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一條“松石龍”,距今已4200年,專家:夏朝存在的鐵證?

自甲骨文的出現以及安陽殷墟的出土,為商朝歷史提供了實物證據,意味著《史記·殷本紀》中的記載具有很高的可信性,既然商朝是真實存在過,那在商朝之前的朝代——夏朝,是否也曾真實存在?於是從上世紀50年代起,考古界並開始探索夏文化。

河南出土一條“松石龍”,距今已4200年,專家:夏朝存在的鐵證?

目的明確,只等發現,1959年考古學家徐旭生率隊在河南洛陽的二里頭遺址進行了發掘,“二里頭文化”距今約有3800~3500年,相當於是古代文獻中的夏、商兩朝時期。

據史料記載,夏朝是我國首個世襲制朝代,大禹將位子傳給了兒子啟,啟開闢了夏朝,寫出“二十四史”之首《史記》的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夏朝建立後也是以部落名作為國號。

河南出土一條“松石龍”,距今已4200年,專家:夏朝存在的鐵證?

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便是禹的父親鯀,據《國語·周語》記載,鯀作為夏族的首領被封在崇(今河南嵩山周邊)。

另據《竹書紀年》記載,從夏朝的第三任君主太康起,至夏朝的末代君主桀,夏朝皆是以斟鄩(zhēn xún)作為都城。《括地誌》講述:““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因此二里頭遺址引起了極大的重視,很有可能出土夏朝存在的鐵證。

河南出土一條“松石龍”,距今已4200年,專家:夏朝存在的鐵證?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二里頭遺址的發掘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清理了不同等級的墓葬,確定了遺址的都邑性質;第二階段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多處建築遺址和墓葬;第三個階段發現並清理了數座大型建築基址。

在二里頭遺址,考古人員發現了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宮室建築遺址。另外在墓葬中有一座貴族墓引起了考古人員極大的注意,該古墓的封土層上有一個大盜洞,考古專家對盜洞內的土壤進行了取樣分析,得知它距今約3700年。

河南出土一條“松石龍”,距今已4200年,專家:夏朝存在的鐵證?

而在墓主人的屍骨上,考古人員發現了“松石龍”,經研究調查,它距今已4200年,考古人員當即眼冒金光,且不說“松石龍”能不能證實夏朝的存在,而它的出土,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因此人們將其稱作“中國龍”。

“松石龍”是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合而成,直徑小的只有0。2釐米,大的是0。9釐米,厚度僅僅0。1釐米。不過學者們認為“松石龍”的主人並不是當時的國君或是王室成員,而是為夏朝圖騰神物祭祀的“御龍氏”。

河南出土一條“松石龍”,距今已4200年,專家:夏朝存在的鐵證?

據文獻記載,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姒孔甲時期有“御龍氏”,“御龍氏”是孔甲賜予養龍的劉累的貴族封號,劉累也是我國劉姓的得姓始祖。

此外還有夏禹是黃龍的化身,大禹的後代褒之二君化作兩條龍的神話故事,不過有學者認為當時的“龍”實際是黃河流域溼地沼澤中一種類似鱷魚的兩棲動物。

河南出土一條“松石龍”,距今已4200年,專家:夏朝存在的鐵證?

隨著“松石龍”的出土,我國許多學者更加堅定的相信,夏朝確實曾經存在過。

TAG: 夏朝二里頭石龍遺址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