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末黃巾起義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可貴的經驗?

一、起義的歷史背景及爆發的原因:

漢朝自漢高祖斬白蛇起義,一統天下,到後來光武中興,傳到恆靈二帝時,國家制度開始出現弊端,再加上二帝荒淫無道,不學無術,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地方上地主豪強兼併土地嚴重,普通老百姓沒有立錐之處,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三月5日,黃巾起義正式爆發。

從漢末黃巾起義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可貴的經驗?

二、起義的經過和結果

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冀州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領,自稱“大賢良師”,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10餘年間,徒眾達10萬 ,但如此規模的大起義,單靠農民是很難組織起來的。在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起義軍中,張角把信徒分成大小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 。而如此組織建設沒有讀書人的參與是很難辦到的。所以當時社會上肯定有不少是經歷過黨錮之禍、對朝政失望而選擇隱逸的讀書人。太平道尊崇黃老思想,而道家思想在漢朝的讀書人的眼裡還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的。由此猜測,有相當一部分對朝廷不滿的讀書人加入了張角的太平道。據說當時有官署的大門被寫有“甲子”二字。這說明部分低階官吏對起義是支援的。張角還打通宦官作為內應,但因叛徒告密,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一個月起義。於是三十六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後來朝廷召開緊急會議,解除長達十五年之久的黨錮之禍,派出傑出將領鎮壓。於是起義9個月後失敗,但是以後各地不斷湧現起義現象,持續20餘年。

從漢末黃巾起義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可貴的經驗?

三、黃巾起義失敗的原因和影響:

其一,黃巾軍面對的敵人遠比想象中強大。起義爆發後,鎮壓黃巾軍不僅有龐大的東漢官軍,而且還有各地豪強的大小武裝,由於農民起義損害了地主豪紳商賈富人的利益,所以他們也願意出錢出力幫助朝廷鎮壓黃巾軍,在面對整個地主階級的瘋狂鎮壓中,最終寡不敵眾,終於失敗。

從漢末黃巾起義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可貴的經驗?

其二,由於起義計劃被叛徒出賣,使起義不得不倉促發動,各地起義軍之間的相互配合發生了極大的困難。尤其是洛陽起義流產,使東漢政府解除了後顧之憂,得以全力鎮壓外圍起義軍。

其三,農民起義的歷史侷限性。從主觀方面來說,黃巾軍缺乏有戰略頭腦的軍事領袖人物,其起義計劃的制定極不完備,起義後各地起義軍沒有迅速地集結起來,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動,甚至不進行相互支援配合,終於被官軍各個擊破。同時起義軍首領缺乏軍事指揮能力,張角、張梁、張寶、波才、張曼成、趙弘、韓忠等,個個都是隻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圍堅城,反正都是各自為戰,與東漢軍拼消耗,不懂得運用靈活的戰術戰法,取得主動,始終被動挨打,直至失敗。

其四,東漢派來鎮壓黃巾起義的將領,如皇甫嵩、朱儁、曹操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戰的悍將,他們的統兵作戰的能力,軍事指揮的才能、戰術計謀的運用,都高於黃巾軍首領,因而往往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最終擊敗黃巾軍。

其五,黃巾之亂雖然開始是農民起義,但是在起義後完全背離了剛開始時的宗旨,比當時的官府更瘋狂地殘害農民,失去了群眾擁護的基礎,完全化為一股盜匪,得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再加上官府的鎮壓,失去農民自身的支援,走向末路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其六,黃巾軍主力皆為農民,仍然秉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戰規律。這在兵者詭道的非常時期如何能不敗,最重要的一點是黃巾軍沒有一個切合實際的政治綱領和行動指南。他們只是做了舊時代的破壞者,而沒有想過,也沒有能力想過如何建立新時代。自身缺陷再加上殘酷的外在環境,使黃巾起義最終歸於失敗。

從漢末黃巾起義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可貴的經驗?

四、黃巾農民起義戰爭的成功經驗

它提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即消滅東漢政權,建立自己的統治,這對號召和團結人民參加起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利用宗教形式進行起義的宣傳和組織工作,麻痺了官府,積蓄了力量,為舉行起義作好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起義計劃制訂得比較周密、具體。所謂“內外俱起”、“八州併發”就反映了這一特點。儘管後來由於叛徒的告密,使這一起義計劃的實施遇到很大的困難,但經張角果斷處置,它基本上還是得到了落實,從而給東漢王朝予沉重的打擊。

鬥志堅決,寧死不屈,敢於攻堅,勇於犧牲,以此向天下昭示了起義將士的鬥爭精神和高尚氣節。

五、對我們做事業有什麼啟發和教育

其一,張角能找準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痛點。土豪惡霸壓榨百姓,導致百姓活不下去,因而給民眾的最直觀感覺就是,我們只需把土豪惡霸打倒了,就可以過上好日子。這正是很多小規模起義軍的想法和目的。其實東漢政權最高層的腐敗才是導致民不聊生的根本,推翻現有政權制度,建立一種新的秩序,才是整個社會的痛點所在,也是終極解決之道。張角提出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正是站在了整個社會的痛點之上提出的,且目標明確,自然會獲得更多支援。

從漢末黃巾起義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可貴的經驗?

其二,張角成功俘獲到了最廣大的民心。光有口號也是不夠的,喊口號的人很多,真正做成事的很少,因為民眾不光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張角最初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治病,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後來創立太平道,傳播勸人向善的理念,入教者眾多。說明張角擁有強大的組織宣傳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具有自發傳播屬性的宗教為載體,來宣揚自己的救世理念。而且這種理念是為大眾謀福利,而不是為個人和小團體,因此更能獲得廣大民眾的讚譽和認同,成為後來發動起義的基礎。

TAG: 起義張角黃巾軍黃巾起義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