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強醫生告訴你:為什麼不打網球,卻患了“網球腿”?

隨著全民健身蓬勃開展,有許多患有“網球腿”疾患的病人來醫院就診,患者不約而同的告訴我:“運動中小腿肚子被別人打了一下,可是回頭一看,一個人也沒有。”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患者:“您的蹠肌斷了”。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還要從什麼叫”網球腿“談起,“網球腿”最早由Powell於1883年提出,最初指小腿蹠肌的斷裂,後來發現更常見於腓腸肌的內側頭或腓腸肌-比目魚肌腱膜。蹠肌腱損傷多見於網球運動員,故被稱為“網球腿”。在解剖學領域,蹠肌是人體一條退化的肌肉,其出現率在人群中約佔 93%。蹠肌起於股骨外上髁,肌腹短小、肌腱細長,直徑約 3 mm,行走於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之間,止於跟骨的內緣或者附著於跟腱。

解強醫生告訴你:為什麼不打網球,卻患了“網球腿”?

病因:

1、多見於球類(尤其網球)、賽跑、跳高、跳遠等運動專案,由於膝關節伸直時再突然蹬地提踵起跳受傷。

2、在膝關節伸直位時一個嚴重的外翻扭傷,也可使腓腸肌內側頭損傷。

3、直接撞擊也可以造成小腿肌肉內側的損傷,尤其是當劇烈收縮的肌肉突然受4、當小腿因站立等原因長期過度緊張疲勞時,肌肉僵硬,彈性明顯下降,突然的外力極易引起肌肉的損傷,尤其見於過於肥胖的人群。

網球腿表現

1。棒擊感

這是發生蹠肌腱和小腿三頭肌斷裂時的第一感覺,也就是傷者突然感覺有人在身後朝向自己的小腿猛擊一棒,或者猛踢一腳。

2。劇痛

棒擊感之後,隨即感覺小腿像中彈一樣劇痛,個別患者在小腿響了一聲後開始疼痛,做提踵動作時加劇。

3。跛行

由於提踵加重疼痛,患者出現自我保護性動作——-跛行。

4。早期區域性症狀

剛受傷時,外形無改變,後來可出現腫脹、變形及皮下出血。

【臨床診斷】

1、直接或間接損傷史,大部分患者在受傷的即刻,覺得小腿後面就像受了

打擊或者“中彈”似的非常疼痛,被迫停止運動。有的在受傷時能聽到響聲。

2、主訴小腿後疼痛、跛行,不能參加跑、跳訓練,提踵後蹬痛。

3、早期小腿後方可有腫脹及皮下出血,順蹠肌腱或者腓腸肌內側頭檢查,常有一較敏銳的壓痛點。晚期可以觸到較硬的瘢痕組織。有時可形成血腫,小腿腫脹明顯。

4、超聲波檢查可以判斷損傷的程度、斷裂的位置和血腫的大小。

治療與預防

治療與康復

早期棉花腿加壓包紮,臥床休息,踝關節置於背伸0°位置。適當輔助理療,中藥外敷,區域性壓痛點封閉效果。血腫較大,可以穿刺抽液,加壓包紮。腓腸肌內側頭斷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清理血腫,縫合斷端,背伸0°位包紮固定。抬高小腿、適當的休息、間斷式的冰敷(10-15分鐘/次)、彈性繃帶加壓包紮,來減輕疼痛及腫脹的產生。若是疼痛難忍,可用一些非甾體抗炎止痛藥(如布洛芬),經過約三天急性期的處理之後,若腫脹消失,可進行相應鍛鍊。原則為:踝關節要保持正常站立的角度,不得伸展或彎曲。疼痛減輕後早期下床步行,全腳掌著地。

早期康復1。正常腿向前跨一步,患腿足跟不離地,並保持膝關節伸直。重心在雙腿間前後轉換,使患足後跟向下施加壓力。可用手扶固定物體休息。感受到腓腸肌上端被牽拉,保持15-20秒(停止跳動式的不連續牽拉),接著休息10-20秒。重複3次。

2。但是後足膝關節屈曲,並保持足跟不離地。感受到腓腸肌下端被牽拉。同樣維持15-20秒(停止跳動式的不連續牽拉),接著休息10-20秒。重複3次。

3。雙手拉住毛巾兩頭,患足腳趾踩於毛巾摺疊處。保持此動作15-20秒,接著休息10-20秒。重複10-20次。

(患者朋友們應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調整鍛鍊強度,以不使疼痛加重為標準)

通常肌肉的裂傷需要10-21天才會癒合,這段時間內雖然要避免劇烈運動,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在可以忍受的情況下應儘早下地活動,早期鍛鍊不僅有利於功能恢復,也能防止肌肉黏連。若是持續腫痛和瘀血現象,則需尋求適合的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預防

1。冬季做戶外運動時一定要充分“預熱”。

2。加強大腿後側肌群和小腿三頭肌的鍛鍊(如俯身腿彎舉、坐姿提踵、立姿提踵)。

3。小腿三頭肌已出現僵硬痠痛時,一定注意放鬆治療,綁上護腿或打支援帶。

轉載《新體育》雜誌 作者 解強

TAG: 小腿腓腸肌2010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