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國產影視劇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那就是劇中似乎找不到一個窮人,換句話說,現在的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接地氣了。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其實這個問題得分五個方面來看。

首先是精英主義與普通民眾,影視劇是精英主義的遊戲,傳輸的是他們的思想。

所以不僅僅是現在的影視劇中的年輕人不接地氣,以前的影視劇中的年輕人也離普通年輕人的生活很遠啊。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如陳思誠導演的《北京愛情故事》。

陳思誠飾演的程鋒是個富二代,李晨飾演的吳狄有個好哥哥,讓他成了富一代,只有石小猛一個人來自底層,但他也成了企業高管。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如小時候我們看著二代的青春,看他們在《血色浪漫》裡的熱血,看他們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文藝。

我們以為就能如他們一樣,年輕時天不怕地不怕,盡情書生意氣,瘋狂完了,到了年齡可以繼承家業或進入體制。

長大後才發現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是二代,不是因為他們的朝氣,但是長大後我們看到依舊是二代們拍出來的生活。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其次是演員與演員不同。

以前的演員,演戲前會體驗生活,如姜文和鞏俐,他們拍《紅高粱》的時候便各自在莫言的農村老家體驗農夫和農婦的生活。

所以即使他們是城裡人,依舊能演出來角色身上的鄉土氣,讓觀眾一看就是那個年代的餘佔鰲和九兒。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可現在的演員連破個皮都哇哇亂叫,夏天穿個皮襖拍戲都能通稿滿天飛。

這樣的“敬業精神”又怎麼可能去體驗生活,所以他們不論演什麼都只能是想象中的角色,而不是真實的角色。

既然連角色都是假的,觀眾自然不會有共鳴,他們離我們就會很遠,不接地氣便不請自來。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其三是因為錢。

不論拍什麼樣的影視劇,本質上都是一個商業行為,既然如此,那麼最終的目的肯定要賺錢。

如果將真實的生活拍出來,贊助便很難來,所以把年輕人,即使是窮苦人家的年輕人拍得有錢一些,也便於拉贊助。

如某贊助商需要植入一個冰箱的廣告,可是劇中人家住的房子如巴掌大小,根本擺不下一臺冰箱。

那麼這個冰箱的贊助就會失去,虧錢的買賣沒人會做,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很多現實題材的影視劇,一點都不現實。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其四是階級矛盾愈演愈烈,引發了新一輪的上下層對立,也就是上面與下面脫節。

如《芙蓉鎮》裡姜文飾演的秦書田對李國香說的那番話就是現在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

“安安靜靜地成個家,學著過點老百姓的日子,別總想著跟他們過不去,他們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當年國產電視劇盡是普通人的貧苦生活,也就是苦情戲和離婚戲霸佔了熒屏。

這些劇每年都會進入年度收視榜前十,如《啞巴新娘》、《我的醜娘》、《家有九鳳》,就連楊冪也在2012年主演了苦情戲《如意》。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電視劇上大刮悽風苦雨,大話苦情離婚。

明明是一家人,非要鬥個你死我活,明明是一對戀人,就要人為強行拆散,製造“催淚彈”。

而像《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馬大帥》、《山城棒棒軍》這類接近真實的生活題材劇漸漸被這些苦情戲取代。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正是苦情戲、離婚戲的大火,讓大家都盲目追風。

他們把家庭情感劇編得又苦又破,情感破碎故事越編越離奇,把人的情感推向極致,造成了一種奇特的局面,劇裡哭得一塌糊塗,劇外流淚涕泗橫流。

不僅僅是電視劇,那些年的綜藝也是這種路子,有三個套路,露點、煽情、講故事,如《中國夢想秀》、《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這種哭雞鳥嚎的亂象,下層與上層都開始反感。

大家逐漸討厭過於渲染苦難的影視畸形風,於是開始整改“三破一苦”,即禁止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家庭苦難題材。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苦難被禁之後,浮華之風隨之而來。

小三、出軌、三角戀,似乎劇中的主角不談個虐到跳jiojio的戀愛都不配稱之為國產劇。

而這種不著邊際的影視劇多了之後,上面或那些編劇、導演們就以為民眾的普通生活就是這樣的。

還記得前段時間《北轍南轅》引發不接地氣的吐槽狂潮後,該劇的編劇是怎麼解釋的嗎?她說:“這就是我的地氣,我的生活。”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除此之外,劇中的年輕人一點也不接地氣,與資本的介入也有關係。

中國的影視劇市場經歷了三個資本時代,一是煤老闆,二是房地產,三是網際網路企業。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煤老闆投資影視劇時,很尊重專業人士,只要求有女演員就行。

房地產入局影視劇時,也不干預創造,只是喜歡管理,讓專案按部就班地進行。

現在的影視劇市場是網際網路的時代,他們帶入了大資料拍劇的理念,而且從頭到尾的插手。

所以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從2000年到現在,國產劇的發展就是一條拋物線。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那麼大資料能反映真實生活嗎?很顯然不能。

大家上網都是為了求樂,看個段子、賞個妹子、望個奢靡,但大資料把這些資料記下之後便以為年輕人真的過著這樣的生活,所以才會依託大資料拍這樣的劇。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其實這也是與現實中的普通人脫節的一種體現。

就跟之前一位經濟學家說的何不食肉糜一樣,他建議年輕人不要在通勤上花過多時間,應該在上班附近租房子。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年輕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接地氣?

從這樣的言論就可以看出來,那群人與我們不處於一個空間。

大家都在平行世界,只是這個世界有道牆,他們把頭附在牆上,聽著外面的吆喝聲、叫賣聲,就以為世間太平,熱鬧非凡,而這就是所謂的大資料的另一面。

在網路上了解一個人的生活,只能看到他的幽暗與高尚,卻看不到他的日常,網路這堵牆隔絕了現實與虛擬,而他們藉助大資料,把虛擬當現實。

TAG: 影視劇年輕人他們苦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