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佛教對於死亡這件事,必須要早早考慮,否則難以獲利

馮達庵大阿闍梨曾言:諸法出興,不離因緣;緣聚則起,緣散則滅;此佛法正義也。人之生也,以神識附於和合適宜之四大而成。識與四大,有一事不能支援,便失和合均勢,而呈緣散之象;是謂死亡。

佛教認為生死是兩件大事,因此佛教從來不避諱死亡的問題,並且還指導人們如何面對死亡,以及如何能在來生去一個更好的新環境。

印光大師也曾直言:對於死亡這件事,必須要早早考慮。言下之意也是讓人們儘早直面死亡,否則難以獲利。

【南懷瑾老師】佛教對於死亡這件事,必須要早早考慮,否則難以獲利

很多人都有疑問,家人已經按照佛教中講的方法念佛,修行了,臨終時,作為親屬如何能分辨親人投生到何地呢?

2016年,揚州的一位老居士因患膀胱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她只能臥床休息。後來,老居士的同修好友,送給了老居士一臺“小錦盒”播經機。

老居士整日躺在床上,雖身體疼痛,但意識清醒,聽了播經機傳出的有聲佛經後心中很歡喜,躺在床上一遍一遍的聽聞佛法,還抽空自己唸誦佛號。

2016年10月份,老居士在佛號、有聲經典中離世。隨即出現了令當時在場的人震驚的畫面:老人在去世24小時後,面色復白。家人為其更衣時,發現老人身體柔軟,還可以盤起雙腿。

當時,有在場的老居士說,出現了這些瑞相,她肯定不會落三惡道。

【南懷瑾老師】佛教對於死亡這件事,必須要早早考慮,否則難以獲利

的確,已故之人身體柔軟、面色栩栩入生, 除了身體以及面色的狀態,佛教臨命終時顯現瑞相,還可能包括奇香瀰漫、天樂鳴空、出現奇光,佛菩薩現形,雷電交作,乃至出現舍利子,我們要知道,出現這些瑞相,只能說亡者去了一個比較好的去處,並不能代表往生到了極樂淨土。

聖嚴法師曾說,原則上來說,瑞相不是壞事,它能夠鼓勵眾人去惡向善,但並不代表有瑞相就得到解脫。

如何能證明臨終人往生淨土,還是要以《觀無量壽佛經》中的九品往生的經證為依據。下面這段經典,請您耐心聽。

綜合而論,上品往生者,依次有西方三聖變化無數化佛執持金剛臺、紫金臺、金蓮華來迎接行者。中品往生者,阿彌陀佛率領諸淨土比丘,身放金色光明,手持蓮花臺或七寶蓮華等來迎接行者。下品往生者,阿彌陀佛應其根器,變化化佛、化菩薩等手執寶蓮華或金蓮華來迎接行者。

除此之外,還有淨土經典中曾說,如果唸佛人臨終時,夢見阿彌陀佛來相接,也往生淨土的經證。

【南懷瑾老師】佛教對於死亡這件事,必須要早早考慮,否則難以獲利

比如,唐朝的懷玉大師,在臨終前數日,便看見金色光明的西方三聖相,遍滿虛空中現相接引。大師當即預知三日後就要往生淨土。三日一到,異光滿室,香氣盈空,聖眾遍滿。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手持金剛臺前來迎接。

又如宋朝的思照大師,臨終之前,夢見阿彌陀佛丈六金身,即自知往生將至,於是請七位僧人助念,趺坐唸佛而化。

往生淨土的人,心識能見佛來迎,本性迴歸到清淨妙明,所以,才能轉變臨終時痛苦的狀態,因此才會出現體散香味、身體柔軟等瑞相。

所以,臨命終時出現了《觀無量壽佛經》中佛所講述的九品往生之一的情況,即可證明為得大解脫,而如果是僅僅出現了某種瑞相,可能是解脫了,但多半不是,最有可能的就是得生人天了。

TAG: 往生淨土瑞相居士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