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帥:為崑曲注入青春的力量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俐 劉平

在2022北京文化論壇上,北方崑曲劇院85後演員邵天帥是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今年是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21年,也是我從藝的第21年。”在接受採訪時,邵天帥堅定地說,“崑曲是我一輩子要堅持奮鬥的事業,希望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能為它注入青春的力量。”

邵天帥:為崑曲注入青春的力量

邵天帥從小是學民族舞的,對崑曲其實很陌生。“我在瀋陽藝校學習期間遇到一位老師,他說我有一種蘭花的氣質,很適合唱崑曲。”在老師的影響下,15歲的邵天帥在2001年參加了北方崑曲劇院學員班的招生考試。“我是5月3日拿到的錄取通知,5月18日,崑曲被列入世界非遺,所以我們這一屆學員是被崑曲眷顧的。”

不過,真正開始學習崑曲,對邵天帥來說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剛開始確實摸不著崑曲的魂,特別是唱腔,練了很多遍還是記不住,就會很著急,為此還哭過鼻子。”在老師和父母的鼓勵下,堅持了一兩年之後,她開始逐漸找到了崑曲的神韻。“特別是站在舞臺上,觀眾的掌聲讓我既享受又深受激勵。”經過刻苦學習,23歲的邵天帥就主演了大戲《牡丹亭》,開始在崑曲舞臺上綻放光彩。

“現在我們北昆演員的平均年齡是35歲,是一支朝氣蓬勃的青年隊伍,也可以說是崑曲界的一支生力軍。我們除了要繼承好老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也要呈現好當代的中國故事。” 2016年起,邵天帥發起了“觀其復”系列崑曲劇目創排,六年來複原了元雜劇及明清傳奇《憐香伴》《玉簪記》《牆頭馬上》《望江亭中秋切鱠》《金雀記》等劇目,透過對崑曲史料的挖掘、復原和呈現,把原汁原味的復古風格崑曲藝術呈現給當下的觀眾。

邵天帥:為崑曲注入青春的力量

北方崑曲劇院是長江以北唯一一家崑曲劇院,北京的千年文脈為崑曲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養分。“在北京題材方面,我們創排了《榮寶齋》《林徽因》《曹雪芹》等劇目;同時,北京給了我們更大的舞臺,在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家園》等大型演出上,都有北昆的身影。”她也期待,透過北京文化論壇的平臺,古老的崑曲藝術能得到更好的推廣和傳播。

邵天帥還透露,備受戲迷關注的北昆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正在建設之中,未來將擁有一大四小共五個劇場,以及一個崑曲博物館。“藝術中心的建設,不但給我們自身帶來更好的滋養,讓我們的演出機會和平臺越來越多,還能夠為我們提供國際交流的平臺,作為崑曲人,我們很自豪。”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邵天帥也親身感受著北京的文化之美。“我們的藍天白雲越來越多了,市民的人文素養也在不斷提高。在這些變化中,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還是一個謳歌者。”她欣喜地看到,北京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以來,各類優秀劇目和高水準的文藝團體在北京的舞臺上輪番亮相,這樣的文化資源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生活中,她經常帶著女兒看畫展、聽交響樂,甚至用崑曲的韻白去教孩子背誦古詩,希望從小在孩子心中種下文化的種子。“北京深厚的文化積澱,就是培育種子的土壤。”

TAG: 崑曲邵天帥北京北方崑曲劇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