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犀利的黃執中、圓融的傅首爾、詹青雲、在“浮誇”中藏著邏輯砍刀的肖驍……他們和他們所“說”過的話,都是節目的積累和沉澱。

萬聖節比較容易發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集體圍觀《奇葩說》,看到黃執中在淘汰邊緣的預告時……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活的執中學長空降了。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難道他是一輪遊游到現場的?

最新一期節目告訴我們,沒有不敗的王者,一個嘴瓢有可能會把人拉下神臺。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最終挽留住黃執中的,卻是他最不擅長的“互槓環節”。

互槓定“生死”,那麼槓來槓去的意義是什麼?

奇葩說,是“正確的廢話”?

節目依然是熟悉的味道。

導師團裡,李誕又舞到薛兆豐蔡康永羅振宇面前,大家表示還是先打完一頓再說。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賽制和上一季相比變化不太大,一上來是1v1battle海選加開槓,最難的是bbking(加s)也要再海選一波。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海選給的題目,大部分都是那種會讓你下意識脫口而出持方,但稍加思索之後又會“重度搖擺”的型別。

例如:

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

異地戀伴侶反對我和異性合租,我該搬離辛苦找到的房子嗎?

父母花大價錢買了一堆沒用的東西,我要告訴他們被騙了嗎?

……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海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大家的打法真的是各顯神通,從乾貨滿滿到可愛暴擊,從街gai發言到過來人同款口吻,總有你可以吃得動的畫風。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還冒出了很多邏輯能力到肢體語言都戰鬥力很強的新奇葩。

比如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國小美女星悅,面對“異地戀情侶反對我和異性合租”這樣的題,也能從生活、情感多方面探討為什麼要跟異性合租,短時間內立下多個論點,邏輯滿分還帶搞笑,現場氣氛被她弄得超好。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連很會說話的rapper徐真真都被她懟得敗下陣來了。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脫口秀演員毛東,舉的例子好像很扯但都能做到邏輯自洽落點還好笑,贏了。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還有新晉梗王小黑,面對開掛式進步的肖驍也不示弱,隨口金句段子亂飛,期待他後面和傅首爾有一戰。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上來博學組的battle。

一日三省“今天博學了嗎”的楊奇函,和他的美女師妹許吉如就“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一路槓到脖子前抻。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在奇葩說這種講話為主的舞臺,還要讓人辯論“正確的廢話”,難免有些微妙。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楊奇函仍舊一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樣子,在逗樂的二人轉式表達裡,丟擲“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的價值觀。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而這一套,在許吉如面前彷彿冬天的冰塊,夏天的棉襖,說沒說都沒影響。

許吉如有條不紊地使用這三分鐘,上來就以“成年人不說廢話,不對別人進行指責和綁架”破了楊奇函的局,然後才開始論“廢話的最大傷害物件是自己”,臺下奇葩和導師紛紛覺得,nsdd。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不要說正確的廢話,說正確的話”這一論點在開槓環節更是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許吉如的“不會說話你就學會說了再說”槓到對手上下嘴唇碰一起只能噴唾沫,槓到獲得在場四個老師全票。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你以為這就是勝券在握了嗎?未必。

許吉如在最後的30秒結辯裡,被楊奇函的“擁抱世界呼喚愛”反超,自己反而看起來像是說了正確的廢話。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是從聽者角度還是說者角度?不管是從哪個方面,許吉如的邏輯和力度都剛剛好,可就是栽在“不夠接地氣”。

結辯裡楊奇函提出,“正確的廢話”往往都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才會說,說著“多喝熱水”、“不要熬夜”的,不是你的父母就是你的愛人,何必一定要什麼東西都要保持絕對理性,才有說話的資格呢?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妙的是最後吉如在求生欲環節也用了這種走心的打法

《奇葩說》的辯論有意思就是在這,當你想要保持絕對理性去聽辯論的時候,卻又忍不住會被其中的人文性所感化。

再回到楊奇函和吉如battle提到的那個很多人都說過的問題:《奇葩說》也沒討論出個什麼,我為什麼還是會看它?

因為,

表達差異化,不一定要站在絕對正確的高地上,我們可以只是分享自己的觀點,交流的過程本來就是辯論的價值

亂拳打死老師傅?老奇葩的嘴炮力不可小覷!

