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型乾燥綜合徵,用溫陽歸元法

中醫學的氣是人體調控之本,中醫學“氣分陰陽”理論的最大的意義在於氣為人體調控之本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了人體之氣的調控之道,即氣是如何推動、調節、維繫人體生命活動變化的,以及遵從的規律是什麼。即生之本,本於陰陽,而陰陽之和,本於陰陽二氣。陽氣的溫煦、推動、升發等作用與陰氣的涼潤、抑制、沉降等作用互根互用,達到人體之陰陽平秘合和交感,從而各項生命活動平衡有序。

關於津液的化生和代謝,與多臟腑的共同作用和陰陽二氣的調節作用密切相關,《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臍,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這個過程透過胃氣受納、脾氣的化生和輸布、腎氣的蒸騰氣化、肺氣的宣發肅降與通調、肝氣的疏洩等作用完成。

在注重人體陰氣的涼潤作用的同時,我們要看到其實陽氣是動力之本,沒有陽氣的鼓舞和推動升發等作用,津液何以能在上述津液的化生和代謝中順利完成?

陽虛型乾燥綜合徵,用溫陽歸元法

從發病到預後的角度分析陽氣的重要性

目前認為乾燥綜合徵是在遺傳易感性基礎上,病毒感染和性激素異常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致使機體的B淋巴細胞異常增殖和活化,產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多種自身抗體和免疫複合物,致使唾液腺和淚腺等組織發生炎症和破壞性病變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陰虛、陽虛體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先天免疫的不足。而邪氣傷人,因人而化,陰虛之人易化燥生熱,而陽虛之人更易於導致衛外不足,營衛失調,且瘀滯化燥為患。

乾燥綜合徵致病具有漸積性、乾澀性、從化性、兼夾性、廣泛性、頑固性的特徵,臨床表現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早期區域性口眼於燥症狀為主,臟腑症狀表現輕;病至後期,可伴出現肺間質纖維化、間質性腎病等多臟器受累,導致五臟氣精兩傷,陽氣受損後則致使肺不能宣發通調、脾不能運化、腎不能蒸騰和肝不能條達等,從而正虛邪戀,纏綿難愈。

陽虛型乾燥綜合徵,用溫陽歸元法

陽虛燥證因水、氣與火不歸元是根本,治宜溫陽歸元

陰虛之燥證之臨床報道很多,這裡不再重複論述,而臨床上陽氣虧虛之燥證同樣多見,當脾腎陽氣虛損時,患者常有神疲、腰痠肢冷、汗多或汗少、腹脹便溏或便秘、頭暈耳鳴等陽氣溫煦或升發不足之象。

患者因陽氣虛虧導致水不歸元,即津液的化生、輸布不利而口、眼、面板、陰部乾燥,另還會因水液代謝不利而導致水溼內停與乾燥同在,筆者就曾見到一些下肢浮腫或關節腔積液的乾燥綜合徵患者。

陽虛同樣會有虛火,因腎陽不足而火不歸元還會導致口苦咽乾甚至口舌生瘡、情志易怒、失眠、眼脹眼痛等表現,或陽虛火浮還有陷於下者,見陰部乾燥、小便熱、痛或拘急、大便窘迫不暢等,即所謂失位之火。如張景嶽所云“陷於下而見便溺二陰之間者,此其下雖熱而中則寒,所謂失位之火也。”。虛火則會導致燥症更劇。

陽虛型乾燥綜合徵,用溫陽歸元法

因腎陽不足而氣不歸元者則有呃逆、氣短喘息、心悸、氣自少腹上衝等症,氣虛而濁氣衝逆,清氣陷下則更無力調節水液的生成和代謝。

所以陽虛而燥者多因脾腎陽虛而水不歸元、火不歸元、氣不歸元是病機根本。治療原則當以溫陽歸元之法,即溫補脾腎並使水、火、氣歸其位,則燥證自除。

方藥應用體會

透過本人在臨床中實踐和體會,溫陽歸元法方劑多采用清代陳士鐸《辨證奇聞》之引火湯加減治療。

陳士鐸所用引火湯原用於咽喉腫痛屬陰蛾者。據陳士鐸《辨證奇聞》卷三“咽喉門”載:“此火因水虧,火無可藏,上衝咽喉。宜大補腎水,加補火,以引火歸藏,上熱自愈。”有考據表明,陳士鐸得到了傅山的傳授,故又稱本方為傅山引火湯。方用熟地為君補水,麥、味為佐,水足制火而潤燥;加入巴戟之溫潤,則水火既濟;水下趨,火與氣不得不隨,增茯苓前導,則水火氣同趨,共安腎宮,用巴戟“取其引火,又足補水,腎中無干燥之虞,咽喉有清肅之益,此巴戟所以勝附、桂也”。

陽虛型乾燥綜合徵,用溫陽歸元法

現代中醫李可臨床應用時還常加天冬與麥冬同用,取其滋腎力勝;加肉桂以助引火歸元;另喜用砂仁,該藥入脾、胃、腎經,一可醒脾調胃,引火下行需賴脾胃為之斡旋;二可下氣,引諸藥歸元。《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中,對該方應用尤多,對乾燥綜合徵的應用同樣桴鼓相應。

TAG: 陽氣引火陽虛乾燥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