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死之棘

導演:小慄康平

編劇:小慄康平/ 島尾敏雄

主演:松坂慶子/岸部一德/木內綠

型別: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1990-4-28(日本)

片長:115分鐘

作者:沈念

京都大學博士生(豆瓣ID:防寒對策)

小慄康平導演的電影《死之棘》(1989)改編自島尾敏雄的同名小說。二戰時期,在加計呂麻島擔任特攻隊隊長的敏雄(岸部一德 飾)與當地女性美穗(松坂慶子 飾)相戀,戰後二人回到日本本土成婚。脫下軍服的敏雄成為一名頹廢的文學家,棄患難髮妻與一對子女於不顧,終日在外尋歡作樂,甚至屢屢出軌。妻子忍耐多日後終於因為親眼目睹丈夫的一行日記而精神崩潰,在經歷漫長的互相折磨後,二人一起進入了精神病院……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小慄康平

原作的特殊性在於:第一,其靈感來源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幾乎全篇使用第一人稱),包括兩名主角的名字發音也與島尾夫婦一樣,許多登場人物也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第二,將1954年至1955年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從1960年至1976年——漫長的16年間——透過總計12篇短篇來細緻描繪。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死之棘》小說封面

這兩點特徵,電影出於其媒介的侷限性是無法完全還原的。比如在原作中,作者(島尾敏雄)-敘述者(敏雄)-主人公(過去的敏雄)這三者高度重合又有所差異(現實與虛構的異同讓許多島尾敏雄研究者與讀者都津津樂道),電影版的導演是小慄康平而不是島尾敏雄,全片也沒有像小說那樣設定一個第一人稱的敘述者,因此無法復刻這種“三者合一”的關係。但是電影版依然透過對視線的強調與刻畫貼近了原作的敘述特性。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1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2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3

電影最初的鏡頭是美穗單人的全身鏡頭(圖1),她斜背對攝影機。這時聽到敏雄的畫外音:“你,無論如何都要去死嗎?”美穗一動不動地冷冷回答:“我希望你不要稱呼我為‘你’,不要把我和別人搞混了。”依然沒有入畫的敏雄詢問:“那麼,我要稱呼你的名字嗎?”美穗反擊道:“你這人到底有多不知羞恥呢。我的名字是你可以隨隨便便叫的嗎?請尊稱我為‘您’。”之後鏡頭切到敏雄的半身鏡頭(圖2),他一邊注視攝影機,一邊說道:“您,無論如何都要去死嗎?”畫面切到美穗的半身鏡頭(圖3),她說:“我會去死的,這樣對你來說也更方便吧?你就立刻到那個女人那兒去吧。”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4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5

隨後,畫面突然又切到夫婦二人的全身鏡頭(圖4),美穗接著說:“但是我和你不一樣,我這一輩子就只有你。這一點請讓我一定要事先說清,我的身心都完全奉獻給了你。而我的回報就是現在這樣的下場,像貓貓狗狗一樣被拋棄。”敏雄辯解道:“我沒有拋棄你。”話音剛落,就切到了美穗的胸上鏡頭(圖5),她終於轉過頭對著攝影機的方向說:“那我是你的什麼呢?”畫面切到敏雄的胸上鏡頭(圖6),敏雄對著攝影機的方向(而不是妻子的方向)說:“是我的妻子。”回到圖5美穗的胸上鏡頭,美穗說:“這是妻子應得的待遇嗎?如果你沒有給我妻子應有的待遇,那和拋棄我有什麼區別?”這時,敏雄終於改變了一直緊繃的姿勢而面向美穗(圖7),一邊直視她一邊哀求道:“總而言之,我請你不要死。”畫面切到二人的遠景。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6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7

如圖所見,這個場景從演員的位置、他們所處的背景、攝影機的位置,以及剪輯的方式來看都是跳脫與斷裂的。從圖1至圖3來看,觀眾很容易認為美穗是被注視的一方(因為她背對攝影機),而敏雄是注視的一方(因為他直視了攝影機)。但是圖4夫婦並排而坐的鏡頭出現後,此前大家對於人物相對位置、看與被看關係的想象瞬間又被打破了,其實最初誰也沒有看誰,從圖7敏雄的姿勢變化也可以推測,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面向美穗,圖2中他注視的極有可能只是攝影機,而根本不是自己的妻子。經過圖4位置關係的重新展示,圖5美穗轉頭看向敏雄就成為了夫婦之間的第一次視線交流——於是男性與女性之間“看與被看”的一貫的權力關係被顛覆。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死之棘》截圖