在這種隨時“亂拳打死老師傅”的辯論舞臺上,老奇葩還真的險些老馬失蹄。

肖驍和小黑的辯論裡,肖驍一開始各種緊張,因為小黑是從分賽區就被評委們看好的新秀,沒正式上臺之前已獲得了很多人的誇獎。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壓力山大的肖驍面對小黑時屢屢尬笑,甚至把廣告詞都報錯了。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黃執中更是在辯論中反覆嘴瓢,被對方超出了票數。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但最終,老奇葩們還是以自己的功力逆風翻盤,肖驍以80票的好成績戰勝小黑,薛兆豐更是當場誇讚肖驍的努力和進步。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也算是節目老人的大王,更是肉眼可見地進步,辯論的感染力更上一層樓,蔡康永現場送了一票給她,以資鼓勵。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事實證明,老奇葩真的有功力,但僅僅有功力,已跟不上新人的“新鮮面孔”暴擊了。

因為一直追看節目的觀眾,都很熟悉老辯手的風格和節奏,像黃執中怎麼上升辯題價值,顏如晶怎麼切入討論,都成了觀眾可以盲猜到的老生常談。

而新奇葩一旦有有趣的論點,觀眾就會想給他們撒點陽光。

像打法奇妙的星悅,在開槓環節居然說“其他人都是豬”,引發全場爆笑,靠可愛萌死人也贏了很多票。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但,我對老奇葩還是有信心。

在第二期裡,理工科的博士程思博和詹青雲battle,開場就是自帶一錘定音般的邏輯性。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程思博三段論確定論點,接下來全程圍繞科技的合理性去解釋“要不要一鍵復活最愛的人”,妥妥的技術流。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這樣的對手,對於詹青雲來說不算有利。

但這裡出現了老奇葩令人佩服的一點,他們反應超快,能隨時調整戰術,要麼是穩穩守住自己的持方不要出現漏洞,要麼逼對手掉進漏洞坑裡。

在開槓環節,詹青雲總能在另一個角度上巧妙避開他的“理工男式截斷”,再輸出自己新的觀點,挽回票數。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另一位老奇葩如晶在首輪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反方王凱曦居然比看起來能打得多,票數一路被對手追平, 大家一度覺得,哦豁,如晶危險了。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在失了很多票的形勢下,如晶調整戰略對對手進行緊逼式攻擊,觀眾眼看著如晶開槓全程發炮,硬是逼到對手掉進邏輯坑,準確打中對方七寸……噢漏,薑還是老的辣。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他們的這種優勢會讓人驚歎:為什麼總有些人這麼優秀!

奇葩大神們的反應能力真的超強,他們的思維方式也與眾不同,在擁有大量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同樣的話題同樣的開槓,就是有人能夠說得字字珠璣,沒有廢話,更沒有所謂“正確的廢話”。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互槓這事兒有意義嗎?

奇葩們廢話相對減少了,和“開槓”環節有關。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這季《奇葩說》以“槓”為標誌,不僅頻繁開槓,還把槓戴在了選手身上。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並且後面槓數會決定團隊優勢

在我看來,這是主創團隊在引導節目的發展方向。

第一屆《奇葩說》,已經是2014年的事了。這個節目最早正是以“新物種”的形象出現的。

它不是嚴謹的辯論,允許選手用非理性的“金句”和誇張的表演繞過邏輯和觀點,透過煽動現場情緒去“得分”;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但同時,它也不支援純粹的表演,無論範湉湉還是肖驍,能在這裡走得更遠的“表演型”選手,最終都在追求更硬核的價值輸出。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正如大多數觀眾所感知的那樣,《奇葩說》是包容的,節目內容很多元。

名字中的“奇葩”代表了其中表演性的那一面,為了觀眾的票,選手要逗趣,要爆笑,要槓出天際,大王、範湉湉、小黑……這些選手的發言的骨幹都不是形式邏輯,而是“生命體驗”,落腳點是觀眾的情緒——他們所代表的是節目的娛樂價值和“反傳統”的精神。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而黃執中、詹青雲、陳思博這樣的選手,包括許多辯論大神,他們也插科打諢,也講段子,但輸出的核心內容是邏輯和自身思考的結果——這也是“奇葩說”的另一種價值,這裡的人們是在“說話”。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觀點的輸出、邏輯的梳理,思想的碰撞,這些要素承載著節目的社會價值。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槓”從一開始沒有到現在不斷強化,是因為節目組始終在思考。

