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為什麼要身著綠袍,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關羽死就死在這頂綠帽子上,這是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中暗藏的一個大機密。歷史真實中,並無關羽的衣裝描述,《三國志通俗演義》的藍本《三國志平話》,也沒有說關羽身著綠袍、頭戴綠帽。那麼,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為何就身著綠袍了呢?

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為什麼要身著綠袍,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關羽什麼時候身著綠袍的

關羽是第一則書“祭天地桃園結義”時出場的,此後,書中都沒有描述過關公穿什麼顏色的戰袍,是不是戴了一頂綠帽。直到“雲長策馬刺顏良”時,書中才交代了關雲長的戰袍顏色。

卻說張遼勸降了關羽,曹操十分愛惜於他。有一次,曹操贈送關羽一領戰袍,關羽便把它穿在裡頭,外面仍以舊袍罩罩著。曹操不解其意,關羽答道:

舊袍乃劉皇叔所賜,常穿上如見兄顏,豈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之舊賜乎?故穿於上

不久,袁紹遣大將顏良進攻曹操,程昱獻計以關羽去抵擋顏良。關羽來到白馬坡,於萬馬軍中取下了顏良首級。當時,關羽策動赤兔馬直衝到顏良陣前。顏良一見來將,正要問來將是誰,沒想到關羽馬快,一刀便將顏良砍下馬去。

關羽斬顏良被歷代吹噓,但羅貫中卻在書中交代了這樣一件事,說的是劉備在顏良出征時,委託他打聽關羽的下落。劉備如何能讓顏良認得關羽呢?劉備當時是這樣講的:

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

這是書中第一次提到關羽戰袍的顏色,就是綠錦戰袍。而且,這件戰袍是劉備送給他的。然而,書中卻沒有寫到關羽戴綠帽。關公頭頂上原本就沒有戴綠帽,那麼,原著中的關羽頭上帶的是什麼呢?“關雲長單刀赴會”這則書中,有這樣一句描寫“

船漸近岸,見雲長青巾綠袍,坐於船上

”。

因而,原著中,關羽頭上戴的是一條“青巾”。巾,是古代男子束髮的髮帶,不是帽子。關羽喜歡用青色的頭巾束髮,打仗時就有可能戴上頭盔了。

所以,關羽頭頂上的綠帽,就有可能是雜劇或者評書根據他的綠袍,想象出來的裝束了。

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為什麼要身著綠袍,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綠頭巾是否暗藏了關羽的身世

《水滸傳》中有一個細節,說的是鄆哥以借麥桴暗示潘金蓮偷漢子。武大郎回懟道,我又不養鵝鴨,如何有麥桴?此處,養鵝鴨就是老婆偷漢子的隱語。到了明朝的時候,“綠帽子”都沒有這樣的功能。所以,關羽戴綠帽,不是說的他老婆跟人做賊。

《萬曆野獲》中說:

按祖制,樂工俱戴青字巾,系紅綠反搭膊。常服則綠頭巾,以別於士庶

。到了這個時期,也只是“綠頭巾”,同樣是男子束髮的髮帶。但是,頭巾成了識別身份的標識,是樂工的一種特殊裝束。

樂工為何要以綠頭巾為標識呢?這個有可能出自朱元璋所定的“祖制”,朱洪武曾規定,娼妓家的男子要戴綠頭巾,不準行走在街道當中,要靠兩邊走。朱元璋的這個“祖制”,恐怕也是沿襲了《元典章》的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要裹青頭巾。

青,其實是黑色,不是綠色。所以,《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書,恐怕是在朱洪武之前就完成了。否則,即便是關羽沒戴綠帽子,那也涉嫌是娼妓家出來的男子。

問題是,關羽的形象成型於元代,戴青頭巾,也是娼妓家男子的標識。難道,羅貫中以此暗示了關羽的身世?

至於把綠帽子賦予老婆出軌的含義,則是清朝時期的事情了。最早的“綠帽子”出自李汝珍的《鏡花緣》,這部小說中描述了淫賊把婦女勾引到山廟之中,“良家婦女因此失身的不知凡幾。”於是,李汝珍警醒世人:但家長不能預為防範,預為開導,以致“綠頭巾”戴在頂上,亦由自取,歸咎何人?

