,或者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無效或禁忌的痛風患者。

痛風,一發作就打止痛針?相對於打針,定期吃藥控制是不是更好?

痛風發作時能打止痛針嗎?

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議。

因為想要起效,止痛針中都會加入糖皮質激素,雖然糖皮質激素也是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一線藥物之一,止痛效果也更為顯著。但是反覆應用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也更多更明顯,除會導致高血壓、鈉水瀦留、糖代謝異常等不良反應外,還會引起停藥後痛風復發,痛風石形成的機率增加。而且,痛風的急性發作本身就有自限性,即使不聞不問,疼痛持續3~7天也即可自行緩解。

痛風,一發作就打止痛針?相對於打針,定期吃藥控制是不是更好?

相對於打針,預防發作才是重點!

與其在痛風發作之後糾結要不要使用激素,不如在最開始的時候就避免痛風發作。

急性痛風關節炎頻繁發作 (>2 次/年),有慢性痛風關節炎或痛風石的患者,推薦進行降尿酸治療。

將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6mg/dl)以下,有助於預防痛風關節炎的急性復發和痛風石的形成,控制病情。痛風患者在進行降尿酸治療時,

應採取個性化用藥的方案。

《2016年中國痛風診療指南》

建議痛風患者在降尿酸治療初期,預防性使用秋水仙鹼至少3-6個月可減少痛風的急性發作,小劑量秋水仙鹼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在藥物選擇上,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建議使用別嘌醇或非布司他;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建議使用苯溴馬隆。

對合並慢性腎臟疾病的痛風患者,建議先評估腎功能,再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使用對腎功能影響小的降尿酸藥物,並在治療過程中密切監測不良反應。

降尿酸治療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痛風患者簡單瞭解一下即可,萬不可自行服藥噢!

痛風,一發作就打止痛針?相對於打針,定期吃藥控制是不是更好?

此外,良好生活方式的培養有利於痛風的預防和治療,在痛風防治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建議痛風患者應遵循以下原則:

(1) 限酒;

(2) 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3) 防止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

(4) 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

(5) 大量飲水 (每日 2000 ml 以上);

(6) 控制體重;

(7) 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8) 規律飲食和作息;

(9) 規律運動;

(10) 禁菸。

參考文獻:

《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中華內科雜誌—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

痛風,一發作就打止痛針?相對於打針,定期吃藥控制是不是更好?

TAG: 痛風發作秋水仙鹼患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