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我跳繩了一段時間,感覺挺好的!”每一個聽我說完這句話的朋友都瞪大了眼睛。年初體檢,我身體檢查出了結節,醫生建議我保持情緒穩定、多做體育運動,周圍的朋友也一個勁兒地讓我和他們一起去健身房……我不怎麼愛運動,別人越勸說我越抗拒,因為在他們說服我之前,我已經預警了他們要說的內容,朋友們無功而返。

在心理學上,這叫做

“預警效應”

,它成立的條件是別人要說服的內容和自己的原始態度是相反的,說服效果自然不好。我們每個人行為的背後都有獨特的心理因素,這些心理因素有的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有的則讓我們裹步不前。那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更好地瞭解自己,讓自己獲得成長呢?

《什麼心理》

也許能為我們提供一點啟示。

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任何一頁都有讓人慾罷不能的社會心理學知識”

。這一句話印在了《什麼心理》的封面,作者陳曉從事心理學科研、教學與諮詢培訓

10

餘年,是武志紅“看見心理”平臺上“人人都用得上的心理學”主理人。在書中,作者結合有趣的案例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一個個社會心理學知識:什麼是自我、如何對我們的行為進行歸因、什麼樣的行為是認知失調、外表吸引力法則真的存在嗎……

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那我們又該如何用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來改變我們的思維與認知,找到阻礙成長的原因,破解成長困境呢?

1、自我妨礙限制了我們的成長

有些很優秀的人,在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場合或考試中,

如中考、會考、高考、大型知識競賽等,

會在上場前先給別人打預防針,告訴

老師和

家裡人

我昨天沒睡好

早上剛鬧肚子

我忘記戴手錶,

一會怕是

把控不好時間

”……

這些話語一方面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但更多的可能是

出於

自我妨礙”

這個術語最早由心理學家史蒂文

·

貝格拉斯(

Steven Berglas

)和愛德華

·

瓊斯(

Edward Jones

)提出,用來描述個體為了迴避或降低由不佳表現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採取的能增加將失敗原因外化機會的行動和選擇。簡而言之,當你預期未來在某件事情上可能會失敗時,你可能會提前準備好藉口或者行動來解釋這種可能的失敗。

優秀者害怕自己在重要任務裡表現不好甚至失敗,導致他人給予

自己

消極

評價,而自己也因為任務無法達成而產生濃烈挫敗感,進而嚴重影響自我評價和對自我價值感的判斷

,於是,給自己找了種種解釋失敗的理由。

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現實生活中,

“自我妨礙”存在每一個個體身上。當我們預測自己行為將出現負面後果時,我們會在開始前就給自己找好了藉口,此時,我們相當於“畫地為牢”,連積極爭取成功的理由都沒有,失敗了也無所謂,這種情況下哪裡還能有“衝鋒陷陣”的勇氣呢?

要破解自我妨礙需要我們對自己有足夠多的正面評價、能充分肯定自我價值、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2、正確歸因是突破困境的第一步

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各種社交軟體上表現沮喪情緒、表達悲觀事件、發洩消極情緒的現象似乎越來越多,有時候我們也忍不住問一句:

這世界是怎麼了?怎麼大家都好像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

不是沒有值得開心的事,也不是世界出現了問題,而是所有開心的事件、值得紀念的瞬間我們很少去追溯原因,我們很少真的對正能量事件的發生展開溯源。反而是考試不及格了、專案進展慢了、和伴侶吵架了、孩子不好管教了

……

這些與我們預想不一致的失控事件更調動我們的神經

,在《什麼心理》中,作者這麼解釋歸因的原因:

第一,這些事情出乎你的意料;第二,這些事情讓你感到不爽。也就是說,人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會對每件事情進行歸因,只有在意外發生或某件事情讓人們感到不滿,或兩者兼有時,人們才會進行歸因。

那怎麼歸因才能更有利於我們成長呢?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

·

韋納將我們個人對行為成敗的分析歸為六因素三維度,六因素包括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以及外部環境;三維度指穩定性(穩定

/

不穩定)、因素來源(內在

/

外在)、可控制性(可控制

/

不可控制)。其中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是

“努力程度”——它是唯一一個可被人為控制的因素

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努力的可被控制意味著當我們付出足夠多的努力時,我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也就是說,當我們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為不夠努力時,我們能獲得相對積極的反饋:只要我下次努力一點,我就能成功。

子考試考砸了,

我們引導孩子: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是孩子可以靠自己力量努力的方向。對於大人來說也是如此:我們不能將成功寄託於飄忽不定的外部原因和不可控因素,那是我們無法靠個人力量控制的

——如果長期將失敗歸於不可控因素,我們只會變成一個怨天尤人、無所事事地等待幸運之神眷顧的人。

我們找到失敗背後的原因,

是為了

規避下一次可能出現的挫敗感,增強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從而達成對世界前後一致的理解

,而這其中,努力就是最積極的歸因。正確的歸因既是保持內心平衡的方法

,也是我們

突破自我成長困境的第一步。

3、強烈的信念感是成長路上的手腳架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不是一句雞湯。

期望能考上事業編制的同學最終考到了理想的崗位;希望能在

30

歲前買下人生第一套房的朋友在

29

歲那年實現目標;想在

5

年裡走過祖國

30

個城市的姐姐真的在第

5

年的時候做到了

……

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當我們給予願望的信念足夠強大的時候,我們就能實現它,在心理學上,這叫做

“羅森塔爾效應”

,也被叫做另外一個我們更常聽到的名字:皮格馬利翁效應。

陳曉在書中說:

“在接觸他人之前先對此人有一個預期。注意,這個預期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比如你聽別人說某人很害羞或某人是某個星座的。然後,你對這個人的預期就會影響你隨後對待這個人的行為,把他塑造成你當初預期的那樣。”

叫做自證式預言。

羅森塔爾認為,自證式預言具有塑造作用:我們期望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當對方表現出我們期望的樣子時,我們就會給予積極的反饋、有效的激勵,對方收到反饋後,就會愈加往我們期望的樣子塑造自己的行為。

在教學上,當老師認為學生是聰明的、能取得優秀成績的時,學生慢慢地就會越來越優秀;生活裡,我們堅信另一半是有責任心的、是個貼心的人時,另一半也會慢慢變得越來越有責任感、能體察他人情緒;但當我們認為自己在事業上已經進無可進,只剩下辭職一途時,我們的職業倦怠感會越來越重,到最後還是選擇離職

……

羅森塔爾效應啟發我們,當我們對生活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時,我們也會發現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可是當我們用苛刻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時,我們內心的不滿只會越積越多。

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對於個人來說,善用羅森塔爾效應,它就能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手腳架:我們期望自己是什麼樣自己的,就按照自己期望的那樣讓自己在這個手腳架上不斷攀爬,每到一個節點,就給予自己積極反饋,為自己增加動力,如此迴圈往復,我們也能

做到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成長?從《什麼心理》中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從行為到原因,從原因到認知,陳曉的《什麼心理》給予我們突破成長困境的啟發:成長道路上,我們難免迷茫,有時候也會出現自己都覺困惑的行為,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釐清原因裡蘊含的心理因素,給自己積極向上的反饋,增加自己的效能感,我們總能步履不停。

TAG: 我們自己歸因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