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作者 / 明月帆

紫金陳宇宙後,馬伯庸影視宇宙要來了。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目前已有10部馬伯庸影視作品待與觀眾見面,當中包括電視劇《風起洛陽》《風起隴西》《汴京》《四海鯨騎》《龍與地下鐵》《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電影《哪吒傳奇·龍與地下鐵》《敦煌:歸義英雄》、動畫連續劇《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以及新近售出影視版權的《兩京十五日》等。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自成一派的“考據型懸疑文學”,是馬伯庸作品的最大看點。在傳統文學被嘲跟不上時代、網路文學被嘲沒有營養的當下,這種古今結合、中西合璧,兼具深厚歷史底蘊與新奇網際網路腦洞的獨特創作風格受到推崇,並不奇怪。但,在成為影視改編市場的“流量擔當”後,馬伯庸作品的“槽點”,也在逐漸凸顯。

《長安十二時辰》後,10部作品待與觀眾見面

2019年暑期檔《長安十二時辰》的火熱播出,對今年形成開發盛況的馬伯庸影視宇宙,顯然有助推作用。

北京文化今年5月份釋出的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由馬伯庸編劇、《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執導的院線電影《敦煌:歸義英雄》正在劇本開發階段,擬定2021年3月份開機。

事實上,該片並非根據馬伯庸原著小說改編,但在創作風格上,與《長安十二時辰》類似,均基於古代歷史文化名城創作,講述“安史之亂”時期,敦煌小卒張千一遭逢冤獄,忍辱偷生11年。北京文化特意找來馬伯庸+曹盾的組合,顯然也是看中了兩人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默契合作。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愛奇藝攜手《長安十二時辰》製作團隊留白影視出品的網路劇《風起洛陽》《汴京》,均根據馬伯庸未出版小說改編,均已官宣開發計劃。

《風起洛陽》由王一博、宋茜主演,預計今年10月份開機,集數40集,講述大唐武週年間,一場意圖推翻武則天的陰謀被揭穿,洛陽城內恢復往日寧靜的故事。《汴京》暫未官宣演員,預計年內開機,2021年Q4上線愛奇藝。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基於長安創作的動畫電影《哪吒傳奇·龍與地下鐵》、網路劇《龍與地下鐵》,基於隴西創作的電視劇《風起隴西》,基於南京、北京創作的《兩京十五日》等作品,也在開發中。

東方奇幻動畫電影《哪吒傳奇·龍與地下鐵》根據馬伯庸原著小說《龍與地下鐵》改編,講述巨龍甜筒在少年哪吒的感化下,放棄復仇怨念,兩人聯手保護人類、拯救世界的故事。根據出品方風儀文化今年7月份釋出的訊息,該片後期製作已過半,預計2021年上映。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另一電視劇版《龍與地下鐵》同樣由鳳儀文化開發,最早於2017年透過備案,目前暫無下一步進展。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風起隴西》根據馬伯庸出道之作改編,講述公元228年,蜀國反間諜專家荀詡聯手臥底在魏國的陳恭,揭開“清萍計劃”真相,維護國家安定的故事。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該專案最早於2016年啟動,預計開發60集,原定高希希擔任導演、出品人。今年8月份出品方森林影畫備案資訊顯示,該劇集數已砍至30集,預計12月開機,主演陣容為“雙男主”,導演人選暫未公開。

今年8月份的公開媒體採訪中,馬伯庸透露,時隔三年再度推出的長篇歷史小說《兩京十五日》已售出影視版權,故事講述明朝年間,仁宗駕崩,太子朱瞻基千里奔喪,在“鐵三角”——捕快、女醫師、右司直郎幫助下回京即位的故事。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愛奇藝、不空文化開發的《四海鯨騎》改編自馬伯庸、馳騁、趙老溼合著同名小說,講述大明落難太子建文,在鯨騎商團老闆資助下,與少女忍者、蒙古蠻子、西洋學者一起尋找佛島寶藏的海上冒險故事。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該專案最早於2018年與動畫版同步啟動,目前暫定年內開機,由黃建新監製,暫未備案。

“考據型懸疑文學”很牛,但“亮點”與“槽點”齊飛

“在歷史縫隙中挖掘戲劇衝突”,是“考慮型懸疑文學”的特點。在今年新近出版的長篇歷史小說《兩京十五日》上市時,馬伯庸曾表示,這個故事的靈感源自《明史》中的一段記載——“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詔,入宮發喪。”

《明史》中的短短50字,到了馬伯庸筆下,被擴充成584頁的《兩京十五日》。在書中,馬伯庸基於《明史》記載的歷史結果,對諸多歷史細節——“皇帝突然在京城病故,而太子卻遠在外地,他一路怎麼匆忙趕回去,心情如何,有誰陪同,又遇到了哪些困難與危險”等進行了發散,從而產生了這個“太子的絕境+運河的傳奇”故事。

有據可考的史實+富有戲劇可能性的歷史細節,鑄成了“考據型懸疑文學”的亮點。相較天馬行空、文風隨意的網路小說,“考據型懸疑文學”更嚴謹、更有內涵,遠離了網文歧視鏈;相較嚴肅古板、門檻頗高的傳統文學,它更活潑、更符合年輕人口味。因此,這類作品受到推崇,實在情理之中。

“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曾有網友發出質疑:“馬親王寫的是真實歷史背景下的同人文嗎?”

