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附湯治昏迷大出血醫案

參附湯,藥只兩味,一為紅參,一為制附片。二藥合用,治療陽氣暴脫證。多表現為: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脈微欲絕。

參附湯治昏迷大出血醫案

制附片

參附湯治昏迷大出血醫案

紅參

生命以陽氣為本。陽氣旺則生命活力強,反之,陽氣衰則生命活力弱。陽氣散佈於五髒,其中尤以腎為本。因為腎為先天之本,陽氣生髮之源。

心賴陽氣以鼓運血流,肺賴陽氣以營呼吸,脾賴陽氣以腐熟水谷,肝賴陽氣以溫養筋脈,腎賴陽氣以轉化陰陽。進一步說,不僅五臟依賴陽氣為其動力,津血賴陽氣才能生化輸洩。

從病理來看,若五臟衰憊,途窮歸腎,陽氣衰微,就會出現陽氣欲脫諸證。若陽氣不能達於四,則四肢逆冷;若陽氣不能固護陰津,則汗出如珠;若肺功衰竭,肺主呼吸,則呼吸微弱,甚至只有出氣而沒有進氣;若心氣虛衰,心氣無源,則心功能衰竭,無力鼓運血流,會出現脈微欲絕。再者,若血之大出而不能止,亦屬脾陽大衰,脾不統血而陽氣欲脫之象。

從臨床來看,陽虛欲脫,病勢垂危,須急用大溫大補之品以回陽救脫,庶幾可以轉危為安。參附湯正為此證而設。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能振衰於式微,回陽氣於將絕;附子是回陽救逆要藥,能助人參生髮陽氣有強心之功。參附同用,能令陽氣漸旺,心功漸復,轉危為安。此方藥味雖少而用量較重,功力專而無所牽制,所以陽氣虛脫非此莫屬。

試舉一例:一女性因吐血而急診。之後病人一直處於嗜睡狀態,意識不清醒,不能進食,有水腫。輸液後效果不明顯,病人求中醫。口鼻都還在流血,感覺只有出氣,沒有吸氣。

從中醫來分析,這是陽虛脫證。陽氣暴脫,上不能濡養腦竅,下不能固攝陰血。當急用參附湯以回陽救逆。處方如下:

生黃芪30,紅參30,制附片15,炙甘草10,仙鶴草50,山茱萸50,兩付,水煎服,日一劑。需久煎一小時。(單位:克)

複診時家屬告知,當日下午開始服藥,口鼻出血即止,呼吸轉為順暢。至第二日下午意識恢復了很多,偶爾能睜眼說話。

分析

參附湯為峻補陽氣以救暴脫之劑。此症陽氣暴脫,非參附湯不可。考慮到陽氣欲脫,兼有水腫,故需收斂欲脫之陽。在參附湯的基礎上,加生黃芪以補虛,兼治水腫;重用仙鶴草以收斂止血;重用山茱萸以收斂元氣,兼能止血。這也是參考了民國大醫張錫純所創來複湯的方。諸藥合用,以甘草調和之。

方藥對證,陽氣來複,故出血得止,精神恢復,呼吸亦歸於平和。此證非參附湯不能收此卓效。

一般來說,凡大病虛極欲脫,或產後月經暴崩,或癰瘍久潰,血脫亡陽等,均可用參附湯來救治。

前賢的經驗是,但一見陽氣來複,病情穩定,便當辨證調治,不可多服,免純陽之品過劑,反致助火傷陰耗血。另外,方中人參不能用黨參代替,畢竟黨參力弱,在危急之時不如人參強。

另外,關於附子與人參的用量問題,當引起重視。參附湯有兩種劑量,一種是人參的用量大於附子,另一種是附子的用量大於人參。

就本案而言,屬於陽虛血脫,人參的用量需要大於附子,這樣才能使無形之氣得以急固,氣固則有形之血自止。

若屬於陽氣欲脫的心衰,此時當重用附子以回陽救逆,附子的用量要大於人參。李可老中醫的破格救心湯即是這樣一種思路。(董洪濤)

TAG: 陽氣參附湯人參附子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