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幾十年過去了,《閃靈》長期霸佔世界恐怖片的頭把交椅。

從心理病、中年危機、輪迴論,到隱射印第安血淚史,解說各家各派眾說紛紜。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這部經典背後蘊含著很多細節,完美主義者斯坦利·庫布里克那近乎變態的苛刻,才造就了這一部世界經典恐怖電影,電影源於史蒂芬金的小說《閃靈》,但是史蒂芬金自己也說過,不承認這部影片是自己的,因為導演庫布里克在小說原有的基礎上,把電影增量了,將一些靈異的元素形象化,隱喻的讓人細思極恐。

《閃靈》無論是從電影的色彩構圖還是風格畫面、音樂語言,都有一種鮮明的壓抑感,看完之後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演員楊迪也在《閃靈》評論區留言表示自己看完電影很不舒服。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簡單的說,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主角傑克如何在壓力和鬼魂誘導下逐漸瘋狂並走向毀滅的故事。

其實整部電影從表面上看就是一出超自然現象作祟引發的家庭悲劇,但如果深挖下去,會發現導演在各處埋藏的線索和隱喻,換一個角度看這部電影,會更加的窒息。

對過去、對歷史的反思和隱喻——印第安與猶太

【一】

電影一開始就有一段對話:

——建築起始於1907年,結束於1909年。

——那些地點應該被建立在一個印第安的墳地。

——我相信他們在建造的時候,擊退了幾個印第安人。

這是酒店老闆在給男主一家人介紹關於酒店的故事,說酒店其實是建造在一座“印第安人”的墳墓之上,這也為後來酒店“鬧鬼”做了鋪墊。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小知識:印第安墳場是在屠殺印第安人之後,埋屍的地方,而不是印第安人自己的墓場。1907年遠望酒店建立,彼時正值殖民者和原住民衝突非常激烈的時期】

隨後看到酒店,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酒店的外形是仿造印第安人的木屋設計的,而酒店內部的牆面圖案、裝飾、掛飾都是與印第安人的文化有關。

酒店中隨處可見一種菱形格紋的裝飾,那就是印第安納霍瓦部落的一種特色裝飾風格。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學過歷史的大家都瞭解,歐洲人橫渡大西洋來到美洲,對原住民也就是“印第安人”進行了驅趕和屠殺,最終將地盤佔為己有,還聲稱是“自己的領土”。

而印第安人這個名字是因為歐洲人一開始不知道人家叫什麼,只知道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有一個美洲大陸的存在,他們自認為自己橫渡了大洋,就知道到了印度,所以他們稱當地人為“Indian”,後來為了區分,將“印度人”改成了“印第安人”。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自殖民時代開始,印第安人在白人眼中就是“劣”,就算是美國成立之後,政府也沒有停止對他們的壓迫,《閃靈》中酒店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屍骨上,就連內飾掛的都是印第安風格,宛如獵人炫耀的姿態,把自己狩獵的動物皮毛、頭骨掛在牆上用來裝飾一般。

美國的印第安人大屠殺事件,從16世紀延續到了19世紀。不論是一開始遙望旅館主人對旅館建立的背景與風格的介紹,還是後來傑克的一句“white man‘s burden”,亦或者是電影中的道具:斧頭(印第安人常用武器),都會讓人產生一定的聯想,也以此來深化了這部電影的意義。

(據說閃靈的237號房間象徵著白人屠殺印第安人237天)

【二】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42”是電影中常常出現的數字,而導演多次拍攝這個數字,也是有他的含義。

1942年,是德國對猶太人瘋狂屠戮的開端,也是最臭名昭著的暴行,所以數字“42”對應的是歷史事件,而導演在電影中給了一個打字機特寫,就是男主傑克用來寫作的工具,打字機上的logo是“ADLER”,在德語中。是“鷹”的意思,上面還有一隻鷹的標誌,說明這是一臺德國產的打字機。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所以從各種細節上也能看出,導演對於歷史事件的隱喻,在瞭解了相關背景之後,電梯裡噴湧而出的“血”就有了另一層寓意“禁閉的門象徵強權的壓制,鮮血則代表有壓制就會有抵抗,但在抵抗過程中一定會發生流血事件。”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就像前任管理員一開始否認自己殺害妻女一樣,從血噴湧而出的那一剎那,就說明真相往往是隱藏不住的,從個人事件對映歷史事件,不光是印第安人和猶太人的經歷,還有全世界的冤魂,在各種戰爭中死去的人們,導演在影片中想表達的就是,粉飾和隱藏不是唯一的出路,歷史終將會被還原成它原本的樣子。

