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和多明尼加同在一島,為何經濟狀況差距懸殊?

一個島嶼之上存在著多個國家,這種現象在世界上並不少見。最典型的有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島嶼分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三個國家。新幾內亞島,分屬印尼和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有美洲的海地島,分屬海地和多明尼加。

海地和多明尼加同在一島,為何經濟狀況差距懸殊?

海地島位於美國以南的加勒比海之上,雖然以海地命名,但並非海地獨有。海地島之上共有兩個國家,海地位於島嶼西部,東部還有一個國家,叫做多明尼加。海地島總面積7。6萬平方公里,面積無法和加里曼丹島,新幾內亞島相比,那麼為何會有兩個國家並存呢?

其實原因都一樣,這些島嶼分屬不同的國家,都是殖民時代的產物。比如在殖民時代,印尼,屬於荷蘭殖民地,馬來西亞屬於英國殖民地,不同的殖民國家佔據島嶼的不同部分,結果導致島嶼被分割。

海地和多明尼加同在一島,為何經濟狀況差距懸殊?

海地島是西印度群島中僅次於古巴的第二大島嶼,1492年,哥倫布發現該島後,宣佈島嶼歸屬西班牙。當時海地島上擁有大約100萬土著印第安人,準確的名字叫做臺諾人。他們以捕魚和耕種為生,用石斧開墾,用木鏟耕種,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

西班牙人到來之後,將當地原住民變成了奴隸,為西班牙人掘金、種植甘蔗。臺諾人幾次反抗,都遭到了殘酷鎮壓。繁重的勞動,殘酷的鎮壓,再加上西班牙人帶來了疾病,到了1544年,臺諾人已經絕跡。為了補充勞動力,西班牙從非洲運來了大量黑人,繼續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此後海地島的黑人越來越多,成為了島嶼的主要人種。

到了16世紀末,英法等國逐漸崛起,也開始了對外殖民之路,為了控制航道,法國人登上了海地島西部。隨著當地法國人的增多,法國便和西班牙爆發了衝突,西班牙被迫將海地島西部割讓給了法國。

海地和多明尼加同在一島,為何經濟狀況差距懸殊?

法國稱這塊土地為“聖多明克”,即海地的前身,後來隨著法國人的不斷遷入,海地島西部超越了西班牙所屬的東部,經濟非常富庶。而且法國對待黑人也不錯,頒佈了法令,規定白人奴隸主,要為黑人奴隸提供充足的食物和住宿。到17世紀末,聖多明克已經成為美洲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但到了拿破崙時代後期,趁著法國在歐洲自顧不暇,海地黑人發動了起義,趕走了法國人,建立了拉美第一個獨立國家,而且是一個以黑人為主體的國家。

海地獨立後,曾於1821年出兵佔領了海地島東部,控制了整個海地島,但到了1844年,海地島東部推翻了海地統治,宣告了獨立。此後海地和多明尼加走上了分別發展的道路。海地雖然基礎較好,但漸漸地,多明尼加卻超越了海地。發展到現在,多明尼加的人均GDP約為8000美元,而海地的人均GDP只有約854美元,可謂差距懸殊。那麼為何同處一島的兩個國家,經濟差距如此懸殊呢?

海地和多明尼加同在一島,為何經濟狀況差距懸殊?

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多明尼加面積較大,地理環境比較優越。多明尼加位於海地島東部,面積4。8萬平方公里。而海地的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同時,多明尼加海岸線比較長,擁有的港口也更多,這些都是多明尼加的一大優勢。

第二,多明尼加人受教育程度更高。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多明尼加人口約1045萬,16%為白人,11%為黑人,黑白混血種人和印歐混血種人佔73%,多明尼加比較重視教育,文盲率約為8%。海地人口約為1150萬,95%為黑人,並不重視教育,文盲率高達50%。這種教育程度的差異,也導致兩國經濟差距越來越懸殊。

海地和多明尼加同在一島,為何經濟狀況差距懸殊?

第三,開放程度不同。多明尼加開放程度很高,與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建立了很好的國際關係和貿易關係。而海地開放程度比較低,建立友好關係的國家也非常少,包括和我國也沒有建立外交關係。現在隨著世界的發展,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如果一個國家非常封閉,肯定難以獲得發展。所以綜合這些原因,海地和多明尼加同在一島,經濟狀況卻差距懸殊。

TAG: 海地多明尼加島嶼黑人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