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喪父,中年喪子,五十幾歲的孔子還在到處找工作,實在太慘了

公元前479年,孔子已經73歲了,這一年,他病得很重,時常做噩夢,他夢見天下大亂,百姓流離,他大聲疾呼,伸出手去想要挽救這個世界,可是沒有人理會他。人們逃的逃,死的死,孔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切毀滅於荒誕之中,卻無能為力。

夢醒,滿身是汗,孔子掙扎著爬起來,坐在床頭呆望,他無奈地笑了笑,看來自己還是老了,命不久矣。

這時,有弟子前來報告老師,老師,子貢回來了。

真的嗎?

孔子灰暗的臉色閃過一絲光亮,走,我得看看去。

年幼喪父,中年喪子,五十幾歲的孔子還在到處找工作,實在太慘了

他顫顫巍巍地拄著柺杖來到院子門口,巴巴地盯著遠方的路,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越來越近。

子貢啊,你怎麼回來這麼晚啊,我以為見不到你了呢!說著,孔子的眼眶溼潤了。

老師啊,我聽到你病重的訊息就趕回來了,這回怎麼病得這麼厲害呢?

子貢啊,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我大限將至啊。

說著,孔子和子貢都忍不住流淚了。

七日以後,孔子走了。

他的弟子們都難過不已,守在孔子的墓前久久不肯離去。

三年後,絕大多數弟子都離開謀生去了,只有子貢一個人給老師守了六年。

這個傳奇一樣的男人,給世人留下了一個夢,這個夢或許孔子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竟然能夠延續2000多年。

畢竟,他生前一直在尋找,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一、

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一個叫做陬的地方。他的祖先原本是宋國君主的後代,為躲避宋國戰亂,來到了魯國陬這個地方。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後來成為了陬邑的大夫。

據說,孔子還是私生子。

叔梁紇有一次外出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叫顏氏的女子,兩人好上了,在尼丘這個地方有了孔子。

因為孔子出生的時候,頭頂的腦門特別大,所以,他的父母乾脆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孔丘,字仲尼。

孔子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母親很不容易,一個人拉扯他長大,再後來,母親也走了,留下孔子一個人孤孤單單在這世間飄蕩。

孔子小時候,就對周朝的禮樂制度充滿了嚮往,畢竟他的家族原本也是貴族,他的父親也當過官,所以,他小時候就耳濡目染。

年幼喪父,中年喪子,五十幾歲的孔子還在到處找工作,實在太慘了

再加上,魯國本是周公之後,各類文化典籍較為完善,因此孔子有很多機會接觸到文化的核心,所以,這為他以後的道路奠定了基礎。

孔子年輕的時候當過一些小官,比如管理倉庫、牲畜等,不過都沒有太長時間。

但是,根據歷史的記載,他應該是在這個時間段開始辦學堂,招學生,慢慢有了自己的名氣。

他三十五歲的時候,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到了齊國,孔子只好也去了齊國。

後來,齊景公諮詢他執政的方法,覺得孔子這個人很不錯,想把他留下來,賜給他土地,讓他管理。

可是,晏嬰不同意,說孔子滑稽可笑,專門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沒點實用。現在周朝都衰落了,這套制度過時了,沒用了,我們齊國不能用他。

“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

齊景公不得已,只好推辭說,我老了,不中用了。孔子明白了齊景公的意思,就離開了齊國。

直到五十歲,魯定公重新重用了孔子,封他為中都宰。魯定公看孔子做得不錯,一年以後,又給他升了官,變成司空,後來又成為大司寇。

孔子五十六歲那年,可能是他生命中最風光的時候。

他開始由大司寇執行丞相的職責。

他很高興,忍不住面露喜色,他的弟子們見到他,就跟他說老師你不是教我們做一個君子,應該保持淡定嘛,你今天怎麼那麼嘚瑟?

“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

孔子笑著說,對呀,我是說過,但是我今天升官了嘛,難道不該高興嗎?

孔子是個真性情的人,從不藏著掖著。高興就應該痛痛快快地高興。

年幼喪父,中年喪子,五十幾歲的孔子還在到處找工作,實在太慘了

在孔子的治理下,魯國很快變得好起來。這時候,鄰國的齊國人反倒害怕了,他們害怕魯國變強大,威脅到自己的國家。

於是,齊國人想了個辦法,給魯國國君送去了很多美女,結果魯定公沉溺在酒色美女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孔子很失望,只能離開了魯國,另謀出路。

這一走,就走了十四年,流浪了十四年。

二、

孔子先去了衛國。衛靈王本來打算用他,問他在魯國拿多少俸祿,自己願意出一樣的價錢。

大概是衛靈公身邊的人嫉妒孔子待遇好,就在衛靈公耳邊說孔子的壞話。衛靈公對他起起了疑心,派人監視他,孔子怕自己得罪君王,就離開了衛國。

接著,孔子去了陳國,路過匡這個地方,匡人以為孔子是魯國的陽虎,就把他抓起來了。

因為陽虎這個人名聲特別不好,曾經欺負過匡人,匡人都很憎恨他。

孔子被關了五天,終於放出來了,他的弟子們都急壞了。孔子安慰他們,別緊張,我的主張還沒有機會施行呢,老天自有說法的,老天要我活著,我便肯定有機會活著,就算匡人能奈我何?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也去過宋國,在宋國的一棵大樹下與弟子們一起溫習禮儀之法。宋國的司馬恆魋要追殺孔子,就把弟子們習禮的那棵樹給砍了。弟子們覺得宋國的情況很不好,趕緊帶著老師離開了。

