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明珠的兒子,為何被康熙皇帝貶官?

作者簡介:

納蘭容若:清代著名詞人,生於1655年,卒於1685年,原名納蘭成德,因避太子保成名諱,故改名為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是清朝初年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說起納蘭容若,可能還有人納蘭容若比較陌生,但是提起一代權相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可能就很熟悉了,容若正是明珠的長子。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明珠的兒子,為何被康熙皇帝貶官?

容若年少時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並在音樂、繪畫、書法方面都有驕人的成績;又繼承滿族傳統,擅長騎射和武術。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後又升為一品,常伴康熙皇帝左右,年輕有為,是位不可多得的全才。出生在有權勢的家族,再加上自己過人的才能,容若的前途無可限量。他的出身讓許多人羨慕,他的才能讓許多人嫉妒。可是他自己呢?身處富貴之家卻嚮往平民布衣的生活,甚至有歸隱之心。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明珠的兒子,為何被康熙皇帝貶官?

但世事永遠難兩全,就算納蘭有歸隱之心,家族肯定不會成全他的心願,所以他只有把美好的願望放在心裡,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苦悶的生活。幸運的是上天還是眷戀他的,他二十歲時,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盧氏年方十八,溫婉端莊。婚後二人夫妻恩愛,情感甚篤,這樣美滿的婚姻生活,給容若苦悶的心靈帶去了些許的慰藉。只可惜好景不長,婚後第三年盧氏死於產後受寒。愛妻的離去,給容若精神上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從此他:“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情深義重的他,短短三年的感情,他卻用一生去懷念,並寫下大量的悼亡詞來祭奠他們之間的情意,讀來讓人傷心不已。這裡就以一首《青衫溼》為例: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明珠的兒子,為何被康熙皇帝貶官?

青衫溼

近來無限傷心事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燕初鶯。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痴數春星。

本詞解析:

從教:聽任,聽憑。

紅淚:指生離或死別時的眼淚。

“近來無限傷心事”,容若一開始就寫出了自己內心的傷感,最近很多傷心事,無處訴說,只能埋藏在心裡,我的知己只有你一人,而你早已離我而去,我的心裡話還能對誰說呢?這首詞抒發了容若對亡妻深切懷念的情感:近來我有很多心裡話,你不在了,不知道向誰訴說?一切聽憑安排,綠窗下的離別之淚,春天裡的鶯歌燕舞,我都領略過,如今都一去不復返了,負了我這片痴心。恍惚之間感覺到你來到我身邊,在燭光下默默地數著春夜裡的繁星。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明珠的兒子,為何被康熙皇帝貶官?

盧氏不僅是容若的妻子,更是他的紅顏知己,盧氏去世後,他所寫下許多悼亡詞,每首都是情感真摯,催人淚下,他真的是無法割捨對亡妻的一片痴情。他不想封建社會里的其它男性,見異思遷,朝秦暮楚,容若對女性的愛是十分真切的,一旦愛上,便是一生一世相守的。

容若自號楞伽山人,在佛教中,“楞伽”是一座山,據佛典故事中說,佛陀進入楞伽山講佛法,之後便有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即《楞伽經》,它帶來的是禪定的方法。在清朝十分流行,納蘭在妻子死後,無比悲傷,萬念俱灰的心情之下,總會將希望寄託在佛法上,也靠禪定法來分散傷痛,所以才會和《楞伽經》結下深厚的佛緣。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明珠的兒子,為何被康熙皇帝貶官?

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制度下,盧氏是幸運的,她愛的納蘭公子又剛好愛著她,並和她心意相通,死後又被他如此思念和不捨。但活著的納蘭,卻是痛苦的,他的傷痛和心事,無法訴說,只能說一句:“誰與話長更”,你的離去讓我痛苦的無以復加,你可知道?

容若的深情悼念,盧氏自然是無法知道,愛妻的早逝,註定了容若的靈魂在這個世界上孤獨無依。他也深知,再多的思念都無濟於事,換不回盧氏的隻字片語,生活還要繼續下去,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回憶從前,便忍不住淚如雨下。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明珠的兒子,為何被康熙皇帝貶官?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當時的感情,如今看來,真是無奈,早知會如此,當日便不會這麼用情,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痛苦吧!話雖如此,但容若斷不會放棄這一片痴心。思念讓他產生了幻覺:“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痴數春星”。感覺愛妻又回到他身邊,但仔細一看,卻只是孤燈冷風的星夜,哪裡有盧氏的影子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死者長已矣,活著的人卻要日日忍受念而不得的痛苦,尤其是像容若這般的痴情種,生命不止,思念不休吧!

TAG: 容若楞伽盧氏納蘭傷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