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懂得慈悲真義者,說法不會有任何過失(80)

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法華經:懂得慈悲真義者,說法不會有任何過失(80)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

佛陀對文殊菩薩說:“在後末世佛法將要滅的時候,受持此法華經的行者,如果見到有人於在家出家人中生起大慈心,於非菩薩之人生起大悲心,就應當作如是念頭,有這種分別的人,就是大失之人。”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認為只有修行才能夠覺悟。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認為不修行就不能覺悟,這是不懂得慈悲真意,住在修行相上分別眾生。故而為大失。

慈者,茲心、此心、自心也。無論眾生修不修行,覺不覺悟,皆是自性的化現。就好比地球人無論能不能意識得到空氣,都必須依託空氣而有生命一樣。

悲者,非心也,相見是心。就好比見到了大地山川、草木人事,這都是相見,不是心見。緣修行相而見覺悟相,這是以相緣相的戲論。從三世看,一個人此生修行不修行,皆是因緣之使然。由於隔陰之迷,一個人此生沒有修行,沒有顯現覺悟相,不代表他過去世不曾覺悟,亦不代表他未來不會尋求覺悟。

如果說慈為眾生之真性,則悲就為眾生之實相。慈悲處性相如一,不可以割裂理解。

從一心三藏來看,慈為空如來藏,自性真覺中,沒有明上加明的虛妄。悲為不空如來藏,自性真塵中,不染一相。慈悲為空不空如來藏,自性真識中,沒有分別。此三藏三輪體空,共為一心,此心即為慈悲心,亦叫真心。

【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懂得了慈悲真心,就應當明白:“從真如自性(慈)而來的方便隨宜說法(悲),於聞、知、覺處明瞭無聞、無知、無覺的真性。於無分別無有動念,不會生問、生信、生解。其人雖然不問不信不解,當我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導之,就能令其住於此法之中。”

這段看起來很玄,細讀處卻不難理解。

看起來很玄,是對於住相者而言。住相者會很疑惑:“不聞不知不覺,怎麼知道佛法?不問不信不解,如何修行佛法?”他從住相的角度來理解這段話,故而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如果不住相,就能明白這段話的真意。

從不聞不知不覺看,“不聞”是指有聞覺而不住在聞覺上,就是真聞覺。“不知”是指知法而不住在法相上,則為真知塵。“不覺”是指有分別而不住在分別上,則為真覺識。

只有在聞而不聞,知而不知、覺而不覺中,才能夠於不住相處見到真正的慈悲。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而是聞而有聞,則如同佛在《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者,慈悲也。著相處,是見不到慈悲的。

對於眾生而言,由於往昔的業習,怎麼可能不聞不知不覺呢?故而當有聞有知有覺時,對於所聞之法,就要於無分別中不問無信不解。

所謂不問,有分別就會動念而生問,不動念者則不會有問。所謂不信,有執著就會生信,無執者則不會生信。所謂不解,有妄想就會生解,無妄想則不所謂生解。如此不問無信不解,就能得到佛力的加持,住在真正的佛法之中。

曾見過一位老太太,文化程度不高。聽說學佛好,每天聽經一小時,輪次播放印廣法師講的《楞嚴經》、《法華經》。她只是聽經而已,對於經義如何,似乎從來不問不信不解。但偶爾聽其談論佛理,樸實的話語中已經領悟很深,只是她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罷了。

唸佛成佛的法理就是這樣的。這種不問不信不解,其實是最大的信解。

在沒有分別、執著、妄想的“不問不信不解”處,才能見到佛光朗照。而任何的妄想、分別、執著都好比是拿了一把遮陽傘,自己擋住了佛光。

譬如有的人把佛分別成了天上的神仙,則這個神仙相就擋住了佛的真實相。這樣唸佛,頂多只能念出自己心中的那個神仙相,念不來真實的覺悟。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

佛陀接著說:“文殊師利,此菩薩摩訶薩在如來滅度後,有成就這第四法者,說法華經時不會有過失。常得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以及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一切眾生的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了聽法之故,亦常常隨侍在其左右。“

懂得上述慈悲真義者,就具足了無差別中不礙差別的道種智慧。他既能從自性本如處(慈)觀察一切法的化現(悲),又能將眾緣和合的一切法(悲)會相歸性到其自性本如處(慈)。故而他能因時因地的隨宜說法,不會有任何過失。

由於他常常供養一切眾生法華大法的緣故,故而也能感應到一切眾生的供養隨侍。這就是“應供”。自他不二中,供養眾生就是供養自己。

法華經:懂得慈悲真義者,說法不會有任何過失(80)

【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佛陀接著說:“若是在聚處部落、城市鄉邑、空閒林中,有人想要問難行者。諸天晝夜因為法華大法之故而衛護之,能夠令聽聞者都得到歡喜。為什麼呢?這部經是一切三世諸佛神力所護持的緣故。”

此處的聚落、城邑,可以譬喻為住大小有為相見的偏有者。而空閒林,可以譬喻為住無為空相的偏空者。

這些偏有或者偏空者,由於偏離了慈悲之中道了義,故而心中會產生種種疑惑而問難。說法者不必為此而擔心。一者有諸天的誓願,能令聽聞者得歡喜。二者是這部經本身就是三世諸佛所護持的經。而這個三世諸佛中,亦包括問難者自己。就算這個問難者過去、現在皆不覺悟,將來他總會覺悟的。作為未來佛,他未來必定會責無旁貸地護持此經。因為衛護受持《法華經》者,就是衛護他自己的本性。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文殊師利菩薩,這部《法華經》在無量國土中,乃至名字都不可得聞,何況能夠看見、並且受持讀誦呢?”

