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2013年馮小剛僅用一個月,就拍完了電影《私人訂製》,上映僅4天就狂攬3。2個億,滿屏的廣告植入讓網友怒罵《私人訂製》根本就是噁心別人成全自己,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這樣去賺錢並非為了自己,只是為了還《1942》欠下的債。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1993年王朔將小說《溫故1942》推薦給了馮小剛,看完後他百感交集,覺得這部小說體現的苦難,展露的民族特色十分有價值。於是便種下了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的念頭,但是當時的馮小剛還不會拍電影。

他說過:“如果一開始我就有條件拍,那可能1995年就拍了,但是電影我還一次都沒拍過,我都不知道怎麼拍電影”。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然而心急的馮小剛,是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馬上把當時一批著名導演,評論家請到北影廠,討論小說的改變情況。可沒想到的是,大家對小說高度肯定,卻又一致認為要將他拍成電影根本不可能。

因為在所有人看來小說沒有故事,災民也沒有具體形象,這類宏達的題材對於從無知道體驗的馮小剛來說,簡直就是痴人說夢。面對一邊倒的質疑聲,小說作者劉震雲問馮小剛:弄不弄,馮小剛乾脆的回答:弄,可是電影元素一個沒有,到那兒弄去。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這時馮小剛提出兩個辦法,一種方法是找一般人窩在辦公室,來設定人物、故事、細節,進行沙盤式的推演。還有一個笨方法,那就是沿著當年災民逃荒的路再走一遍,最終孤注一擲的馮小剛選擇了最笨的辦法,用腳一步步走出劇本。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一群人烏泱烏泱從北京出發,用了將近兩個月時間,走河北串河南,抵山西進陝西,一路走一路問一路寫,來來回回寫了十幾稿,才定下劇本的初稿,可是由於話題的特殊性,審查總是過不了,從1994年到2002年,馮小剛籌備了好幾次卻每一次都無功而返,欠下了虧空,他就瘋狂拍賀歲片進行填補,即便一遍又一遍的無功而返,作者劉震雲依然不放棄。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馮小剛後來說道:“劉震雲他不管有沒有希望拍,他一般是隔個一兩年,他就改一稿,十幾年下來,他也是做了十幾稿,能夠那麼多瓢涼水澆下來還不死心,還像投資拍這個戲“。

