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爾表示“長輩別總和子女說不在意”:付出,其實需要智慧

在新一期的《屋簷之夏》裡,傅首爾表示:希望長輩別總和兒女說不在意。

只有表達需求,兒女們才知道父母需要什麼!

很贊同傅首爾的說法。

中國式父母幾乎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為了子女任勞任怨,付出一切。

好不容易有一天子女長大成人有出息後,可以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了,他們又不捨得讓子女付出。

子女問他們需要什麼,他們說什麼都不需要。

子女給他們生活費,他們也拒絕接受,恐怕給孩子們帶來負擔,到最後子女就以為他們真的不需要。

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其實不是,他們也想要子女的陪伴,也想要子女的關心,想讓子女給自己不定期地帶來一些驚喜。

但是內心的責任感又迫使他們告訴自己不能麻煩孩子。

所以這就導致了,每次子女問他們有什麼需求,他們會說什麼也不需要。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受到了我們這種文化的影響。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思想觀念。

那麼為什麼父母會和子女說不在意的話呢?

傅首爾表示“長輩別總和子女說不在意”:付出,其實需要智慧

01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我們從古至今都是這樣一種傳統文化。

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全部,把自己擁有的東西全都給孩子,尤其是老人。

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生活,時間一久,慢慢就會受到影響。

從而覺得作為父母就應該盡己所能地為孩子付出一切。

而且,她們一旦形成這種觀念之後。

隨著她們年齡的增長,哪怕別人再勸她,應該接受子女對自己的付出,她們也聽不進去。

因為這種疼愛子女的觀念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她們心裡,哪能說改變就能改變呢?

比如說我奶奶吧,我奶奶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女性,其實可以說是溺愛了。

因為她對我大伯和我爸比較溺愛。

小時候大伯和爸爸基本上都沒有幹過活,做飯這種有些難度的就更不用說了。

導致現在我爸還不會做飯,洗衣服也不怎麼幹淨,還形成了一種非常依賴我媽做家務的習慣。

這些不得不說和奶奶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與我媽也有一定的關係。

有時候,奶奶拿了退休工資,她還會給大伯和我爸,雖然大伯和我爸不會要她的錢。

或者買了些她喜歡吃的東西,她也會捨不得吃完,留一些給我爸,等他回來吃。

吃飯的時候,她也會把肉都給我爸和大伯,自己不吃。

每次我看到都會說:“奶奶你自己多吃一些啊。

我爸都已經長大了,你現在應該多為自己考慮了,不要再把他當成孩子看了。”

雖然奶奶當時嘴上答應得很好,但後來該怎麼樣她還是怎麼樣。

那時候我就明白,奶奶是聽不進別人的勸說的。

她生活了幾十年,這種觀念早已經根深蒂固,就像深長在土裡幾十年的竹子,你拔它是拔不掉的。

知道她習慣這樣,我們也就隨她了。

傅首爾表示“長輩別總和子女說不在意”:付出,其實需要智慧

02

怕給子女添麻煩

很多父母不願意和子女提要求,或者接受子女的好意,其實是害怕給子女添麻煩。

愛一個人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她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她做這件事之前,會先想一想,這樣做會不會讓對方不開心不舒服。

確定不會產生影響之後,她才會做,而父母就是這樣。

說到這個,我想起來去年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裡面有這樣一段劇情。

顧佳的爸爸退休之後決定去養老院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他沒有打算去女兒家養老。

顧佳好多次讓他去自己家裡住,可他就是不願意。

他說自己現在身體健康,還能照顧自己,沒必要麻煩她。

顧佳從小母親去世得早,是她爸爸一個人把她帶大的。

正因如此,讓她過早學會了獨立生活。

現在她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所以就想報答父親,讓父親和她一起生活。

但作為父親,不想給女兒添麻煩,他就

以住

養老院為由拒絕了。

顧佳的爸爸是真的不想和女兒生活在一起嗎?

