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從於內心的方向

一早,同事說她還欠五個標本,問我能不能湊夠,關於這個欠是這樣的,打個比方,一版能做五十個,如果只有四十五個標本,那五個就浪費了,夥伴們總是儘可以地湊足一版,以其減少成本,相應的代價是為等這五個標本有可能延誤正常的下班時間。按我以前的想法,也是這樣的,但最近因為之前的那些水土不服事件,有些反斗,就說“別等了,公家的東西,家大業大。”嘴上這麼說,手上去不停歇地在找相關的標本,以其能湊足那幾個,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湊足立馬送了過去。

依從於內心的方向

節約,真的是骨子裡的,與錢多錢少無關,與公傢俬人也無關,節約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信仰,但現階段,曾經一度被大力提倡的節約正在被鄙視著,某次開會,主題是某個很小很小的物質的招標,招標方式很簡單,就是將價格寫在紙上,工作人員拿了信箴過來,很順手地將一紙裁成了三張,一旁的某位組織者見狀,說“啊呀,你這是幹嘛,一人一張發去就是了。”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耐煩和不屑(一時也想不起更貼切的詞,反正就是那個意思),那一刻想到的就是節約的被遺棄。

依從於內心的方向

雖然現在也還有提倡節約,但多半隻是停留在字面上,比如五水共治之一的節約用水,現實是那些每天的、不管天晴下雨、用於清洗和噴灑街道的水都是從消防栓中取的,取的時候卡口處不斷有水流趟出來。看著流經縣城的河道,很有疑問“為什麼不從河道里取水?”也曾經問過,但人家的回答是河道太遠了,可是明明有看到灑水車就在河邊的消防栓取水。

依從於內心的方向

書上說,很多事情都會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個階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個階段迴歸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覺得我正在迴歸到第三階段的路上。例子是因為水土不服而很不節約地用A4紙列印A5的內容,好像也正在迴歸。同樣地也由水土不服事件而起的決定“不管閒事,不多做一點點分外之事”的想法也在逐漸地淡去,這不前兩天聽同事說沒有A4紙了,又哼哧哼哧地去倉庫領了回來。

依從於內心的方向

依從於內心的方向,應該是節約的,是樂於助人的,然後內心也覺得這樣子是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的,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個階段有幾十年之長,大凡一個事物,時間長了就會顯示出它的弊端來,弊的力量類同於惡,遠遠大於利,它的無比之大的力量終於讓人進入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第二個階段,所有的原先都被顛覆,之前的一切都被否定,這個階段可長可短,具體到我自己,自認為還不算太長,也就兩三年吧,最極端的則更短,也就幾個月,現在正在迴歸到原本的山、水之中,引用一個熱詞,就是不忘初心,

依從於內心的方向

其實這一個過程的三個階段也可以是哲學裡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所以第三階段的山和水與第一階段的還是有所區別的,這區別是更好了還是更不好了,目前無法下結論,並且這樣的三個階段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還會有或大或小的反覆和波動,無論結果如何,且走且觀。

TAG: 節約看山看水階段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