直道2010年,馮小剛憑藉12部賀歲大片,從一個小小的美工編劇變成了喜劇大導演,然而這個喜劇見長的導演心裡放不下的,卻始終還是那部極其沉重的1942,他覺得這是他此生最想拍的一部電影。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於是馮小剛決定,賭上自己這些年來的人氣,全力以赴拍攝《1942》。可是真正啟動是大家心裡都沒底,老搭檔王朔看出了馮小剛的顧慮直接對他說:弄吧,要是賠了,我再給你寫部商業片賺回來。這句話像是定心丸一樣,落在馮小剛心頭,1942再次進入籌備階段。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好友張國立陳道明聽聞,紛紛主動要求參演,兩位國際影帝全力加盟,華誼兄弟慷慨解囊,直接斥資兩個億,讓馮小剛甩開膀子幹。在各方資源合力支援下,還未拿到準拍證,馮小剛便迫不及待的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影片正式啟動。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美術服裝更是提前六個月,進組設計,在佈置重慶的外景時馮小剛要求,一切細節都要還原歷史原貌,所有店鋪、招牌都必須是原來有過的不能杜撰。為此劇組翻拍了10萬張歷史照片,街道兩邊店鋪裡的小擺設和1000多塊牌匾,全部根據歷史圖片設計,店鋪裡所賣的東西也都是實物。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僅僅是前妻道具場景籌備,就花了整整9個月,2011年《1942》正式開機,馮小剛提出劇情怎麼發展,演員就怎麼跟組,這就意味著所有人·,必須經歷一場真正的逃荒之路。為了更好地匹配荒災民形象,影片拍攝了135天,演員們就餓了135天,每天只能吃一個蘋果或一碗粥。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為了接近角色狀態,張國立更是將自己餓到極致,餓到腿腳發軟不想說話。有一場戲他往城門的臺階上走,走著走著就走不動了,馮小剛一看立刻喊停,讓人趕緊扶住張國立,給他吃巧克力喝熱水才緩了過來。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在這種極度飢寒交迫的狀態下,張國立告訴編劇說:你的臺詞太長了,人真的快餓死的時候根本不想說話。整部電影拍了6個月他瘦了24斤,患上了嚴重低血糖。演員徐帆從進組第一天開始,連著五個月每天只喝一點粥,第一個月就瘦了8斤,餓極了的時候,僅僅是聽到別人說什麼好吃,就口水直流,拍完這部戲她發誓再也不減肥了。主演飢寒交迫衣衫襤褸,群眾演員更是受罪。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為了真實還原1942年那場饑荒,劇組橫跨7地從山西、重慶一直到東北,演員們一天只喝一碗粥,穿的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簡直就是真實逃難。剛開始不少群演聽說有範偉、徐帆、遠征、張國立,紛紛報名參加,可來到片場一看直接傻眼,一個個餓得狼狽不堪,還沒開工人就跑了一半。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在拍攝難民扒火車的那場戲時,為了拍攝效果真實,拍攝組從山西轉移到東北,終於找到了一個1942年,美國產的火車頭沒想到還能開,於是趕緊製作了那種拉貨用的平板車,拍攝時東北氣溫降到了零下20多度,當地群眾告訴劇組千萬不要用手摸鐵,不然真的撕不下來。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可是為了呈現真實的效果,又不能人人都戴手套,於是戴手套的去摸鐵,沒戴手套的就去摸木頭。在零下20多度的冬天雪地裡,幾百個群眾演員頂著寒風就這麼在火車上拍,為了追求真實感,僅六分鐘的戲份,前前後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拍危險鏡頭時,所以演員必須親自上陣,在拍攝爆炸戲時,每次都有滾燙的碎石打在徐帆、馮遠征的臉上和頸口,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得主阿德里安·布羅迪,更是在鐵軌旁零距離親踩爆點。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5個月的艱苦拍攝之後,影片進入了8個月的後期製作中,四個小時的電影被馮小剛一在縮減,直至減到密不透風的146分鐘,然而由於前期屢次被稽核拒絕,此時所有人都不知道這部影片最後的命運究竟如何。

直到2012年11月2日,《一九四二》過審的訊息傳來,那一晚馮小剛張國立,和一起奮鬥了五個多月的主創人員,喝得酩酊大醉,馮小剛更是直言:這是自己2012年自己最開心的事兒。隨後電影進行了大量的預告宣傳,很多影評人拍手叫好,說誰看誰哭不哭不是人。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可是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電影上映沒幾天就慘遭打臉,票房一篇慘淡,很多網友看後紛紛“炮轟”馮小剛,指責他發苦難財賺國人眼淚,甚至有網友形容這部電影是賣相很好的大西瓜,切開一看裡面都卻是變質的。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面對普天蓋的口誅筆伐,馮小剛幾度落淚,為了《一九四二》他賭上了之前,12部2電影積累的所有人氣。他希望透過這部合眾之力打造的悲劇電影,在過分娛樂化的時代,帶給觀眾勿忘戰爭之痛,銘記歷史之傷的深思。

可沒想到,這部被給予厚望的嘔心之作,耗資五億搬上熒幕,最終票房只有3。6億,與同期上映《泰囧》的12一票房相差近4倍,華誼兄弟兩個億的投資賠了個血本無歸。張國立甚至專門跑去問馮小剛,是不是因為啟用了他才導致票房慘淡。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然而小說作者劉震雲卻說,在如今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人們早已習慣迴避苦難,沒人要看這麼一個悲慘的故事。1942之後王朔履行了他的諾言,為馮小剛寫了小成本電影《私人訂製》,馮小剛玩命一樣一個月拍完,上映四天便攬了3。2億,目的只是為了彌補《一九四二》給華誼造成的損失。

《一九四二》體現不僅是文人情懷,更多的還有心中的道義。有時影片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票房,而在於它是歷史的記錄者,因為歷史需要被銘記

兩相對比不由得讓人唏噓,今天我們回過頭再來看這部影片,它帶給人們更多的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滄桑感。幾千年來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演過無數的悲劇,有的之於國,有的之於家,我們一路哭一路走,一路丟失又一路前行,不滅的是心中的善,不息的是民族的魂。

TAG: 馮小剛1942電影張國立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