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漢初三傑及其對手項羽、范增都在幹什麼呢?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用了十年,滅了六國,升級為千古一帝秦始皇。母以子貴,父也一樣。駕崩的秦莊襄王和趙姬,也水漲船高升級為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

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漢初三傑及其對手項羽、范增都在幹什麼呢?

秦始皇

從羊(前230)年到龍(前221)年,這十年西楚霸王、韓信這兩位猛人,還只是個叛逆少年,濃濃的中二病。而蕭何與張良這兩位謀臣都是奔三的人了,一位失業在家,一位工作順利。現在,我逐一介紹一下三傑與霸王的青蔥歲月。秦掃六合,漢初三傑在幹啥?

第一、未來的蕭相國蕭何工作順利,春風得意。

蕭何比秦始皇小兩歲,比漢太祖大一歲,生於公元前257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蕭何那時二三十歲,是沛縣裡的知名人物,擔任主吏掾。主吏掾是幹什麼的呢?說白了就是沛縣的“組織部長”兼“人事局局長”。在沛縣他可是最紅的人,因為沛縣縣令的外地人,群眾基礎很差。遊蕩在黑白道的劉邦,是泗水的亭長,他跟蕭何的關係很鐵。在沛縣逐漸形成以蕭何為首的小團體,縣令對此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縣令需要透過穩重的蕭何,來對土著派進行控制。

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漢初三傑及其對手項羽、范增都在幹什麼呢?

蕭何

可他們這幫“酒肉兄弟”越來越鐵,勢力越來越大,縣令也無可奈何。因為劉邦混在黑白道,總能惹出一些是非,可最後都是蕭何擺平。

蕭何似乎有先見之明,對劉邦也是盡力拉攏,畢竟劉邦是沛豪,是王陵的小老弟。蕭何對劉邦不僅盡心盡力,還解決了劉邦“生活”問題。劉邦押著農民”工去服徭役,大家給劉邦送了份子錢。談感情傷錢,談錢傷感情,蕭何為了感情傷了不少錢。其他人隨了三百錢,蕭何隨了五百錢,基本上和三百元和五百元差不多。作為劉邦的小哥哥,小領導,蕭何也的確夠意思。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蕭何和劉邦剛認識好幾年,劉邦30歲才考上亭長,蕭何卻是縣裡位高權重的大吏了。

第二、未來的參謀長張良亡國失業,賣房刺秦。

蕭何比劉邦大一歲,張良又是多大呢?張良很可能和劉邦同歲,甚至比劉邦還要大一點兒。這個《史記》有明確的記載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在鴻門宴前夕,項羽的小叔叔項伯,為了報答救命恩人要帶張良跑。張良不忍看到劉邦發愁我,就讓人兩人相識。劉邦提前先問“你們倆誰大?”,張良表示自己是老弟時,趕緊讓張良把項伯請來,像哥一樣對待項伯。

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漢初三傑及其對手項羽、范增都在幹什麼呢?

張良

假定劉邦、張良同年,韓國滅亡時,張良都26歲了。作為五世相韓的世家子弟,司馬遷曾說張良長得有點像美女。個人的看法,張良大概長得跟現在的奶油小生鹿晗、吳亦凡的型別差不多吧。人不可貌相,就是這個奶油小生張良,他胸懷大志,勤奮上進,準備著報仇。這時張良,早不是那個給老爺爺撿鞋的那個少年張良。他早已學會了,老爺爺給他的《太公兵法》,並且廣交良友。這個期間,他曾救過項伯的命,更變賣家產,連弟弟去世也沒好好安葬,而是要幹一件大事——報仇。當張良策劃刺秦計劃正在進行時,燕國的太子丹已經派衛人荊軻、秦舞陽以獻地的名義刺殺秦始皇,可惜荊軻技不如嬴政,遭到了失敗。那是公元前227年,張良已經29歲了。鑑於荊軻的刺秦失敗,他不惜遠赴千里之外尋找大力士,積極謀劃刺秦。他要做荊軻第二,但不是失敗的荊軻第二,而是成功的荊軻第二。

張良一邊尋找大力士,一邊獲取秦王嬴政的情報,一邊積極備戰。張良不是荊軻,他沒有獻地的理由,只能等待嬴政出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張良已經35歲了。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給了張良刺殺的機會。可直到三年後,張良才在博浪沙派著洋人大力士滄海君向秦始皇的“專車”發起了襲擊。沒想到秦始皇很注意安全,“專車”好幾駕,滄海君的大鐵錘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車”。雖然張良也是刺秦失敗,但張良和他的“殺手”卻能全身而退。張良真的是不簡單啊!而張良的“同胞”韓信,此時可就沒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了。

第三、未來的大將軍韓信讀書練劍,憧憬未來。

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漢初三傑及其對手項羽、范增都在幹什麼呢?