並不是,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想見到子女的。

只是他知道,女兒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不應該去打擾女兒的生活。

雖然他和女兒是親人,但是還有女婿。

時間長了,保不準就會有摩擦,到那時,女兒夾在中間會很為難。

而且如果他過去,女兒既要照顧孩子老公,又要照顧他,會非常辛苦。

他不想看到女兒那麼累,既然不能幫助女兒分擔壓力,那就只能不給她添麻煩。

這個劇情其實就是反映了社會現實。

生活中有很多像顧佳父親這樣的父母,他們把孩子養大之後,選擇獨自生活,不去打擾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社會年輕人的壓力很大。

不僅有房貸車貸的壓力,還有孩子教育問題的壓力,他們身上負擔太重。

作為父母,既然不能為子女分擔壓力,那就只能避免給他們增加負擔。

所以說,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因為疼愛,所以他們會站在我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會先考慮我們幸不幸福。

只要我們幸福了,他們也就放心了。

傅首爾表示“長輩別總和子女說不在意”:付出,其實需要智慧

03

已經成為習慣

最後,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從孩子出生下來到十八歲成年,甚至不止十八年。

中國的父母與西方國家的父母不一樣,我們哪怕成年了,父母依然會照顧我們,不放心我們。

這樣一算,父母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都在照顧我們。

所以對於我們的愛和照顧,早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

我們可以看看周圍,哪怕有些人已經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

他們的父母還是不放心他們,依然有時候想去看看他們過得怎麼樣。

像我現在雖然還沒有結婚,但是已經工作掙錢了。

我媽有時候還會問我有沒有錢花。

其實,她們並不是離不開孩子,只是疼愛孩子已經成了她們的習慣。

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我覺得和父母苦口婆心地說是沒有太大用的。

哪怕你今天和她說:“媽,你有什麼需要就告訴我,不要怕麻煩我。”

他們大機率也是不會說的,因為他們的觀念已經形成了,是很難改變和扭轉的。

既然改變不了他們的想法,那麼作為子女,我們就平時多關心關心父母。

留意父母想要的東西,看看父母需要什麼,然後在無意中買了給他們。

或者放假休息了就回家多陪陪父母。

當然,這個世界上總有例外,有一心只為子女著想的父母。

那麼就有不疼愛子女,一心只為索取的父母,比如說樊勝美的父母。

當時看《歡樂頌》的時候,對於樊勝美父母的做法,我是很氣憤的。

我想不通樊勝美為什麼不脫離這樣的家庭呢?

後來才想明白,有時候她們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下生活久了,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

想擺脫也擺脫不了,甚至已經失去了想逃離的想法。

還有前段時間上海14歲女孩跳樓事件。

因為父母對她的期望過高,施加的壓力又太大,甚至做得不好還會遭到媽媽的惡語相向和毒打。

最終她忍受不了,從14樓一躍而下,留下了三頁紙的遺書,14歲的花季年齡就這樣消逝。

本來父母對孩子有期望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能力不夠,父母的期望又變得很偏執,那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像這樣的父母應該對子女怎麼做呢?

傅首爾表示“長輩別總和子女說不在意”:付出,其實需要智慧

首先,尊重子女。

很多父母總以為我們是他的孩子,就可以不顧對方的感受。

對孩子惡語相向,拳打腳踢,結果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差。

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有桿秤。

父母對她怎麼樣,以及對她的教育方式,會深深地影響著她。

如果父母不尊重子女,那麼子女不僅內心會受到傷害。

而且她以後也會用這種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們經常說,子女的表現其實更多的是父母的縮影。

其次,多與子女交流。

雖然子女和自己相差很多歲,但是父母依然有必要和他們交流,多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為什麼現在我們總會看到一些孩子跳樓自殺的新聞呢?

其實更多的是因為父母沒有與孩子進行內心的交流。

這個年齡段是孩子最需要關注的時候,他們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安慰。

所以,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同時和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想法,這樣也能避免彼此之間產生誤會。

最後,不要把子女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子女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就說明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作為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

更不應該透過孩子去獲得利益,讓孩子給自己掙面子。

而是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去和他們相處,和他們交流。

只有這樣,你們才能平等,他們才會對父母放下戒備。

當然,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子女的,他們會為子女考慮,避免給子女增加負擔。

那麼作為子女,我們也應該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他們只想多看看子女,讓子女多陪陪他們。

就像那句話說的,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的時候,還能有歇息和依靠的地方;

父母不在了,就只剩下迴歸的路途。

所以,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對於他們而言,其實也足夠了。

作者 | 南希 安徽大學翻譯碩士,透過人事部三級筆譯,深入兩性情感領域研究,擅長從情感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讓更多人覺知,變成更好的自己。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冷愛

TAG: 父母子女孩子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