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由秦嵐和魏大勳領銜主演的電視劇《關於唐醫生的一切》熱播後,引發了不少熱議。主人公唐佳瑜在8歲那年父親離世,母親改嫁。在新的家庭裡,她發奮讀書考取了醫學院。後來又用了十年時間,成為了美國克梅德醫療中心頂尖的心外科醫生。用院長劉灃的話說,這是一個站在手術檯上就會發光的女孩。

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趙晉安是唐佳瑜的老公,美國某大學的終生教授。兩人結婚九年,一直相安無事,但後來因為趙晉安的出軌,唐佳瑜接受不了,就逃回了國內,徹底在趙晉安的世界消失。唐佳瑜回國後遇到同院的麻醉醫生葉奕明,兩人一路陪伴,相處下來明明互生好感,可當葉奕明對唐佳瑜表白後,她居然頻頻選擇逃避這份愛。

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劇情發展到這裡,網路上開始有些聲音覺得這劇的感情線寫的不好,顯得擰巴。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一探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分析下依戀關係對她親密關係的影響,再來看看編劇這條情感線是不是真的需要改進。

● 唐佳瑜的爸爸在她8歲那年就在她面前因為心臟病發活活去世了,過了一年的時間,她的媽媽也改嫁了。繼父和其女兒進入了她的生活。父親的缺失,和對母親的誤會造成的不信賴,對唐佳瑜的依戀關係產生了不安全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愛因斯沃斯將依戀做了分類,安全型依戀,即早期親子關係中,孩子體驗到父母的愛是敏感親切,得到及時迴應的。

不安全的依戀關係分為兩種,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依戀。

而這兩種不安全依戀在我們主人公唐佳瑜8歲後的成長經歷中,都可以看到。

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 唐佳瑜在8歲後,她媽媽無意地對她造成了被動的

“情緒忽視”

,干擾了孩子的情緒體驗,再加上父親離世的變故,更容易讓孩子產生被拋棄的感受,使得她早期依戀得不到滿足而帶來依戀創傷。

有研究表明,“忽視”帶來的依戀創傷可能不亞於甚至超過虐待的影響而且會持續到成年,使其長期處在焦慮矛盾型不安全依戀關係中。

因為在這種不安全依戀關係中,由於母親對孩子情感需求不是特別關注和敏感,孩子會有害怕失去父母的愛的焦慮和恐懼。這種不安全依戀假如放在嬰兒時期,嬰兒通常就會用哭的越大聲,來引起母親對自己需求的敏感。而放在8歲的唐佳瑜身上,她則是透過發奮讀書來獲取母親的關注和愛。用她的話說就是她要分得那一點愛,因為她的情緒體驗裡,母親的愛,在進入繼父家後被繼父的女兒,她的妹妹搶走了。所以彼時的唐佳瑜對母親的依戀是

焦慮矛盾型

。最後,當這種情緒體驗不被迴應持續地越久,失落次數越多,孩子會無法忍受這種悲傷情緒,則對錶現為母親疏遠冷漠。當母親離開時,孩子不感到焦慮,母親回來時,孩子也不在意,最後對母親不再產生依戀,這就是她在劇中為什麼會對自己的母親表現的決絕和不耐煩,因為她已經形成了

迴避型依戀

,用她的話說,他們是一家人,而她不是。

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依戀理論之父鮑威爾曾提出,孩子對父母的早期依戀狀況影響到孩子成年後建立依戀關係的能力,尤其是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的心理模型。

所以我們的主人公唐佳瑜,在發現趙晉安出軌後,她第一時間選擇了

逃避

,逃避這種防禦機制有一個重要表現就是

壓抑

。壓抑是一種積極的努力,自我透過努力,把威脅的內容排除在意識之外,使得這些內容不能接近意識。可壓抑看似有效,卻需要付出代價,因為那是一個自我能量消耗的過程。作為焦慮矛盾依戀型人,唐佳瑜很早就學會用

“偽裝”

來隱藏自己的情緒。當趙晉安追回國後兩人相處的日子裡,唐佳瑜即便和趙晉安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因為害怕衝突,她也把自己隱藏起來。長此以往,容易在親密關係中產生“

沮喪”

的情緒,容易發展成為冷暴力,讓伴侶之間的關係僵化,最後走到盡頭。

好在作為一個面對生死的心外醫生,平時在自我覺察和內省能力上,應該有一套訓練有素的心理應對機制,所以後來在她和趙晉安的關係裡,這種自我覺察和內省能力,讓她一點點嘗試著在做出一些改變。

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但還是因為這矛盾焦慮型依戀原型的影響,使得後來我們的主人公唐佳瑜在面對葉奕明的表白時,她又一次選擇了逃避。

逃避性防禦機制

有一個保護策略的表現形式是,

害怕給出承諾和承擔責任

,所以她不願做決定,導致兩人關係漸漸曖昧。在葉奕明表白後,又因害怕而回避了葉奕明的愛,而更願意選擇做朋友。這也正是

焦慮矛盾的人

積極他人而消極自己的心理模型

,這種心理模型的人只好把自己隔離起來,縱使別人再釋放出好意也無法接受。這真的怪不了我們的主人公唐醫生,畢竟,心外醫生能治心,但卻治癒不了心理的病,原生家庭的依戀創傷確實對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的心理模型產生了持續的影響。

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 幸運的是,八歲以前唐佳瑜,是在一個父母雙全且充滿愛與及時迴應的家庭長大,即有一段安全的依戀關係。

心理學家福納吉曾指出,大量研究表明,安全的依戀關係會影響孩子心智化能力的發展。成為孩子日後情緒調節的關鍵機制,同時形成心智化功能,即對他人的心理狀態思考的能力。

所以,當她和她母親解除了多年的誤會,接納與和解後,他和葉奕明的感情肯定也會迎來幸福的結局。某種意義上,這個結局,也體現了依戀型別對親密關係的的影響。

讀到這裡,我覺得要給編劇加雞腿,因為從心理學層面來看,這部醫療劇的情感線其實拿捏得非常好,至少有它的科學邏輯性在,進而也把人物塑造得十分立體。

扒一扒唐醫生的情感依戀型別,看童年不安全依戀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忽視自己童年依戀型別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情緒,識別自己的防禦機制,對不安全依戀關係進行干預,也會有機會重新發展出安全依戀所發展出的健康心智化能力,重建親密關係。

reference/參考文獻資料

【1】peter Fonagy。Transgenerational consistencies of attachment:A new theory

【 2 】從依戀理論到心智化療法

【 3 】人格心理學

TAG: 依戀唐佳瑜晉安親密關係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