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編劇對於一部戲的影響有多大?

舉兩個例子——

同為明代背景,張黎執導的《錦衣衛》與《大明王朝1566》,只差了個編劇劉和平。前者豆瓣評分6。0,後者被譽為“國內歷史劇的巔峰“。

《擇天記》《慶餘年》皆由貓膩原著小說改編,後者有王倦改編加持,口碑風評天上地下。

編劇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對原創編劇的呼籲越來越大。

可細細回想來,真正打響名頭的只有一個王倦。

國內沒有好編劇嗎?

有!

且著實珍貴。

今天就來盤一盤,中國編劇屆那些低調的掃地僧。

蘭曉龍

電影《長津湖》的陣容有多豪華?

吳京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

黃建新導演擔任總監製。

徐克、林超賢、陳凱歌合作拍攝。

幾個大名一列,不用多說,已經是包括預定。

但還有另一個名字,讓我格外安心與期待——

編劇蘭曉龍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這個名字或許聽起來有些陌生,但他的作品,你肯定一部也不陌生。

《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

如此一看,死磕軍旅戲的編劇蘭曉龍,或許才是《長津湖》最大的底氣。

蘭曉龍切入故事的視角永遠那麼刁鑽——

《士兵突擊》許三多,又矮又矬又窮又笨,卻成為了中國影視劇領域最難以複製的男主角。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三多遲鈍得連軍姿都站不好,成為了新兵連裡第一匹現形的“騾子”。

荒無人煙的草原五班,是不被看好的許三多的新去處。

那裡不用早起、沒有訓練,像是部隊裡一方被遺忘的“淨土”。

老馬班長整天帶著三個兵打撲克、看電視、混日子,全然忘卻了一身軍裝對他們行為舉止的約束。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固執與遲鈍,是騾子一般的許三多最珍貴的天賦。

他固執得做著內務,遲鈍得看不懂班長的眼色,為自己安排沒有子彈的射擊與正步訓練,修一條哪裡也通不向的路。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許三多的行為符合他的性格,而周遭人的反應,則更顯蘭曉龍功力深厚。

他們不約而同選擇大聲嘲諷、集體孤立許三多。

深思其背後的行為邏輯,他們的逆反或許來自於憤怒與羞愧的情緒。

憤怒什麼?——憑什麼你許三多在這裡還可以做個好兵!

羞愧什麼?——為什麼我沒能像許三多一樣做個好兵……

人慣會抱團與逃避,少數派的許三多自然而然地“做錯了”。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這是蘭曉龍熟悉且擅長的手法——

將極端人物放入極端環境之中,挖掘小人物人性中的矛盾與本質。

《我的團長我的團》更是做到了極點。

一群衣衫破爛、操著各地方言的兵痞潰敗後,在滇西小鎮上苟且偷生。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廣東、上海、湖南、四川、東北……

每個地名被標記後能佔滿大半張中國地圖,每個番號背後都有一場慘烈的敗仗。

這些人站在一起,代表的是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

按正常抗戰劇的敘事手法,該是渲染國仇家恨,該是捨生忘死毅然北征。

正如前來收編他們的師長虞嘯卿所說:“我族軍人,數千年都未有如此之潰敗,你、我、他們、都該死。”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但蘭曉龍不寫,他另闢蹊徑,

不寫無畏,寫有情

臨行前的一頓豬肉燉粉條,每人想盡辦法弄來一點食材與調料,寫盡了小人物們對生活、對安穩的留戀。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龍文章一句“我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的低語,比虞嘯卿再多演講更能打動人心。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誰會想打仗呢?我們只是想過回最簡單平常的日子。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在大多數人將戰爭拍得血肉模糊,渲染災難美學時,蘭曉龍已經開始探索軍旅題材片的價值巔峰——

反戰

人道主義關懷

,是我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看到最閃光的東西。

蘭曉龍的獨特的敘事視角、領先的思想高度,來自於

對真實世界的切身體驗

軍隊出身,在戰友話劇社深入生活多年,他寫戰友對話有著部隊氣質,樸素又深刻。

滇緬邊境的松山,只有兩平方米的墓碑,卻是八千中國遠征軍戰士的安息之地。

蘭曉龍在墓碑邊一躺,躺出了百感交集,躺出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而現今,在迷信IP、流量綁架的市場上,我們困囿於虛無的工業糖精、狗血婚姻。

