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講人最根本的價值,其實就是“被需要”?

眾所周知,儒家的聖人,講究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

進言之,“三不朽”其實正是儒家中人最高的人生追求以及活著之意義所在。

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追求與意義,卻過於遠大,以至於容易讓人望而卻步,敬而遠之。

那麼,普通人活著,難道就沒有相應的價值嗎?

當然不是。

為什麼?

因為古之先賢已講過——存在即合理,即便是普通人,亦會有存在的理由,甚至可以說,任何人都不例外。

為什麼講人最根本的價值,其實就是“被需要”?

古之先賢畫像

由此可見,人活著,自然就會有其價值——只是很少有人會發現自身的價值罷了。

那麼,人活著最根本的價值是什麼呢?

我個人的觀點是——被需要。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唯有在“被需要”時,才會體現出存在的價值。反之,一個人若是沒有“被需要”,那麼,這個人就可以說沒有價值可言了。

如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有些人在兒女成家立業之後,再無後顧之憂,本以為可以安度晚年,逍遙自在時,卻在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一種說法,說是這樣的人已經不再“被需要”,故而沒有繼續存在的價值了。

當然,這一說法儘管有些誇張,但卻絕非全無道理。

何以見得?

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繼續探討,即:

一、“被需要”其實是人活下去最主要的動力之一

我們知道,幾乎所有人的一生,都很少有“容易”二字。

TAG: 價值活著普通人三不朽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