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悄悄又上樓?莫讓存車棚成“雞肋”

電動車悄悄又上樓?莫讓存車棚成“雞肋”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小區樓道內非機動車亂停現象依然大量存在,即便車棚就在樓下,很多居民還是捨近求遠把“電驢”推上樓。

電動腳踏車上樓的危險性,大家都是知道的。形形色色的“電驢”,防火安全效能低、停放充電不規範,極易成為潛在的火災源。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北京共發生電動腳踏車火災91起,4人不幸死亡。再看一般的腳踏車,雖不用充電,但橫七豎八擋在樓道等公共空間,平時看著難看,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也會堵塞生命通道。這些年,相關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嚴格管理非機動車亂停問題。從張貼提示到物業巡查,從搭建小區存車棚到電梯安裝“黑科技”,為的就是把非機動車請出樓外,保障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明明是為了大家好,為什麼很多人不配合?原因五花八門。有人說“丟車丟怕了”,有人說“天天拎電瓶回家充電,不如直接推車上樓”,有人則抱怨“車棚爆滿,放不進去”,歸結起來,基本上都指向一點——外頭不好停、不方便。而事實很大程度確實如此。媒體調查發現,大量小區的存車棚,要麼無監控也無人看管,要麼缺少充電裝置,要麼被殭屍車和雜物佔用,儼然成了“雞肋”。加之一些人安全意識淡薄,總有僥倖心理,於是嚴控非機動車上樓屢屢陷入“管一管有好轉、鬆一鬆又反彈”的尷尬。

電動車悄悄又上樓?莫讓存車棚成“雞肋”

行為習慣的改變,是內在驅動與外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勸導大家改變亂停車,除了加強宣傳強化管理,完善設施服務到位也很重要。一方面,宣傳警示、鄰里監督、物業巡查等辦法必須堅持、不能鬆懈,另一方面,要積極為這些車輛找到安全方便實用的停放場所。

至於何為“實用”,各村得探索各村的高招。如朝陽區十八里店鄉十里河村新建智慧充電站,將兩輪電動車充電停放處、三輪電動車充電停放處、電池充電處等區域分類劃分,並安裝監控派人值守。而海淀區紅聯北村社群,則一邊集中清理廢舊腳踏車,盤活停車位,一邊根據現實需要,新裝40個充電樁裝置插口……一切從實際出發,總能找到破題之法解決居民的困難。當車主們沒有了丟車、充電之憂,自然就不會硬往樓道里推車了。

TAG: 充電車棚停放非機動車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