影片結尾有一張照片,它定格在了一個神似傑克的人的臉上,而時間標註的是1921。7。1。

從美國的歷史上看,由於1776年7月1號美國《獨立宣言》的頒佈,7月1日便成為了美國獨立日,導遊如此安排肯定有用意,但是具體為何,還是需要揣摩。

另外還有一個冷知識:導演庫布里克是猶太人,猶太裔的美籍導演。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所以當你把“猶太人、德國、打字機和42放在一起,對於一個歷史學家來說,只有一個意義:大屠殺。”

對社會經濟背景與家庭背景的思考與解讀——從種族過度到親人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1980年《閃靈》上映。

本片拍攝於七十年代末的美國,關於那個年代的美國經濟,可以用一句諷刺的話來表示:“你像極了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經濟!”,言下之意就是“你弱爆了,像個智障。”

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經濟處於一個尷尬的境況,高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還有社會經濟不前等,造成了一個失業與貧困為普遍現象的美國社會。這也是中下層階級民眾的噩夢,貧富差距極大,很多人精神焦慮,特別是一家之主,中年男性居多,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下,最終選擇犯罪或者是自殺。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如果說種族之間的戰爭和屠殺離我們太遙遠?那家庭屠殺可能就發生在身邊。

傑克是一位中年作家,有妻子有兒子,而故事開始前他正處於失業的狀態,靈感枯竭的他無法依靠寫作維持生計,所以當他抓住瞭望酒店守衛這個工作時,是很開心的,即便那裡與世隔絕,甚至發生過殺人事件,但他還是欣然的接受了這份工作,因為他要承擔起男人的責任,他需要一份工作來維持家庭,另外也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來激發自己枯竭的創作靈感。

在酒店裡他無人打擾,不愁吃喝,也有了工作,是個很好的避風港,甚至他還想永遠留在這裡,但是來到酒店之後,傑克的精神狀況並沒有好轉,反而每況愈下,與妻子也常常爭吵。

但我們從後面的劇情中可以看出傑克對兒子的愛,同時,還有他對妻子的厭惡。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長期的經濟停滯造成了嚴重的就業危機,男性與男性之間競爭激烈,還要面臨與漸漸開始走上職場的女性之間的競爭,當來自家庭與外界的雙重壓力全部回到自己身上,男性對女性的反擊也更加的暴力。

傑克要求妻子不要在工作時間打擾自己,還讓妻子“滾出去”,自此,嚴格的家庭等級秩序被確立。

傑克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選擇的不是和妻子傾訴,而是自己消化這些情緒,等到實在承受不住,就跑去和酒保的鬼魂聊天,而身為鬼魂,就是為了把傑克同化……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另外,妻子也無意間發現了傑克的創作,一句無限迴圈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這句話除了起到驚悚的效果之外,也很準確的表達了傑克的內心變化和控訴,工作讓他喘不過氣,所以娛樂是他內心的渴望,美女、金錢、酒會,鬼魂給他實現了一切,也讓他一步步走向深淵。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電影最後,經典一幕,傑克用斧頭劈開房門,他第一次笑了,那是真實的快樂和自由,是一種人從社會和家庭中解脫之後的喜悅,一種人類釋放最原始暴力衝動的喜悅。

其實對於《閃靈》來說,恐怖是它的外殼,而背後所蘊含的才是這部電影的血與肉,傑克是美國中下層人民的化身,電影透過這些劇情,揭露了當時美國經濟危機對人們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摧殘。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可能你看完《閃靈》覺得沒有那麼恐怖,但肯定會感到噁心和不舒服,在瞭解一下影片的隱喻和背後的故事,你一定會致敬導演,那句話說的很對:在電影神殿的最高處,上帝的下面,坐著——斯坦利·庫布里克。

《閃靈》也讓電影不單純是一部消遣的方式,不再是一種讓人緊張的娛樂工具,而是一種多層次、豐富的思想內涵反思錄。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並不是無法穿透的黑暗,而是最邪惡的事情發生在最明媚的陽光下,每一個善良者只能眼睜睜的目睹,卻無力阻止。

其實這種對社會形態和體制化的絕望,才是《閃靈》最恐怖的地方。

換個角度看《閃靈》:恐怖不重要,電影背後一層層的隱喻讓人窒息

文原創,圖網路

TAG: 傑克閃靈印第安人電影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