這一手法的高明之處在於,小慄康平沒有從一開始就展示新的權力關係,而是先鋪墊一種司空見慣的常規,再去打破它。這種顛覆的過程與美穗在現實中的軌跡也有所相似,島尾從1955年開始以自己的妻子為主角大量寫作,透過《我來自深淵》《一個精神病患者》《逃走的心》等一系列短篇,描繪了夫婦倆在精神病院的日常,這一系列與描寫入院前生活的“死之棘”系列形成呼應,電影版也表現了 《逃走的心》中美穗從精神病院脫逃的片段。所以美穗那丈夫筆下的“病妻”與“瘋妻”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死之棘》截圖

但是,事實上,島尾敏雄的文學作品一般都由妻子美穗謄寫,即使是在美穗病發後,這一習慣也依然持續,這給了美穗一種近乎審查的權力。為了不讓美穗受到精神上的刺激,島尾儘量避免對於情婦的描寫,美穗在謄抄過程中也會向島尾提出修改意見,增刪內容(美穗本人曾承認過,後又否認)。

並且,美穗自己也是一名作家,著有隨筆、散文與小說,出版了《海邊的生與死》(1974)、《節日背後》(1987)、《海嘯》(2015)與《愛之棘》(2016)等著作。並且,她的兩篇隨筆《從錯亂的靈魂中甦醒》(1959)與《從〈死之棘〉中掙脫》(1961)比起島尾更早地描寫了丈夫的出軌與三方(島尾夫婦與島尾情婦)的對峙。據說,她甚至還曾一度有過寫病妻角度《死之棘》的想法。她也曾無數次在公開場合接受訪談或發表演講,對島尾作品與夫婦往事做出新的註解。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死之棘》截圖

因此,美穗絕不是任男性作家書寫塗改的“病妻”,而是自己也手握筆桿與話筒的女性作家,她的視線與語言在現實與虛構之中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電影中是很難表現的,但是小慄康平在第一個場景中,就透過對視線的表現強調了這對夫婦權力關係的顛覆。

當然,新的權力關係並沒有成為新的鐵律,如果我們注意全片夫婦的視線交流,就會發現“看與被看”的關係一直在變化。“看”這一行為在電影版中存在著各種變形:對美穗而言,“看”有時是責備與施壓,有時又是對交流與溝通的請求;而對敏雄來說,“看”是對病妻的關懷,也是對於她能迴歸日常的期許。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死之棘》截圖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誰在權力關係中佔了上風,而在於盡力保持天平的平衡——這種平衡在原作以及島尾夫婦的現實生活中是貫徹始終的,直到1986年島尾的急逝。此後,一直積極寫作的美穗也幾乎擱筆,彷彿蹺蹺板的另一頭空了之後,剩下的就只有靜止與沉寂。她沒有在丈夫死後獲得徹底的自由,她的所有自由似乎只存在於同丈夫的拉扯之中。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圖8

一如電影版《死之棘》的結尾,夫婦並排而坐(圖8,比起開頭的圖4二人顯然靠近許多),一齊注視攝影機,並露出似有若無的微笑。美穗說:“如果我睡著的話,你不寂寞嗎?”敏雄回答:“會寂寞。”美穗又說:“那我來大鬧一場吧。”敏雄回答:“好的。”這一段是電影版的原創臺詞,很好地表現了原作中的夫婦關係。

“死之棘”這一標題取自《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第55-58節中保羅的話:“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1]”死亡的毒鉤是島尾夫婦需要去共同對抗的強敵,然而這對無休無止、互相糾纏的夫婦又恰恰是彼此的毒鉤,與此同時,一旦他們離開彼此,等待他們的又只剩真正的、徹底的死亡。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死之棘》截圖

[1]參照《哥林多書信》(坎伯·摩根著、鍾越娜譯、上海三聯書店、2011)第175頁。

正在熱映:《死之棘》松坂慶子與岸部一德的愛情,一部讓人心痛的片

編輯:Detached

我身上還有春天的痕跡。

-FIN-

TAG: 美穗敏雄攝影機夫婦電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