編劇如流水線工人,面對著電腦螢幕,敲擊羅列出一個個社會熱點、狗血衝突,執著於男歡女愛,家長裡短,塑造出一個個極端善或極端惡的人物。

卻沒一個去試圖體驗開闊的世界,還原生活的本真。

難怪,蘭曉龍害怕“流水線”。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圖源@亭林鎮無業青年

劉和平

談國產劇編劇,始終繞不開一個人,劉和平。

原因?

《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北平無戰事》。

三部作品,就是最好的答案。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劉和平編起劇本來,就一個字,“神”。

狀態“神”

——進入到角色身體之中。

劉和平寫《大明王朝1566》時,在牆上掛上嘉靖與海瑞的畫像,創作之前必洗手焚香。

他對於劇本創作與人物有著近乎於迷信的虔誠與敬畏。

“忘記自己,進入到他們的身體裡去。我在說這個人物的話的時候,我就是他。”

這樣一個玄幻的“附體”過程,是劉和平的無數個不瘋魔不成活的日常。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大明王朝1566》關機前最後一場雪天戲。

所有演員的檔期都到了,十車雪也都到了,可天氣預報將有大暴雨。

編劇同時也是製片人的劉和平,下了最後的指令,“開機”。

然後跑去嘉靖皇帝陵前點上香,跪下。

戲拍完了,雨才下了,人也起不來了。

戲痴,不僅在臺前,也在幕後。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物“神”——把握歷史的脈搏。

嘉靖沉迷修仙之術,26年未上朝,威嚴仍在。可見是個多麼天才的政治家,“制衡”兩字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

平衡嚴黨與清流之間的關係——嚴黨替國家替自己賺錢,清流負責監督制衡嚴黨。

恰似長江、黃河,各有職責所在。

各朝各代,歷來如此。

這麼一個複雜深刻的人物,劉和平一段臺詞就把他的帝王心術寫透了。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可自古如此,便是對的嗎?

正是嘉靖曖昧的態度,大明王朝的病從內裡發了起來。

嚴嵩不用說,富可敵國,國庫虧空,他們的法子,是借君父之名,苦一苦百姓。

而徐階自詡清流文官,一派憂心社稷的忠臣模樣。

家財萬貫,卻一點都不忍割捨,剝削起了下層文官。

當“長江”與“黃河”開始交匯,利益逐漸牽連,泥潭之中誰又能獨善其身。

海瑞,真正的清流,開始挑戰嘉靖的王權統治。

嘉靖質問他道,“你說的這些聖君、賢主,哪座山還在?”

海瑞答道:“都在,在史冊裡,在人心裡。”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這樣一個烏托邦的人物,必然是要走向悲劇的。

是權利傾軋的必然,是封建王朝的必然,是歷史浪潮的必然。

至此,《大明王朝1566》不僅是一部影視作品,更像是一部視覺化的嚴肅文學。

核心“神”

——劉和平的作品帶著“神性”。

許是與幼年經歷有關,父親在特殊年代被帶了帽子。被迫輟學的他,在農村過了一段飢寒交迫的日子。

也正是那一段時間,他了解了“庶民之苦“。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他的作品也真正在中國找到了立場,在人民群眾的土地中紮下根來。

《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為桑“一幕。

廟堂之上,國家統治者輕飄飄幾句言語,便定下浙江一帶“改稻為桑”。

鄉間田埂,勞作的百姓卻不知自己已被定下的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命運。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寫的是王侯將相,哀的是民生多艱。

劉和平是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

他曾說:“今天是文學被邊緣化的時代,我有一個野心,率領一支文學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電視劇的地盤去,安營紮寨,開疆拓土。”

憑著湖南人天性裡的一份“真”與“直”,68歲的劉和平仍在劇作事業上堅守。

這份初心,值得多少年輕後輩學習敬重?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王倦

近些年來最熱的編劇,毋庸置疑,王倦。

《舞樂傳奇》8。8,《木府風雲》8。1,《大宋少年志》8。0。

三部原創劇本評分均在豆瓣獲得了破8的不俗成績。

打造了一塊“王倦出品,必屬精品”的金字招牌。

可,為什麼是王倦?

