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2018年,兩檔垂直類綜藝《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帶熱“偶像選秀”類節目風潮之後,綜藝市場便真正迎來了“偶像元年”——Nine Percent、火箭少女101兩大團體相繼“出道”,分別捧紅了蔡徐坤、楊超越、孟美岐等新新偶像,全民pick偶像時代正式到來。

一年之後,當流量明星帶不起作品熱度、偶像演員不再“吃香”,綜藝市場的風向標也由原來的“全民pick偶像”轉變為“pick演員”,衛視與平臺之間明裡暗裡也都在爭奪“演員演技”,換言之,

這是一場全民“pick演員”的時代。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近日,正在騰訊影片與浙江衛視分別播出的兩檔演藝類綜藝《演員請就位》和《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簡稱《巔峰對決》)率先拉開了“演員之戰”。節目播出後,網上有關這兩檔節目的討論聲並不在少數。尤其是率先開播的《演員請就位》,僅首期節目中的“郭敬明大戰李成儒”相關話題,便收割了2。4億話題閱讀量,隨後該節目又以“陳凱歌一針見血式的點評”再次收穫一票粉絲。

相比之下,上週六晚開播的《巔峰對決》熱度則顯得有點“不足”。這一季節目組雖邀請來了張國立、李冰冰、秦昊等七位著名演員前來擔任“導師”,但節目組卻是採取“一帶一”的教學方式——讓老演員互相PK,新人演員則以“助演”的方式參與到節目中來。

首期節目播出後,網上也有人質疑其為“演員版《我是歌手》,節目賽制完全偏向了“導師級”的老戲骨。

這也就造成了當前演員類節目的尷尬之處,即一檔立志於pick演員的節目,最後話題點卻落在了導師席上。這於節目本身而言,是好是壞?

演技類綜藝扎堆上演,觀眾又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同類型綜藝?

導師先行,“演技”未盡?

一檔節目在播之前,

觀眾最先關注的便是該節目的導師陣容、演員選手等陣容問題

,這本就無可厚非,可隨著節目的陸續播出,若大眾關注點還是停留在導師身上,這是否就說明了一定問題。

從當下在播的這兩檔演技類節目來看,

節目中的“導師”陣容顯然比pick演員更具話題性

。以《演員請就位》為例,該節目在播出之前,網上對其談論最多的便是“導師陣容”問題,節目中陳凱歌、李少紅、趙薇以及郭敬明,四位導演在各自領域都有著出色的代表作品。即便是郭敬明,也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執導作品裡也出現了系列累計票房超18億的《小時代》四部曲。

可行至如今,該節目已在市場中陸續播出三期,每期節目也都為大眾提供一定話題熱度,

但卻在推演員方面,遲遲並未見太大的進展

。反而是身處導師席位的郭敬明,一度憑藉“專業術語”和“最佳辯手”的身份,開始“圈粉”。不少網友表示,一開始奔著罵人的心態去看郭敬明,卻未想到被他謙卑的態度所打動。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節目中還有一位導師也被網友瘋狂圈粉,那便是曾執導過《霸王別姬》、《孩子王》等多個經典影片的陳凱歌導演,其“一針見血”式的現場指導被網友評價為,“看他講戲比演員演的還動人”。

最明顯的便是在郎月婷與牛駿峰飾演的《海洋天堂》片段中,節目組特意放了陳凱歌幕後指導的片段,網友看完後反饋道,“如若按照兩位演員之前的表演方式進行,最多隻會是「不出戲」,絕達不到當前效果”,這也間接說明了導演的功底。

導師能力超群,這顯然不是“壞事”,甚至是這類節目的必備元素之一。

可若是一味的藉助“導師”力量,是否也說明了這類節目自身所持有的一定的問題

。目前,就《演員請就位》和《巔峰對決》這兩檔節目來看,節目中pick演員的環節也存在不少問題。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演員請就位》中,節目一開始定位的視角便是以導師視角pick演員,這也成為“演技”爭論的一大問題。

不少網友在看了前三期節目播出後,認為導師的評判標準有誤,“優秀的都被「待定了」,一般般的都被入選了”。當然,這當中肯定存在個人主觀判斷,可節目播出三期,大眾對節目中的演員討論,卻遠不如導師話題來的猛烈,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好演員”欠缺的問題。

另外,兩檔節目的互相“撞題”也是一大問題。

《演員請就位》邀請來了李少紅導演作為導師,《巔峰之戰》中卻又驚現了李少紅的身影,且依舊是作為“評委”出席;演員楊迪和周奇“前腳”還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摩拳擦掌,後腳又跑去《巔峰之戰》中做“學徒”。不僅如此,兩檔節目中還都出現了《無名之輩》中任素汐想要自殺的那場片段,當真是大型的“撞車”現場。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如此同類化,也難免不讓觀眾落入“傻傻分不清”的爭議漩渦中。不過,這也並非全是節目本身問題所致。而是

基於演員類節目所承有的市場體量,做pick演員類的綜藝,遠比做pick偶像類的節目要複雜許多。

市場需要這麼多演技綜藝嗎?