這句犀利的評價,恰好點出了馬伯庸作品影視化的槽點。

網劇版《長安十二時辰》坐擁豆瓣8。3分高口碑的同時,馬伯庸另一部影視改編作品——動畫版《四海鯨騎》第一季,僅收穫了6。7分。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四海鯨騎》原著小說為馬伯庸團隊合著作品,豆瓣評分比動畫版更低,僅6。2分。雖然這不是一部馬伯庸獨立創作作品,但延續了馬伯庸“考據型懸疑文學”的文風,講述明朝太子建文在父皇遇刺後,隱瞞身份,尋找武皇寶藏的海上冒險故事。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這裡的太子建文在隱射“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尷尬的是,真實歷史中,朱允炆的父親懿文太子朱標未繼位而病故,因明太祖朱元璋尚在世,25歲的朱允炆直接被冊封為皇太孫,後於洪武31年登基稱帝,這中間,朱允炆從來沒做過一天太子,更不存在什麼父皇,至多隻有一位皇爺爺朱元璋。

看起來,《四海鯨奇》是“考據型懸疑文學”,但,歷史細節出入之大,讓這更像一部不靠譜的同人文。

同人文創作再自由,也不敢拿真實歷史人物開涮。畢竟,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時,要過審查這一關。

不得篡改歷史真相、不得胡編濫造、不得違背主流歷史觀點,是歷史題材影視劇必須遵守的審查要求。劇版《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更名為李必,“太子”“聖人”從頭至尾未見尊號,其實就有這方面的顧慮。

既有“腦洞”,又有“考證”,是“考據型懸疑文學”的看點。但,無論如何“清流”,IP影視化,始終要面對觀眾、面對審查。馬伯庸IP是市場“寵兒”不假,可上述問題也需要正視,否則,馬親王遲早會迎來下一次“翻車”。

“作家IP”受追捧,影視改編作品無敵必勝?

從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的“盜墓宇宙”,到紫金陳、馬伯庸的“懸疑宇宙”,“作家IP”越來越受到追捧。《汴京》《風起洛陽》兩部專案,在同名小說未出版之前已經敲定了影視改編計劃,這說明,作家個人的IP影響力,已經勝過了小說本身。即便小說尚未上市接受大眾檢驗,但IP買家相信,在作家強大的個人號召力下,影視改編作品極可能獲得觀眾喜愛。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作家IP”的成功打造,有賴於作家本身穩定的作品輸出質量。紫金陳的“推理之王”三部曲《無證之罪》《壞小孩》《長夜難明》,豆瓣評分7。3、7。2、8。5,小說質量穩定,未影視化之前已經征服了一批讀者。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另一方面,《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影視三部曲的高成功率,對紫金陳IP的“出圈”,居功至偉。另一部根據紫金陳小說《高智商犯罪》改編的網路劇《謀局》,豆瓣評分4。4,並未形成《隱秘的角落》影視三部曲一樣的現象級效應。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在豆瓣上,小說《高智商犯罪》評分7。3,與《無證之罪》《壞小孩》不相上下,這說明,問題並非出在IP身上,影視改編作品的製作水準,也是影響市場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說馬伯庸作品“亮點”頗多,“槽點”也不少?

即便“作家IP”擁有強大號召力,但,製作團隊不給力,影視改編作品還是避免不了撲街的命運。

原本,對創作質量穩定的作家給予肯定、鼓勵無可厚非,但過度迷信“作家IP”,在製作上偷懶懈怠,以為IP在手就可以坐享其成,那就是天大的誤解。盲目的個人崇拜不可取,紫金陳宇宙也好,馬伯庸宇宙也罷,小說是一回事,影視改編作品是另外一回事,叫囂“紫金陳宇宙無敵”“馬伯庸宇宙必勝”的聲音大可不必。最理想的結果,是質量穩定的創作者遇上質量穩定的影視製作團隊,這樣的黃金組合,才是真理。但,雙方只要有一方水平不穩定,那都是坑觀眾。

TAG: 馬伯庸影視IP改編地下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