韓信

韓信的祖國韓國滅亡時,韓信才1歲。韓信與韓國王室的關係,大概與屈原和楚國王室的關係差不多,基本都是劉秀和劉邦的一樣那麼遠的關係。韓信的父親早已淪為貧民了,更為悲慘的是韓信自幼喪父。秦始皇一統天下時,韓信也不過11歲,也許是祖上的榮光,韓信喜歡讀書,喜歡練劍。可他們孤兒寡母,生活都是問題,而韓信又處於叛逆期,韓信的母親非常地操勞。大約在張良刺殺秦始皇的時候,韓信又遭遇喪母,此時的他不會做生意,也不愛勞動,只能東家蹭一頓,西家蹭一頓。後來交了一個亭長的朋友,竟然賴在人家不走了,遭到亭子妻子的鄙視,直接拒絕他蹭飯。韓信雖然窮,但也很傲,一怒之下離開了亭長家。後來遇見了洗衣大媽,也就有了一飯之恩;再後來又碰到了無賴屠夫,遭受了胯下之辱。

當陳勝吳廣起事時,韓信已經是成年人了,直接投靠了項梁、項羽叔侄倆。

第四、未來的西楚霸王項羽挑三揀四,要學萬人敵。

項羽的姓氏,不讀做項(xiang)而讀作(hang)。項羽屬蛇,比屬馬的韓信大一歲,但韓信的工作卻是給項羽看大門的——執戟郎。項羽的母國楚國滅亡時,項羽才9歲。別看項羽只有9歲,對秦王嬴政的仇恨並不比燕太子丹、張良少。因為秦國滅了楚國,殺了他的爺爺項燕!正如屈原不叫屈原而屈平一樣,項羽的羽字是項羽的表字,項羽本名項籍。

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漢初三傑及其對手項羽、范增都在幹什麼呢?

項羽

大概是為了避諱劉邦的字劉季,同時也是為了表達對項羽的敬重,才稱西楚霸王的字吧。項羽的父親名項超,項超和韓信的父親一樣,去世得比較早。跟韓信不同的是,項羽有叔叔,在叔叔項梁的養育和管教下長大。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西楚霸王也不過12歲。那時的他,正是“中二項羽病”時期,叛逆的項羽不好好讀書。恨鐵不成鋼的項梁見他學文沒興趣,就教他習劍。可叛逆的項羽,還是不好好學習。有志之人志不移,無志之人志常立,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怎麼能行?項羽的所作所為,遭到了項梁的訓斥。要麼怎麼說是“叛逆期”,項羽犟嘴都犟得理直氣壯。說什麼學文不過是寫個姓名,練劍只能打敗一個人,不學是不學,要學就學萬人敵!項梁見侄兒有如此的雄心壯志,就教他兵法。像什麼孫吳兵法,項羽依然是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

項梁算是明白了,這根本不是興趣問題,而是性格問題,最終項羽因為他的性格,將一副王牌打成了鬼牌,並且到死也沒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

第五、未來的亞父范增蟄伏,等待時機。

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漢初三傑及其對手項羽、范增都在幹什麼呢?

范增

項羽很大的失敗,就在於他不聽他亞父的。用劉邦的話來說,他自己有三傑,項羽只有一個范增;三傑如魚得水,只有一個范增項羽還不用他。范增年齡很大,比蕭何還大二十歲呢!

第六、為何他們不輔佐六國君主?

從年齡上來看,在統一六國時期,除了蕭何、范增、張良,韓信、項羽不過是毛頭小子。在秦國剛發起滅六國之戰時,韓信、項羽也不過是襁褓中的嬰兒。自然是不能安心輔佐六國國君,至於范增、蕭何、張良為什麼不輔佐六國君主呢?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秦國統一已經水到渠成的事兒,他們無法阻擋,否者還有沒有建功立業,就不被消滅掉了。他們都在等一個時機,這個時機就是秦末大亂!

TAG: 張良項羽韓信蕭何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