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公元前233年,法家集大成者

韓非

被囚禁於秦國都城咸陽的牢獄中。之前他還是

秦始皇嬴政

最為欣賞的人物,然而由於不合時宜的發言,卻令他身陷牢籠。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牢房外靜靜地矗立著另外一位才子,他就是

李斯

。李斯與韓非是同窗故友。20年前他們同時拜在了

荀子

門下,卻沒想到20年後兩人會一門之隔,天壤地別。而韓非的命運可能就會終結在李斯的手裡。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荀子

在荀子的門下,不乏出了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諸如:

浮丘伯、張蒼、毛亨

等人,要麼精通詩歌,要麼精通律法,就連被大家所熟知的

《詩經》

也是出自於荀子門下的弟子。

當然在荀子門下,被大家所最為熟悉的的莫過於

韓非和李斯

。因為這兩位弟子不僅完全違背了荀子的儒家的思想理念。更是將自己所遵從的法家運用到了戰國時期的兩個大國之間。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像之前的儒家聖賢一般,由於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只能將自己的情懷全部寄託於自己的文字。迫於對現實的無奈,荀子也開始了收徒講學,他將他自己最寶貴的一生全部留在了稷下學宮和楚國蘭陵。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斯

李斯與韓非雖然都拜於荀子門下,但兩個人的出生卻天差地別。李斯,出生於平民最底層,年輕的時候在地方上曾做過小吏。

根據史記的記載,有一天李斯在廁所裡看到老鼠正在吃東西,每逢有人或者其他的動物經過時,老鼠就會驚慌失措地到處逃竄。後來李斯又跑到了糧倉裡,看到老鼠吃的是粟米,而且還在暖和的倉庫裡安了家,也不會受到任何的驚擾。

李斯從此得出了結論:人和動物一樣,如果想要榮華富貴,關鍵還是在於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至此,李斯對成功的渴望更加強烈,這也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學習。

韓非

韓非是出生於韓國的宗師,天生的貴族。根據史記的記載,老天似乎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韓非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說話結巴。要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政治家想要立足於世,必須要有良好的口才。而韓非的口吃帶給他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所以韓非的筆變得更加尖銳,寫作也成為了他向世界闡述思想的一種方法。

在韓非的筆下有很多的典故和寓言,比方說: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等相信大家對這些都非常熟悉吧。除此之外,

濫竽充數,一鳴驚人

,這些也都是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從這些典故當中,我們可以看出韓非經常喜歡運用反語、諷刺、影射這樣的文筆,或許這也反映出他當時的一種無奈的心境。

一個是出身低微的小吏,一個是天生貴族,機緣巧合都拜在了荀子門下,韓非的政治理論水平其實要高於李斯,在很多場合就連李斯也表示出自愧不如。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

理念相同

雖然兩人都是荀子的學生,但韓非和李斯都並不完全同意荀子的一些儒家思想。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趙軍直接被坑殺了40萬餘將領,趙國大傷元氣。至此秦國在戰國七雄當中已經沒有了強勁的對手。與此同時戰國時期各種各樣政治思想也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

在荀子的思想理念中,仁和義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君王時常關心百姓,將百姓的生活與自己時刻牽連在一起,那麼百姓也自然願意奉獻出所有的財產,甚至是生命。即使是戰爭,百姓們也會勇往直前,這也決定著戰爭的成敗。

但李斯則認為,秦國透過四世不斷地努力,透過戰爭,才獲得了絕對的優勢地位,並不是像荀子所說的是透過仁義來達到的,師徒的觀點已經發生了分歧。

荀子一直以孔子的後人自居,雖然他也曾遊歷過秦國,知道法治的效應,但是在他的世界裡只有堅持儒家的情懷和格局,才能將國家治理好。而李斯也十分清楚,如果作為一個政治家口說無憑,無法透過實踐證明自己的思想理念,僅僅是作為一些教條主義,又有何意義呢?當然荀子暗地裡也早已看出李斯絕非泛泛之輩,將來必成大才。

同樣作為韓非,在很多方面跟李斯的想法也是大同小異,更加偏向於法治。荀子的名言: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可能暗指的就是韓非和李斯。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公元前249年,秦軍滅掉了東周,結束了周朝。同年呂不韋為相,秦國開始了廣納人才的政策,四處招攬各國的精英。而李斯也牢牢地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他心中的帝王之術終於有機會發揚光大了。

相比李斯,韓非更善於思辨,雖然他不善言辭,但他的內心卻非常敏感,其實在本質上他與李斯可以說是不謀而合的,對老師荀子所說的仁義道德,並不是全盤接受,也不全盤否定。更加奉行的是政治典章和嚴峻的刑法。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韓非的核心思想:法、術、勢

,三者互相聯絡,互相襯托,集合了皇帝、法制、推行等內容,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韓非才是法家的極大成者。

命運多舛

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加冠之禮,掌握了實權以後,便開始了東出六國,在呂不韋的推薦下,李斯很快得到了秦王嬴政的信任。李斯運用帝王之術,很快給秦王出了一條計謀,他向秦王建議,派謀士周遊六國,以重金收買六國權臣,讓六國之間互相猜忌。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當時最受影響的就是齊國,齊國的齊相被秦國用重金收買之後安於現狀,在秦國攻陷其他五國時袖手旁觀,坐山觀虎。因此李斯的建議也直接加速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

反觀韓非,他的日子卻過得並不怎麼樣,作為韓國的公子必然會為韓國出力。韓國是在戰國中綜合實力最弱,雖然韓非子曾多次上書諫言韓王,要改變韓國以往的治國方針,興農業,重民生,固邊境等,但韓王並沒有完全聽取他的意見。

韓非的舉動沒有得到韓王的認同,卻被秦始皇嬴政看中,秦國舉兵30萬,突然出現在秦韓邊境,目的竟然是希望韓非能夠為秦國效力。韓王迫於壓力將韓非送了出去,同時他對韓非也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說服秦王不再攻打韓國。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秦王對韓非的思想非常欣賞,也最合秦王的心意。但非常可惜的是,韓非進入秦國以後,秦國正在派兵攻打趙國,趙國名將

李牧

將秦軍拒之門外,於是秦國轉變了方向攻打韓國,在秦王和朝臣們商議攻打韓國之時,韓非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畢竟韓國就是他自己的國家。

李斯與韓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禍從口出,韓非不斷地諫言秦國應該繼續攻打趙國,而不是轉向攻打韓國,雖然講出了很多道理。但秦王也很快就識破了韓非的用意,不久秦王下令囚禁韓非。

結語:韓非和李斯的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但是他們的立場卻不一致,李斯幫著秦國,要一統六國,而韓非要幫著韓國阻止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所以兩個人雖然都出自同門,但各為其主,對立也再所難免。

韓非和李斯都有著非常好的法家思想,如果說兩個人能夠將法家治國理政的觀念共同推行的話,相信分裂的亂世會更快地被終止。

TAG: 韓非李斯荀子秦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