首先,這個節目需要新鮮血液,“老奇葩”在殘酷的磨礪中越來越強,甚至有了固定的粉絲群。第六季有很多“場內梗”,譬如楊奇涵的笑點,肖曉的煽情……事實證明,觀眾很吃這一套。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但如果老奇葩靠人緣就穩贏,節目也就做死了。

因此“槓”是個相對公平的擂臺,隨機性極大的直接交鋒中,所有水平都至少下降了一兩星,熟悉套路的老奇葩最有可能遭遇亂拳打死老師傅,觀眾會忘掉之前的“積累”,更關注語言本身,這是給新選手機會。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另一方面,節目需要保持“說話”的本質。

李誕和一些脫口秀演員的加入,帶來了“新勢力”,同時也讓人警惕。有趣的段子天然利於傳播,也容易博得好感,但《奇葩說》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轉型成另一個大型脫口秀現場。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奇葩說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選手的用心程度和實力都有所增長。只要給焦點選手時間準備,大機率會是精彩的神仙打架——可事情就弔詭在,越是神仙打架,越是更容易顯得節目“不真誠”。

只有開槓的時候,所有人華麗的外衣都脫掉了。

不管你是辯論大神還是脫口秀選手,在“白刃戰”裡只能依靠日常積累和臨場反應——準備好的華麗邏輯、搞笑的段子很可能都用不到。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當然也有傅首爾這種隨時能上很多段子金句的

而說話的本質,正是面對面的交流,這才是真實的“觀點輸出”

。也是很多人喜歡這個節目的重點。

用誇張表演混時間,並不會每次都成功。

這個道理,肖驍懂了,大王也懂了,所以他們很努力提升自己;而對新奇葩來說,誇張的表演能讓觀眾記得,這偶爾也能給大家新鮮感,這大概就是奇葩說獨有的,糾結矛盾又有意思的語言學魅力吧。

E姐結語:

我始終覺得《奇葩說》這個“新物種”,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應該是個偏正結構。

“奇葩”是多樣性,也代表了有趣的外殼,更多接地氣的生命體驗讓觀點不至於boring;而“說”是核心的要素,言以載道,笑本身是生活的解藥,但笑過之後如果有能被長久記住的觀點和價值的輸,那會是一檔節目登堂入室的基礎,它帶來的價值也將是更深刻的。

這個“說”字的含義包括了人們的觀點和言論,也包括“說話的人”。

犀利的黃執中、圓融的傅首爾、詹青雲、在“浮誇”中藏著邏輯砍刀的肖驍……他們和他們所“說”過的話,都是節目的積累和沉澱。

觀眾在意的不止是“金句”和段子,也不止是精彩的鋪排和邏輯對抗。無論是節目還是選手,都在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看到越來越“硬核”的肖驍、開始“讀書”的大王和逐漸“溫順”的楊奇涵。

在“說”的過程中,觀眾既需要嚴謹的邏輯推論,也需要娛樂體驗,而在這之外,他們還需要“真誠”,節奏稍過了都不討喜。

舉個例子,詹青雲在第二期的表現可謂精彩之極,切入角度、邏輯轉換、價值昇華……無不精當,恨不得當場讓她把膝蓋拿走。但也有些小朋友表示不喜歡詹青雲的表現。

我作為詹青雲鐵粉,認可這個態度。

詹青雲在說“愛”的時候,技巧性太強了。邏輯部分無懈可擊:話題設定中技術和政策是一體的,好的技術只能依附於政策來推行,因此政策有問題再好的技術也沒用。但是,當話題如此穩定順暢地轉換成煽情,去談“愛”的時候,讓人覺得精彩得有點冰冷生硬。

《奇葩說》: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我覺得並不是吹毛求疵,這更多是屬於辯論的精彩,不是“說話”的態度——奇葩說畢竟不是辯論,勝負不是它的全部。

“奇葩”像是講生命體驗的儒家,而“說”也不全然是硬核的法家。

最佳的組合也不一定就是千年以來顯學的“儒表法裡”,而是有更多的“配方”等待選手們去嘗試。

也是沒想到一晃這麼多年了,希望《奇葩說》能夠堅持初心,好好說話。

也希望更多“說話的人”能夠來到這個舞臺上,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輸出更多真誠的觀點——

相信這才是節目所追求的,真正的

價值

最後,附上看片會活動現場的小影片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高能E蓓子x奇葩說觀影會”,“vid”:“m3016a6mwd5”,“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0670322720_640480/0”,“desc”:“”})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最難忘的奇葩說辯題是?

來評論區說說吧~

TAG: 奇葩節目廢話辯論肖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