這些年,孔子一直在各個國家之間遊轉。

年幼喪父,中年喪子,五十幾歲的孔子還在到處找工作,實在太慘了

他只是想找一個可以讓他安身立命的地方,可就是沒有容納之處。

最慘的一次是被困在蔡國。

那一年,吳國將要攻打陳國,楚國準備支援陳國。楚國人聽說孔子在蔡國,就專門派人去請孔子。孔子聽了以後,正準備去楚國。

這時,陳國和蔡國都聽說了這個訊息,兩國的大夫就在一塊商量,說孔子這個人很厲害,每個諸侯有什麼樣的問題,他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他去了楚國,那麼楚國這個國家肯定會更加強大,我們這些小國到時候都完蛋了,不能讓孔子得逞。

於是,陳蔡兩國把孔子圍困在郊野。孔子和弟子們圍困數日,幾乎到了要絕糧的地步。很多弟子們都支撐不下去了。

子路,子貢都跑去問孔子怎麼辦,子路開始懷疑老師的主張,可能是我們的主張不夠好吧!子貢就說老師的學問夠高,只是現在情況特殊,我們得變通啊!

孔子沒有認同他們,只有顏回說,老師的主張很高尚,怎麼能夠懷疑呢!人家不理解就不理解嘍,不用是他們的損失,不是我們的過錯,我們不能懷疑自己!

“夫子之道之大,故天下莫能容。”

孔子聽了很高興,他知道顏回懂自己。其實,他更知道,如今大家都被困在這裡,難免會有怨聲,如果自己也放棄了,那麼這一大幫人肯定就渙散了,所以,自己計程車氣不能倒。

儘管孔子也飢餓疲勞,他依然給他的弟子們講學,誦詩,絲毫不在乎眼前的困境。

後來,孔子派了子貢去出使楚國,楚國出兵,才終於解除了眼前的磨難。

這一路,有人殺他,有人罵人,有人嘲笑他,有人暗算他,世道炎涼,孔子嚐盡了生活的苦楚。

年幼喪父,中年喪子,五十幾歲的孔子還在到處找工作,實在太慘了

等到孔子再回到魯國的時候,他已經老了。

歷經了艱難險阻,滄桑磨礪,他終於想通了,也不再執著做官了。

回到魯國的孔子,開始安安心心的著書,教徒弟。

因為他知道,他自己當不了官不要緊,只要把他的弟子們教出來,讓他們去實現理想,也是一樣的。

三、

我們說孔子,總是把他當作聖人來看,其實孔子也是個普通人,還是個不得志的普通人。

但他也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他書讀得多,見多識廣,擅於思考。

所以,他看人看事非常準,知道要害的地方在哪裡。

比如,魯哀公曾向他問政,孔子說,

“政在選臣。”

孔子告訴他要選擇那些有才能的臣子,他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魯哀公是個君王,孔子是從君王的角度為他考慮的,他最重要的就是有人能夠輔佐他,一起把國家治理好。

年幼喪父,中年喪子,五十幾歲的孔子還在到處找工作,實在太慘了

魯國的大臣季康子也向孔子問政,孔子說,

“舉直錯諸枉,則枉者直。”

你要選取那些心術端正的人,把他們放在合理的位置,使他們發揮巨大的作用。

因為季康子是個臣子,是替君王辦事的,所以他要做的是選取合理的人才,能夠辦事。

比如,蔡國的葉公也曾向孔子問政,孔子說,

“政在來遠附邇。”

這也是從葉公的角度來考慮的,他想要讓他治理的這塊土地能夠興旺,他就要讓附近的人歸順,要讓遠方的人能夠願意到這裡來,那麼這個地方才會越來越好。

很顯然,葉公在治理上肯定是有些問題,所以孔子才這麼說。

那麼,孔子有沒有能力呢?

有,不然他的弟子們也不會那麼厲害。

只是,當時的社會禮崩樂壞,形勢混亂,孔子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而孔子崇仰的禮樂制度,已經不適合那個時代了。

如果把這個時代放到大環境上來,混亂是必定要到來的。

孔子是生不逢時啊。

但是,不管怎麼說,孔子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仰的。

問這世間,有幾個人能夠堅持如一地做自己,有幾個人經歷滄海桑田之後,還不忘初心。

這才是孔子偉大的地方。

至於所謂的聖人,不過是後人加在他頭上的名號,他們為了什麼樣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我只是想寫一寫我認識的孔子,僅此而已。

TAG: 孔子魯國弟子子貢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