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善於控制自己

01

有人說:“智者不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愚者永遠把自己的判斷看成萬無一失。”

誠然,一個人只有降低了姿態,接納了別人的智慧,綜合運用,才能在社會上游刃有餘,處理問題才能面面俱到。正所謂,一拳難敵四手。

常責己過,勇擔己任,不計己功,看似把壞處留給了自己,其實是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真正聰明的人,善於控制自己

02

學會反思,常責己過。

《舊約全書》裡寫道:“富人自以為有智慧,而聰明的窮人能將他看透。”

人與人交往,本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因為財富的多少,位置的不同,無形之中就形成了層次感。一些有錢的人,喜歡耀武揚威,把“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當成至理名言。

賺了很多錢,站在了高位,不代表自己很聰明,也不能保證一輩子都能大富大貴。

成就一個人,靠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不是憑藉一己之力。

春秋時期,政治家晏子過世之後,齊景公忽然發現,身邊沒有人唱反調了,感嘆道:“為什麼沒有人說我的壞話了呢?”

有一天,他射箭脫靶了,身邊的人使勁鼓掌,叫好。氣得他把弓箭都丟掉了。

大臣弦章說:“哎,這是上行下效的結果啊。如果齊景公不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話,哪能這樣呢?”

此後,齊景公陷入了反思之中。

有道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聽不到真實的聲音,看不到真實的景象,說不出真實的道理,不是身邊的人很虛偽,而是你自己很虛偽。

有個詞語叫“投其所好”。但凡想要巴結你的人,希望拉你下水的人,見不得你好的人,都會吹捧你。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把原本屬於你的利益,變成他們的利益。

誰在喝倒彩,誰在真喝彩,誰在當頭棒喝,需要你自己去領悟。

一日三省吾身。才能看清自己,然後看清對方。“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別人把你看透了,只是不說而已。你想要撬開別人的嘴,就要擺正自己的態度。

真正聰明的人,善於控制自己

03

嚴守規矩,勇擔己任。

《論語》有言:“小人無過,君子常錯。”

推卸責任,是小人的事情,君子不會這樣做,還常常把別人的過錯,攬過來。

《資治通鑑》記錄了這樣一件事:三國時期的孫權,年輕的時候,喜歡大手大腳花錢,因此賬面上的錢,常常不對數。他擔心受到孫策的責備,於是讓管財務的大臣呂範做假賬。

呂範不聽孫權的安排,而是把實際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孫策。

孫權看到呂範,就一肚子氣。

時隔多年,孫權當家了,主動提拔了呂範,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有道是,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作為管家,應該對大家負責,而不是因為某個人的權威,就隨意改變規矩。作為家長,不能因為個人喜好,就帶頭破壞規矩。

做人,最難的是“用一把尺子量人”。

我們常常把一把柔軟的尺,來衡量自己,用一把剛性的尺,去衡量別人。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推卸責任,久而久之,會導致“尺度”失效。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難’也是如此,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

放鬆尺度,推卸責任,一時半會不會看到結果,但是類似的事情做多了,就會從量變到質變,最後毀掉了自己。

聰明的人,按規矩辦事,承擔應有的責任,真正做到了防微杜漸。

真正聰明的人,善於控制自己

04

淡泊名利,不計己功。

看過一句諺語:“聰明的鳥兒珍惜羽毛,聰明的人兒珍惜時間。”

我們常常說,要愛惜羽毛。珍惜自己的榮譽,這是自我警醒的過程。但是把榮譽看得太重了,反而會被其所累。

畢竟,任何一個人頭上的光環,都有保質期,不是永恆的。

《莊子·讓王篇》裡寫了一個叫屠羊說的人。楚昭王逃離楚國的時候,他在身邊;楚昭王迴歸繼位的時候,他卻隱退到市井裡去了。

楚昭王要給他獎勵,他說:“君王弄丟位置,和我無關,君王得到位置,和我無關,我就是一個賣羊肉的。”

兩耳不聞窗外事。這就是屠羊說的智慧。作為一個市井小民,如果自己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誰當權,都沒有關係。只要天下太平,有事可做,有錢可以花,就是幸福。

俗話說:“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傷。”

做人,最擔心的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得到了什麼之後,無法捨去,總是沉迷其中。

很多時候,榮譽、功勞,就像一個緊箍咒,把人的言行舉止都控制住了,而愚昧的人,卻樂在其中。聰明的人,早就把緊箍咒丟掉了。兩者相比,就是籠中之鳥和大自然的鳥的區別吧。

真正聰明的人,善於控制自己

05

魯迅先生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人這一生,能夠控制自己,才是本事。你是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你是花海,自有蝴蝶飛舞。

對自己嚴格一些,對別人鬆散一些,不是苛刻了自己,而是放大了自己的格局。

反思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承擔責任,加大身上的壓力,負重前行。

降低姿態,忘記過去的功勞,輕裝上陣。

“聰明”就像一滴水,唯有融入到大海,才不會乾涸。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TAG: 自己聰明別人呂範齊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