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寵愛張國榮,但是對他的這幾種誤讀,可以休了

每一年的四月左右,網路上都會掀起一陣懷念張國榮的狂潮。不管是真心喜歡這個人,還是蹭熱度,刷流量。

繼續寵愛張國榮,但是對他的這幾種誤讀,可以休了

作為一位演唱俱優、品行端正、提攜後輩的藝術家,他值得這樣的懷念。但是對於這位逝去18年的天皇巨星,仍然有一些誤解存在,流傳。

不光是普羅眾生,就連一些導演都是如此。

許多人都認為張國榮入戲太深,從角色中抽離不出來,才導致後來的輕生。

可是他們都忘了,這是一個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飾演過各種角色,經歷過浮浮沉沉的人。

一個專業的,優秀的演藝人士,在情緒管理方面,一定是頂級的。這種專業性,也要求作為演員的他,必須在一部戲殺青的時候,就從角色中抽離出來。

他的瘋魔,他的憂鬱,他的兇狠,都只是為了塑造角色而已。生活,仍然是生活。

很多導演,如葉大鷹等,在接受採訪時,往往會帶著惋惜,甚至有一點愧疚和反思,談論自己的作品對他的影響。

一個好演員,為了成功刻畫人物,全情投入,是對導演、對作品、對觀眾的負責。戲份結束,迅速抽離,然後投入下一部作品。也是對自己、對愛人、對接下來工作的負責。

繼續寵愛張國榮,但是對他的這幾種誤讀,可以休了

你能想象,一個準時入睡,生活習慣良好的人,會過於沉溺於某一角色的情緒不能自拔嗎?

這樣的誤讀,輕看了張國榮的專業精神。他一直都想要成為一個藝術家,而不是明星。這種專業精神,是他最為看重的品格之一。

繼續寵愛張國榮,但是對他的這幾種誤讀,可以休了

另外一點就是他的性取向問題。今時今日,仍然有一些不負責任的人,打著懷念的旗號,輸出一些不嚴謹的言論。

在接受《時代週刊》訪問時,張國榮已經坦承,他是一位雙性戀者,而不只是同性戀。早期參加黃沾、倪匡、蔡瀾主持的節目《今夜不設防》,更是講出了自己失掉處男之身的經歷。

在他去世多年以後,這個世界在這方面,仍沒有任何進步。仍然有一些智識不足的人,在用惡毒的語言,詆譭他的取向,甚至詆譭他的作品。

君子和而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只要他不傷害別人就可以了。包容、尊重不同的群體,是一個人教養的體現,也是文明進步的基礎。

因為前兩者的誤讀,就有了第三種誤讀。就是關於他去世的原因:抑鬱症。

抑鬱症不只是不開心,想不開,更多的是一種生理病。張國榮的抑鬱症,跟入戲太深,抽離不出來沒關係,跟他的戀情更沒有關係。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塑造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近乎真實的角色。沉迷進去的,入戲的,是觀眾。因為他演的好,就拿角色去印證飾演者,未免過於無知。

容嬤嬤在《還珠格格》裡壞得要死,生活中的李明啟老師,是一位特別和藹可親的老太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征老師飾演的家暴男,是無數人的童年陰影,現實中是一位寵妻狂魔。

至於張國榮和唐先生的感情。即使是夫妻之間,又有多少人愛足十八年,在對方去世多年後仍深情懷念?

也因為對於張國榮的種種誤解,導致一部分人有了刻板印象。以為他本人就像電影作品中那樣憂鬱,感傷。

現在網路發達,翻看以前的影片,不難發現,他是一個歡樂的人。愛開玩笑,是個段子手,一個非常有娛樂精神的人。

就像曾志偉說的那樣,一部電影的角色需要人演,往往會想起他,感慨要是他在就好了。

偶爾跟朋友聊起,也會感嘆,如果他在,會是什麼樣子?作為最早進入內地工作的香港藝人,他的熟練的普通話,他的人脈資源,他的歡樂的天性。一定會奉獻出很多好的電影作品,也許會做評委,參加綜藝節目,跟內地娛樂圈朋友相處極為融洽。

今年與往年相比,許多短影片平臺,也紛紛製作懷念他的影片。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他,喜歡他,愛上他。但是同時,也會有很多的誤讀,繼續流傳。

不過沒有關係,人總是會成長的,總會學著客觀理智地去認清真相。

仍記得某年,也是春天,在車上,看到一個初中女生,鑰匙扣掛件是張國榮的卡片。

小鮮肉流量當道的時代,能喜歡上他,一定是很用心瞭解過的。

也許以後她更會了解到,他喜歡的這個人,曾經也是一個小鮮肉。因為太過靚仔,年輕時候還是一個渣男專業戶,最愛恃靚行兇。

繼續寵愛張國榮,但是對他的這幾種誤讀,可以休了

奇蹟一般,每年都會有更多的年輕朋友迷上他。娛樂圈俊男美女如過江之鯽,更新換代極快。能有多少人,過世多年,粉絲數量還在不斷攀升呢?

如此,他就從來沒有離開過。

TAG: 張國榮角色抽離懷念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