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4月份上映的幾部新片中,張子楓、肖央、朱媛媛主演的《我的姐姐》明顯拔得了頭籌,上映第三天,票房已經破了3億,平臺預測總票房近8億!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家庭電影,這個成績或許不能跟大爆的《你好,李煥英》相比,但也算大獲全勝了。

《我的姐姐》一上映,電影院裡就哭得一片稀里嘩啦,正好趕上這個清明檔,其實還挺應景的。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看過電影的觀眾都知道,《我的姐姐》透過張子楓飾演的安然、朱媛媛飾演的姑媽,描述了兩代女性在家庭社會中的艱難處境,有人主動付出,有人則是被動犧牲。

其實對於現代女性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的劇情一定看得有點窩火!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電影一開場,“重男輕女”的父母雙雙出車禍去世,年齡相差十幾歲的姐弟倆原本關係就冷漠疏離,現在面臨著相依為命的處境。

年幼的弟弟從小就被父母耳濡目染,小小年紀說話充滿了“爹味兒”:

這個房子裡的東西都是我的!你必須聽我的話!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姐姐一開始很不喜歡弟弟,兩個人住在一起產生了很多摩擦。

但最終,弟弟的愛和依賴逐漸溫暖了揹負著複雜情緒的姐姐,讓姐姐的內心在鋒芒之外更加柔軟細膩。

電影宣傳是開放式結局,但是看到最後,姐姐面臨撫養弟弟還是去北京追求獨立生活的兩難抉擇中,她的選擇已經不言而喻了!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我的姐姐》前半部完全是女性的吶喊,是兩代女性對於自己遭遇的種種不公的控訴與發洩。

影片中最打動人的兩個場面:一場是朱媛媛飾演的姑媽拍打病床上癱瘓的父親,一場是張子楓質問病人家屬:都生了兩個女兒了為什麼還要生兒子?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作為女導演的殷若昕去拍攝這樣的女性視角電影,拍出了難得的真摯情感,也能看出她很有野心,電影主題矛頭直指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還涉及到理性與情感、家庭傳統觀念跟自我價值的對撞。

有姑媽的前車之鑑,姐姐的獨立之路可謂走得驚心動魄,大熒幕前揪心的觀眾們都是希望姐姐不要再重複姑媽的命運。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然而就在觀眾心中集體吶喊:快把弟弟帶走!

影片最後半個小時卻用親情、母性、責任等理由把姐姐拉回了“深淵”。

這情節怎能不讓人耿耿於懷。

的確,《我的姐姐》並不是一部爽片,但在這樣窩火的情節之後,卻引發了我們的深思。

時代變了,女性需要回歸自我,但現實中這絕對不是一句口號就能打破的,何況天平的另一端還是中國人最重視的親情。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其實,姐姐做任何選擇都是可以接受的。

關於剪不斷理還亂的姐弟情、和男友的美好計劃,前期的劇情已經給出了足夠的鋪墊,關鍵看這個選擇是不是她自願做出的。

當我們在討論各種群體的權利和自由的時候,不是要求她/他一定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才算維護了自己的權利,而是看她/他是否自願做出選擇,並且承擔隨之而來的後果,才是她/他真正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同樣的女性視覺,年輕一代的姐姐已經意識到要擁有選擇的權利,不是該如何選,更不是像姑媽那樣無從選擇!

《我的姐姐》女主也可以選擇追尋自我,把年幼的弟弟送去福利院、送去領養家庭,那這部影片就成了中國版的《何以為家》,雖然悲慘程度並不相同。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但是很顯然,勇敢的姐姐還是選擇了讓這個故事成為《以家人之名》,我想姐姐此時已經具備了坦然面對的決心和勇氣,也放下了原生家庭父母帶來的陰影,開始全新的生活。

00後的張子楓的確很厲害,將影片中姐姐獨立、尖銳且強勢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唐探》那個詭異的笑容,沒想到已經能夠駕馭這麼飽滿立體的人設了。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肖央和朱媛媛更是撐起了《我的姐姐》半邊天,尤其朱媛媛飾演的姑媽就像我們身邊的很多女性長輩一樣,從小就是犧牲品,父母眼中只有弟弟,但還是會挖西瓜中心的瓤給侄女,自己切剩下的邊邊角角……

張子楓新片:本可以是《何以為家》,卻選擇了成為《以家人之名》

從《一朵小紅花》就被朱媛媛演的媽媽感動到了,如今的姑媽再一次讓人扎心,貢獻了全片的淚點高潮!

就憑演員們精湛走心的表演,《我的姐姐》這張電影票也是值得的!

【本賬號內容皆為獨家原創,更多精彩資訊,快關注粉墨劇場吧!】

TAG: 姐姐朱媛媛姑媽女性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