如果要追溯起演技類節目的發展歷程,17年浙江衛視重磅打造的《演員的誕生》無疑是逃不開的市場話題。該檔節目不僅在當年拿下破2的收視佳績,也

成功讓“演員演技”這項此前只存活於“觀眾口中”的一項考評,走上臺前,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之一。

在這檔節目中,觀眾也陸續看到了週一圍、藍盈瑩、劉敏濤、凌瀟肅、辛芷蕾等此前不被觀眾叫上名字的好演員。第二季節目播出後,導師徐錚更是在節目中對演員嘉賓任素汐說道,

“好演員的春天來了”

。彼時市場中,演員天價片酬、演員道德操守等問題已存在已久,時至今日,這樣的局面雖得到改觀,可徐錚口中的“好演員的春天到了”,顯然也並未完全實現。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可有關演員類的演技綜藝,卻如這兩年偶像選秀類節目一般,一茬接著一茬。如今,顯然已經進入了“第二波”收割期,除去上文提到的兩檔在播的演技類綜藝節目之外,接下來市場中還將陸續播出優酷重磅打造的《演技派》、愛奇藝的《演員的品格2》,以及湖南衛視的《閃耀的路人》,從這些待播專案不難看出,

演員類演技節目正式迎來了“市場風口”。

可它們同時也面臨著大抵相似的問題

。優酷重金打造的《演技派》,雖請來於正等話題性較強的導師陣容,但節目的重點依舊在於尋找優質青年演員,這點從它的演員陣容便可體現一二;愛奇藝打造的《演員的品格2》則吸取上一季節目的教訓,極力升級導師陣容,以培養偶像的方式培養新人演員;湖南衛視的《閃耀的路人》則略顯不同,該團隊是由曾打造過《明星大偵探》的製作班底製作,因此節目的定位也是以懸疑推理的方式“考驗”演員演技。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這些節目雖在形式與賽制上,體現出了一定的創新,但於演技類綜藝節目而言,這些創新是否有必要?換言之,市場需要這麼大體量的演技類綜藝嗎?答案顯示是否定。

首先,演

員演技類綜藝,與傳統的偶像選秀、音樂選秀等綜藝節目形式差距較大,它的節目主體都是立足於尋找出優質演員,因此在節目賽制、節目形式上,並不能做出太大“創新”

,比如當下的這批演技類節目,雖賽制不同,但呈現方式都是幾個演員拿到一個劇本同臺“表演”。

其次,演員演技PK這種型別的節目,參與嘉賓與導師的可選擇性本就不大。

李少紅、楊迪、周奇這三位嘉賓短時間內同時出現在兩檔題材相同的節目中,似乎已說明一定問題。而節目中前來參賽的演員,基本可分為三類:其一是如明道一般紅過卻又快速隕落的一代偶像;其二則是一些只能讓觀眾記住“臉龐”卻叫不上名字的有演技演員,如早期的任素汐、辛芷蕾等;還有一類則是沒有戲可拍、還在學校中摸爬滾打的年輕演員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這三類演員組成的“演技舞臺”,雖同時具備了話題度和演技問題,但問題是上哪去找那麼多同類演員?對於曾經紅過的這類演員而言,“去節目”已經是一大挑戰,而對於一些還未出名卻又渴望出名的演員而言,“有沒有演技”則成為觀眾最大的看點。因此,

這也就造成了當前市場中“演員、導師”節目

亂竄

的現狀。

最後,從結果導向來看,那些憑藉演技類綜藝“出圈”的演員,其發展前景又如何

?以在節目中發揮最好的“週一圍”為例,其在《演員的誕生》舞臺上“拿下”冠軍之位後,便順利簽約章子怡公司,與章子怡共同主演古裝鉅製《帝凰業》,未來可期。可隨後等待他的卻是,不斷走下坡路的演技和“人設”崩塌。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是週一圍的演技不好了嗎?顯然不是。他在《演員的誕生》舞臺上的表演形式更多的是以電影形式對角色進行處理,可一旦脫離電影,或者說是人設較為淺薄的角色,他的表演方式則略顯浮誇。這也反映出這類節目所持有的一個共同特質,

即評價一個演員的演技標準究竟什麼?

是電影化,還是小品化,還是更為大眾化的電視劇呢?

或許這些問題都需要留到“下一波”演技類綜藝節目。但從當前節目表現和行業趨勢來看,市場顯然是不需要那麼多的演技類綜藝。畢竟pick演員早已是一項大眾化的審美,而pick偶像則相對是一種更為圈層化的粉絲經濟。

切莫讓演技類綜藝成為偶像選秀類節目的“昨天”。

從“pick偶像”到“pick演員”,演技類綜藝也疲態了?

TAG: 演員節目演技導師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