《法華經》是很難聞得的。如今地球70多億眾生中,真正聽到《法華經》名字的人,其實是非常稀少的。即使是學佛者,亦不一定都能有因緣遇到《法華經》,為什麼呢?佛陀接下來打譬喻說。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論

(為編審過關,輪寫為論,下同)

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其命,時轉論王起種種兵而往討罰。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惟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譬如強有力的轉論聖王,當他想要憑藉威勢降伏諸國的時候,如果諸小國王不願意順從他的號令,轉論聖王就會起種種兵,前往討罰他們。他見到在戰鬥中有功勞的兵眾,就會大歡喜,隨其功勞而給予賞賜,或是給田宅、聚落、城邑,或者給衣服、嚴身之具,或者給予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惟有其頂髻中的明珠不會給予他們,為什麼呢?因為獨有轉論聖王頂髻中有這樣一顆寶珠,如果隨便賜予,則眷屬們必然會大驚怪。”

就好比一個普通兵士有戰功,你賞他幾畝地,他可能很歡喜。但若給他象徵王權的頂髻寶珠,他可能自己就會先嚇暈過去,因為他的心量小,承受不起這樣的權勢。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如來亦是這樣。他以禪定智慧力得到了如是法國土,在一切法的頂相上,成為統領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之王。而深著於世間相見的魔王妄心起孽,不肯順伏於自性大道,想要解脫世間煩惱的如來賢聖諸將,就與之共戰。如來見到了其中有解脫世間煩惱的有功者,心中亦大歡喜。在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中為他們演說種種經典,令心開意解、充滿法喜。賜予他們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以及種種法財。又復賜予他們涅槃城,告訴他們入此城者能滅度一切世間煩惱。以種種方便法引導其心,令他們覺悟歡喜,卻不為他們說這個《法華經》。文殊師利,如同轉輪聖王見到兵眾中有大功勞者,心中甚是歡喜,以此久在其頂髻之中、從來不妄授予人的難信之珠,賜予給了他們。”

不說法華經,不是因為佛不想說,而是時機沒有成熟。就好比給普通士兵以國王的權勢一樣,他承受不了。

【文殊師利,如轉論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只有兵眾中有大功者,由於心量大,不排斥王權;威勢大,能夠服眾,才能接受轉論王頂髻的難信之珠,成為王者。”

文殊師利,如轉論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如來亦是這樣。作為三界中的大法王,如來以種種法教化一切眾生。見到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其中有大功勳者,滅掉了三毒煩惱而超出三界,破掉了諸魔相見之網。這時候,如來亦大歡喜,就授予他們《法華經》。此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如來先前之所以不說,是因為一切世間多有怨結纏繞,眾生很難相信,誹謗此經造成的後果很嚴重。如來現在說之,是因為有大功勳者已經破掉了諸魔之網,眾生能夠相信了,不會隨意謗法了。”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法華經》之所以難以遇到,並不是佛不講,而是與眾生的根性有關。只有破掉了諸魔相見之網的大功勳者,才能承載此《法華經》。對於那些沒有破掉相見魔網的人,你給他講《法華經》,就好比讓一個普通士兵當國王一樣,他承載不起。甚至會向前面故事中的那個貧子一樣,害怕得暈倒、逃掉。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如今能夠聽聞法華、信受法華的人,都是破掉了相見魔網的大功勳者,只有這樣的大功勳,才能感召到《法華經》。

有的人可能會想:“我也受持法華經,但我還是覺得自己有很多煩惱、害怕死亡啊,怎麼感覺不到我是大功勳者呢?”

這裡就有一個證境和悟境的問題。

悟境破魔網的大功勳者,在知見上明瞭五陰相、煩惱相、生死相皆是幻相者,但由於沒有證境或者證境低微,故而不得受用或受用很淺,心性上仍然可能會遭到魔擾,乃至產生恐懼。但是,由於具備了佛知佛見,這些恐懼只會更加堅定其破魔的決心。

當今時代,悟境破魔網其實並不難。量子力學的發展,讓人們明白世間的一切皆是幻相。但從悟到證,是一個破相見的超越過程。這是住於相見證明的科學,力所不逮的地方。

而證境破魔網的大功勳者,因為有證境,故而能得受用。證得一切智者,能在無差別中無礙差別的證境裡,自在遊行於十方法界,不受一切相的干擾。

法華經:懂得慈悲真義者,說法不會有任何過失(80)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佛陀繼續說:“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佛如來種種說法中的第一說法,在一切諸佛所說的經典中是最為甚深的經典,故而於末後才賜與眾生。就好比那強力轉輪聖王,久久守護著頂髻上的明珠,如今恰逢因緣才會給予有大功者一樣。文殊師利,此《法華經》為諸佛如來秘密之藏,位於一切經典的最上首,如來長夜守護這個經典,不妄自宣說。故而到了今日時機成熟的時候才和你們開演這個經典。”

《法華經》作為諸佛如來上慈下悲的第一說法,是無處不在的。當你能從所見的一切法相中見到其自性本來面目時,無論是悟見、還是證見,你都得到了法華精髓,成佛是遲早的事情。

《邊讀邊聊法華經》80

TAG: 法華如來文殊師眾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