關羽的形象早就定格,頭上的綠帽恐怕與《鏡花緣》中的“綠頭巾”無關。

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為什麼要身著綠袍,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關羽“青巾綠袍”大有寓意

《三國志通俗演義》並不像後來被修訂的《三國演義》那樣,特別明確地以劉備為正統,同時,也沒有特別維護漢室地位。這個寓意,也寄託在關羽的青巾綠袍之中。

無論是羅貫中的原著,還是毛綸、毛宗崗父子的修訂本,都是以一條大青蛇開篇。書中這樣寫道:“

建寧二年四月十五日,帝會群臣於溫德殿中。方欲升座,殿角狂風大作。見一條青蛇,從樑上飛下來,約二十餘丈長,蟠於椅上

”。

這條大青蛇照應的就是關羽。關雲長戴青頭巾,手持青龍偃月刀,都與青蛇有關。這是什麼意思呢?

青,是東方之色,東方為青龍之地。但是,那條大青蛇卻不是真龍。劉備讓關羽穿綠袍,原來說的是劉玄德就是這樣一條大青蛇。這個隱喻,又以曹操“煮酒論英雄”予以強化。曹操以青梅煮酒,招待劉備。喝酒之前,曹操與劉備同觀天上“龍掛”,說起了龍的事情。

青梅、龍,照應了那條盤在龍椅上的大青蛇,劉備不是真龍。劉備沒有做成真正的青龍,那就與關羽有關了。關羽不顧《隆中對》的戰略部署,提前發起問鼎中原之戰,導致蜀漢偏安一隅。後來,劉禪在蜀漢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的時候,追諡舊將,大有總結幾十年來蜀漢歷史的意味。這次劉禪給關羽的諡號是“壯繆侯”,關羽的錯誤實在是太大了。

此前,關羽一直以漢壽亭侯自居,這個官職是曹操奏表,漢獻帝封賞的。因而,關羽真正忠義的是正統漢室,劉備不過是那條大青蛇而已。

正因為此,關羽不顧劉備的戰略步驟,提前進攻中原,目的就是要恢復漢室江山。這層寓意,又與關羽的青巾綠袍有關。蜀漢就是尚青色。關公取長沙,得黃忠、魏延兩員大將,劉備與諸葛亮隨後進城,“正行之間,青旗倒卷,一鴉自北南飛,連叫三聲而止”。這是“青巾綠袍”傳來的好訊息呢?還是預言了蜀漢“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結局呢?

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為什麼要身著綠袍,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關羽的相貌裝束是漢室興衰的標識

《三國志通俗演義》的開篇,還寫到了劉邦斬白蛇起義的故事。白蛇,也可以叫做青蛇,青有蒼白的意思,蒼龍說的就是這樣的龍。但是,漢室衰微,“蒼天已死”,誰還能如漢高祖那樣,斬白蛇而定鼎天下,光復漢室呢?

劉邦得天下,以“火德王”為大漢國運。關羽面如重棗,騎火炭赤兔馬,暗喻的就是大漢國運。而“青巾綠袍”則是木的顏色,是東方之木。木能生火,關羽才是羅貫中筆下真正要匡扶漢室之人。

關羽沒能做到這一點,失荊州之後便身首異處。關雲長之死,也照應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失荊州應當是三國紛紛建立、蜀漢王朝衰亡的開端,歷史在這裡拐彎,大漢“火德王”滅亡。

後來的統治者看出了關羽的忠義,便不斷地給他加諡號。明朝以前,或者說是《三國志通俗演義》刊行之前,關羽的最高封號是“王”。萬曆二十四年(1613年),萬曆皇帝給關羽加諡號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從此,關羽成了關帝,武聖之名也是這個時候出籠的。清代以康熙所加的諡號為最高,關羽成了“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後來的清代君主,紛紛在這個諡號中加字,到了光緒五年(1879),關羽的封號定格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為什麼要身著綠袍,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頭戴綠帽、身穿綠袍的關羽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中最忠於正統,最忠於漢室的人。但是,無論是哪朝帝王,他們都逃不掉滅亡的命運。《三國志通俗演義》演的就是這樣的“義”。

TAG: 關羽綠袍青蛇劉備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