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雙胞胎兄弟用音樂改寫人生

瓦房店雙胞胎兄弟用音樂改寫人生

上個月,半島“演藝大匯”年終盛典隆重舉行,能容納800餘人的會場座無虛席,14個優秀文藝團體先後登臺,其中,一對雙胞胎兄弟的四弦演奏作品《遼南影風》收穫無數好評,他們是誰?來自哪裡?練了多久能拉到這麼好……時隔近一個月,依舊有當日觀眾與小編聊起這對兄弟。近日,記者採訪了他們。

43年,這哥倆從沒分開過

1976年,瓦房店萬家村的駱家添人進口,得了雙胞胎倆小子!哥哥駱剛比弟弟駱強早出生5分鐘!他們的出生為生活增添了無限快樂,駱家父母沒事哼唱的小調,成了哥倆最原始的音樂啟蒙,後來上了幼兒園,凡有文藝匯演,駱剛駱強一準兒登臺,“那會兒我媽就說,我們倆有天賦,可以培養培養。”八九歲,駱家父母找到當地初中的音樂老師費洪勳,正式拜師學拉二胡。“老師70多歲了,我們幾乎每年都去看他!”駱剛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萬家村,很少有人會樂器,而既會拉二胡又會作曲的費老師,是他們兒時絕對的偶像。聰明又肯學的小徒弟深得費老師賞識,整整三年,每天晚上,費老師都會親自上門,在駱家教他們。1987年,由費老師引薦,他們跟隨營口市歌舞團的吳世傑老師繼續學習,次年,雙雙考入瀋陽音樂學院附中。

“鄉里鄉親的都為我們高興,我爸媽殺豬宰羊,擺席十幾桌……”駱剛回憶起當年的情形依舊帶著興奮,鄉親們都說,“整個瓦房店都沒有幾個真正學音樂的,這是冷門,厲害了!”“才這麼小,不得了!一下就從農村走出去了!”他們成了全村的驕傲。

令人稱奇的是,兄弟倆小時候一塊求學,長大了工作也分到了一塊,43年,從來沒分開過。“我父母就倆孩子,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在一起,習慣了,感情也好,我父母為此很欣慰。”駱剛說。

婚戀,音樂架起緣分這道橋

駱氏兄弟回首來時路,音樂不但改變了他們的發展軌跡,確定了職業方向,在姻緣方面,也為他們架起了緣分的橋。

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後,兄弟倆被分配到瓦房店遼劇團工作。2000年,瓦房店成立了民族樂團,自發的,沒有報酬。一群懷揣熱情的年輕人紛紛報名,其中,就有拉二胡的駱剛和彈古箏的瞿竹,“她非常漂亮,也很要強。當時彈的就很好,後來又到中央民族大學進修了兩年。”2006年,駱剛與瞿竹女士結婚,現今一兒一女。

駱強的姻緣更是傳奇。2002年,駱強作為中國民樂的代表到日本演出,其間,結識了菲律賓藝術團的歌唱演員麗婭(音同),“我弟英語一般,就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蹦,沒想到麗婭全聽懂了,兩人聊得還特別好。”緣分如此神奇,兩個人很快走到了一起,“那時候沒文曲星也沒有翻譯軟體,交流全靠手語和中英詞典,連鬧情緒都得翻字典。”說起當年的趣事,哥倆莞爾一笑,2003年,駱強結婚。現在的麗婭漢語流利,不過,夾帶著地道的瓦房店口音。

播種,弘揚民樂堅守遼劇

大學畢業後,駱氏兄弟雙雙就職於瓦房店文化館,因與瓦房店遼劇團一體,故而接觸到了傳統地方戲遼劇。

“地方戲主要就是在音樂上體現地域風格,劇本哪都能演,唱腔和配樂講究大了。”駱氏兄弟介紹,四弦是遼劇的主要配器,為了學習,他們拜文化館的老藝人紀瑞芝為師。如今,紀瑞芝已是八十高齡,劇團拉四弦只有他們倆了。“四根弦,拉力較大,手沒勁不行,手小更不行。這個特點決定了小孩學不了。”看戲的人少,演戲的不多,遼劇的傳承成了問題。近期,遼劇申請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遼劇的香火不能滅!文化館組織了一系列活動,每年送戲下鄉,輔導鄉間樂團……駱氏兄弟說,不管結果如何,他們將一直堅守在這裡。

在兼顧遼劇的同時,2017年,他們成立了瓦房店胡琴學會,免費教當地的胡琴愛好者學習,免費提供練習場地,並爭取演出機會。工人、農民、個體老闆、獄警、醫生……報名者來自各行各業,擁有演出水平的成員已達30餘人。這個學會沒有經濟產出,卻佔用精力,但哥倆樂此不疲,“我們倆的人生得益於音樂,也希望把音樂的種子播撒得更廣。”他們表示。

半島晨報、39度影片記者馬巍

TAG: 瓦房店駱剛遼劇駱強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