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明明喜歡自己,當表白對方的時候卻遭拒絕,源自這種心理問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了凡心療愈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我明明能夠感覺到對方對我有很有好感,我對對方也有愛慕的情愫,但是當奔現的時候或者是向對方表白的時候,對方不僅不接受反而會流露出非常厭惡的神情,襄王有意,神女無心,由此感慨: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處在這種境地的痴男怨女,飽受情感的煎熬,卻不知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在三島由紀夫的小說《愛的飢渴》裡面描述的是這麼一個故事:漂亮的女主人暗戀年輕有力的園丁,這種曖昧不明的關係一直保持很長的時間,但最後園丁向她示愛的時候,女主人公卻心生厭惡,用鐵鍬將他打死。這種不可理喻的行為,讓人誤以為是精神失常,而實際上在生活當中也會有人遇到類似的困惑:我非常喜歡跟愛慕一個人,也的的確確能感受到對方對我的好感,但是當我向她/他表白的時候,對方會排斥,會拒絕,甚至會厭惡,他們寧願保持那種若即若離朦朦朧朧的曖昧感。

對方明明喜歡自己,當表白對方的時候卻遭拒絕,源自這種心理問題

這並不能簡單地歸咎為自己的單相思自作多情或者對方的矯情。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專業的心理學名詞,叫做性單戀lithromantic,這實際上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戀情,也就是追求心靈精神上純潔的愛情,將自己對愛情觀的理解投射到對方身上,在頭腦裡面編制這種柏拉圖式的戀情,在頭腦世界裡這種兩性關係非常的微妙,非常的和諧,非常的完美。沉浸在這種精神層面的兩性關係當中的時候,自己的情感,心理也會得到相應的撫慰,但這種關係是不能落地的,就像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外在的男人永遠難以符合你內在的男人,外在的女人,永遠難以符合你內在的女人,現實當中的男人和女人的出現,就會破壞心中這種美妙的夢境,這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

換句話說,他們愛的不是現實中的你,他們愛的是頭腦中的你,儘管他頭腦中的那個角色是以你作為藍本賦予所想要的一切美好,但那並不是真正的你。你在這兩性關係的投射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種角色的扮演讓他們沉浸其間難以自拔,就好像照鏡子,顧影自憐,他們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會不由自主的憐憫起來自己,於是頭腦中的你會給予他們想要的滿足,重視,尊嚴,自信跟圓滿!而現實中的你一旦出現就會打破這種憧憬跟夢境。

對方明明喜歡自己,當表白對方的時候卻遭拒絕,源自這種心理問題

實際上跟自戀型人格的心理有類似的地方,英語中自戀這個單詞直接翻譯過來就是水仙花,來自於希臘神話:少年納西斯偶爾有一次在水裡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深深的愛上了自己,每天茶飯不思,最後憔悴而死變成了一朵花。根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這是由於對自己投射了太多的力比多所導致的無法與別人建立親密有效的人際關係,沉浸在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的一種病態人格。

TAG: 對方這種頭腦非常兩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