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眾所周知,古代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暗藏殺機,特別是高手之間過招,一步錯,就可能萬劫不復。

同治九年七月廿六日(1870年8月22日),上午,新上任的兩江總督(相當於兩省省長)馬新貽在校場閱兵完畢後,在督府側門遇刺,次日便一命嗚呼,而當街刺殺他的人,不但在得手後沒逃走,反而在原地大喊:“刺客是我張汶祥!”等著官兵們來捉他。

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要知道,這張汶祥所殺的,可是慈禧的心腹大臣,很快,張汶祥被捕,馬新貽遇刺的訊息也震驚朝野,慈禧大怒,當即便讓曾國藩前往浙江,親自審查此案,與此同時還讓刑部尚書等大臣協助曾國藩。

那麼這個張汶祥究竟是誰?為何敢單槍匹馬刺殺總督?而且堂堂總督身邊盡是護衛,怎麼就讓張汶祥得手了?而且得手後還不跑、不反抗,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別急,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張汶祥和馬新貽之間的關係,以及當時的大背景。

馬新貽上任前,正值湘軍打敗太平天國,而這湘軍的核心領導人,是曾國藩、曾國荃兩兄弟,當年曾家的勢力,比慈禧一派還要強,慈禧自然看出了這點,為了限制曾國藩的發展,慈禧硬是將他從兩江總督調到了直隸總督,接著便想方設法裁撤湘軍,而代替曾國藩兩江總督位置的,正是慈禧的心腹馬新貽。

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這馬新貽本是文官出身,不懂軍務,但勝在做事特別“精明”,這也是為何慈禧會讓他來擔任兩江總督的直接原因,據悉,在上任前,慈禧曾先後10餘次召見馬新貽。

而這刺殺馬新貽的張汶祥,其實也早就認識馬新貽,張汶祥曾是捻軍,而馬新貽曾奉命圍剿捻軍,結果被捻軍俘虜了,為了活命,馬新貽答應日後會收編捻軍,張汶祥便決定和他“演一齣戲”,捻軍佯裝被馬新貽擊敗,馬新貽則因此立了大功,獲得慈禧賞識。

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卻不料這馬新貽得了好處後,立馬翻臉不認人,不但將捻軍眾人殺掉,還霸佔了兄弟妻妾,張汶祥在兄弟們的掩護下僥倖逃脫,他和馬新貽的仇,就此結下,這便是為何他後來會刺殺馬新貽的直接原因。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覺得,那麼張汶祥刺殺馬新貽情有可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誠如上文中所言,這馬新貽可是兩江總督,身邊絕對不乏護衛,而且據記載馬新貽當時是騎馬前行的,張汶祥並非絕世高手,這種情況下,他是如何獨自刺殺馬新貽,並且成功了?要說此事背後沒有曾國藩兄弟和湘軍的參與,慈禧是打死都不信的。

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別說這慈禧不信,就連其他文武百官、老百姓都不信,於是乎無數文人將此事寫成了小說、野史,分析“張汶祥刺馬案”,鬧得沸沸揚揚。

而慈禧也收到線報,確認此事和曾氏兄弟脫不了關係,可礙於當時的局勢,慈禧根本不能拿他們怎麼樣,慈禧也不可能為了個小小的馬新貽,甘冒激變地方勢力、動搖大清江山的風險,權衡利弊後,慈禧乾脆將此事全權交託於曾國藩,看他會如何處理。

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聰慧如曾國藩,自然有辦法“完美”解決此事,最後曾國藩以“張汶祥和馬新貽有私仇”為由,將張汶祥凌遲處死,也許是為了“安慰”慈禧,曾國藩還命人將張汶祥的心、肝掏出,放在馬新貽的靈柩前致祭,並讓馬新貽入祀“賢良祠”。

清末官場如戰場,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暗藏殺機,一步錯就萬劫不復

自此以後,曾氏兄弟手握重權,佔據半壁江山,無人可撼動他們的地位,而這“刺馬案”的真相,自然也無人關心了。

參考資料:《南行日記》《清稗類鈔》

TAG: 張汶祥馬新慈禧曾國藩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