他到底有什麼魔力讓觀眾忽略劣質的服化道、敷衍的打鬥戲,天天給他寄刀片催更?

風格靈巧、反轉多變?臺詞幽默,對話考究?

都有。

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王倦不刻畫任何一個臉譜化的人物,賦予每一個角色飽滿而真摯的靈魂。

《慶餘年》裡,王倦把滕梓荊寫死了,又把他寫活了。

原著裡,滕梓荊只是一個邊緣人物,兢兢業業地扮演著主角範閒沉默的護衛。

劇中,王倦為他單薄的人設添上億點點細節。

對失而復得的妻兒,他將承諾說得太浪漫,入夜必回家來住,請妻子為他留下一盞燈。

當他立下“等他喊我一聲爹“的flag時,我已是心慌慌,這話在王倦的劇裡可不興說啊。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對視為弟弟的範閒,他甘願捲入朝堂紛爭,放棄與妻兒夢寐以求的安穩生活,共闖刀山火海。

“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你甘願赴死之人,那多無趣。”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而在“滕梓荊之死”一幕中,牽扯出的一眾支線人物,戲份寥寥,也閃耀著動人的弧光。

滕梓荊妻子徹夜點燭靜待丈夫歸家。

只見一份棺槨時,“心有不甘,難掩怨尤”八個字道盡了她為人妻的辛酸苦楚。

程巨樹一生被人當做異類與殺人工具。

因為一個稚童純粹的善意,在臨死之際,擦乾沾滿鮮血的雙手,擠出一個憨厚的笑容。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編劇要做的,就是把一個世界稱給你看。所有的改動,編排,人物塑造,情節打磨,都是想讓這個世界鮮活、有趣、真實。”

所以,王倦從不吝為這些出場不多的人物添上一些巧思,用工筆畫的手法,為每一個出場人物的形象與姿態細細描摹。

不侷限於在一部劇中橫向比較,更是在影視圈內的縱向對比。

在女性視角影視劇頻出的現在,《大宋少年志》中王倦筆下的趙簡,依舊是近些年熒幕上最具魅力的女性角色之一。

身處禮教嚴苛的宋朝,貴族之女的身份,反而使趙簡受到更多掣肘。

趙簡卻不願走那條為全天下女人預設好的相夫教子之路。

在高牆之下,趙簡依舊憑自己尋找到了一方天光。

反抗父親、反抗禮教——“世間萬物阻我,不死便不屈”。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女子的身份使他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路比尋常男子難走萬分。

可她從未為自身的性別感到遺憾或苛責,依舊保有著女性的一些柔軟。

她立誓超越世間所有男子,卻不敵視男性,只是做好自己,拼命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去掙脫枷鎖。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所以,為什麼是王倦。

更深一層地去想,我認為,是王倦把觀眾弄懂了。

“當你筆下的人物被觀眾喜歡之後,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觀眾喜歡劇中的人物時,即使人物沒有劇情發展,他們在說閒話,哪怕說一個小時的閒話,觀眾也願意看。”

觀眾才是資本最中意的市場。

中國影視界漫漫長路走來,已經從”影視挑觀眾”走上了“觀眾挑影視”的康莊大道。

《我的團長我的團》播出之後,難創《士兵突擊》後輝煌,幾乎未被電視臺重播。

《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首播收視奇低,明珠蒙塵十載。

如今,豆瓣評分已能說明一些事情。

國產劇沒他徹底完蛋

審美意識的萌芽與物質生活的富足,我們的觀眾已經能接受、感知、欣賞多元的文藝作品。

而可憐可嘆的是,作品,竟然,跟不上了。

沒了這些掃地僧,這江湖的續集又該由誰來續寫?

評論裡聊聊——

你最瑞思拜的編劇是誰?

最近有覺得OK的國產劇劇本嗎?

TAG: 王倦編劇蘭曉龍許三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