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古鎮論碼頭

馬頭古鎮論碼頭

沂河航道。沂河在此地有一處接近直角的轉彎,河道水面開闊、水流平緩,便於商船停靠。

馬頭古鎮論碼頭

郯城縣在明清航運碼頭舊址建設的馬頭古鎮

1月20日,驅車駛進臨沂市郯城縣馬頭古鎮,兩側的仿古建築群與車輪下的石板路將思緒一下子拉回了幾百年前。由於沂河在此地有一處接近直角的轉彎,因此此地河道水面開闊、水流平緩,便於商船停靠。明清時期,這裡逐漸發展成一處內河航運重鎮,商賈往來,轉運貨物,連線南北商業。

馬頭古鎮中建有一座郯馬民俗文化館,館長秦運田是位研究馬頭鎮歷史文化的專家。據他介紹,“馬頭”二字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資治通鑑》“唐長慶二年”的記載中就出現過“馬頭”。元代的記載中,對“馬頭”二字有這樣的解釋:“附河岸築土植木夾之至水次,以便兵馬入船,謂之馬頭。”可見,馬頭就是江河沿岸供停船時裝卸貨物和乘客上下的建築物。

2018年,郯城縣文廣新局編著了四卷本《郯文化叢書》,其中有《郯文擷英》一書,“擷”取“採擷”“採集”之意,編者透過大量的蒐集考證,在書中收錄了自周朝《詩經》而始,一直到清末民初期間,歷代文人在詩詞、賦文中對郯城縣的描述。翻閱這本詩詞集,仍能從字裡行間窺見這個古代航運重鎮的面貌。

航運重鎮商賈往來

沂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中最大的河流,水上交通古已有之。而郯城馬頭鎮作為沂河中游最大的航運碼頭,商船可以直入運河,上至京衛,下抵蘇杭,各類南北方的物資商品,隨船隊商人流入馬頭鎮。一時間,千帆競發,商賈雲集,南腔北調,景象繁華。明清兩代,是此地航運最興盛時期。據當地史料記載,即使到了1930年前後,此地尚有木船百餘艘,噸位800多個,船民300多人,腳伕(即碼頭上的裝卸工)近百人。在陸路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大宗貨物的運輸主要依靠水路,每到春秋兩季,水道繁忙興旺。順流南下之舟滿載域內所產糧食、板栗、油料、生薑等農副產品,銷往寧、滬、蘇、杭等地,北來返回時,又運進縣內所需之布匹、煤油、食糖、百貨等。

因此,清代統治者歷次南巡,都繞不開馬頭鎮。

1689年,清朝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時,就曾路過此地,還留下了三首詩作與一副對聯。在《經邳徐界上》一詩中,他寫道“經過懷十載,戶口幾新增”。這位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封建帝國統治者,在面對人口密集的河港時,心中掛念的自然是人口與經濟的發展,也可以讓今人從另一個側面感受到康熙皇帝的勤政盛名。在《閱河堤作》一詩中,他又提到了對河道整治工程的關心:“何年樂稼穡,此日是疏通”。為了鼓勵當地發展農業生產,康熙皇帝還專門為當地特產姜湖貢米題了一副對聯:“古郯民風樸,姜湖貢米香”。

又過了幾十年,康熙皇帝的孫子乾隆皇帝南巡時,也在馬頭鎮留下了詩文。在《過紅花埠》一詩中,描寫了此地春暖花開的美景:“東風浪湧桃初紅,人在江山圖畫中”。紅花埠距離馬頭鎮不遠,是沂河東邊沭河的一處航運中心,規模較馬頭鎮較小。乾隆年代“明星官員”紀曉嵐的詩詞中,也有關於此地的描寫,他所作的《紅花埠》一詩中有“淮黃留息壤,南北劃鴻溝”。

在封建帝國中,農業生產關係著社會安定。與其祖輩相仿,乾隆皇帝也對此地的水利建設著墨不少。在《六塘河迭舊作韻》一詩中,他寫下了“治水無奇術,要當使歸海”和“力田免水患,民自以不怠”。

商貿的繁榮使各地茗茶匯聚馬頭,使茶文化在當地根深蒂固。秦運田告訴記者,他從郯城縣當地史料考證得知,馬頭鎮人喜好喝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長流不息的沂河水在途經數百里流淌之後,將泥沙沉澱於河床,清冽甘甜,沂河水泡出的茶,清香撲鼻,口感獨特。鼎盛時期,馬頭茶樓30餘家。“一個大風箱子,幾把大錫壺,幾口大瓷缸,一家茶樓的傢什就夠了。”秦運田告訴記者,當時的茶樓一是居民喝水,二是商號、客商用水及時。這裡還有專為碼頭來往客商和腳行人開設的茶攤,累了渴了,來一碗沂河水泡的茶,精神煥發。

明清時,往來商賈為方便在此經商,還在此興建了八大會館。其中,杭州會館是浙商在馬頭的重要活動場所。江浙一帶是富庶的魚米之鄉,明清時期,水運發達、商業繁榮、手工業也很興盛,浙商更是走南闖北、吃苦耐勞、經商有道。馬頭興盛之時,眾多浙商紛至沓來,江浙商幫沿水路北上來到馬頭,開設商號,興建商會,不僅帶來了蘇杭地區的絲綢錦緞等南方特產,也帶來了先進的經商理念,成為馬頭工商業的中堅力量之一,為馬頭商貿的繁榮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商貿交流也帶來了文化交流。馬頭清真寺始建於明永樂三年郯城馬頭鎮清真寺街地區,是郯城的清真古寺之一。馬頭清真寺佔地總面積13畝,建築面積870平方米,混合了中國宮殿式建築和伊斯蘭教民族建築兩種各具特色的風格。馬頭清真寺是蘇北魯南目前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一所民族寺院。

《郯文擷英》中甚至專門收錄了一首關於馬頭清真寺的詩文:“認真主無影無形,憑萬物作證。參造化非高非遠,唯一禮存心。”

此詩為清代所作,作者已無法考證。但可以想象,在明清時代,不同的宗教文化與地域文化在馬頭和諧共生,為當地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馬頭鎮的飲食文化如同當地的經濟發展,從唐代至今興盛不衰,並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成為鎮域經濟的特色產業。從歷史延續至今,久負盛名的有田家的吊爐烤牌、汪家的餛飩、唐家的高樁饅頭、趙家的挎包火燒、梁家的粽子、王家的燒雞,加之當地回族群眾居多,獨具風味的牛肉糝、羊肉串、麻油饊子、清真糕點等,都名揚十里八鄉。

沂水春帆一時盛景

“沂水帆開菰案曉,白溪波湧桂輪秋”是清朝康乾年代的馬頭鎮民間詩人許松皊在《郯城遊興》中對馬頭鎮的描寫。“沂水帆開”還原了古時馬頭鎮作為沂河水道上的航運重鎮,此地各式帆船往來不歇的景象。而其中提到的“菰”,是一種生在淺水裡的草本植物,這種植物的嫩莖,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茭白。

在這首《郯城遊興》中,也不乏一些大開大合、氣韻悠遠的句子:“霞明海北三千里,梅冠江南十四州”。據《郯文擷英》編者考證,許松皊家境貧寒,以賣河水為生。這樣一位當時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文人,提筆撰文之時,卻能將思緒飄然貫通南北,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在明清時期,馬頭鎮作為一個商業重鎮連線南北貿易的重要地位。各地商人群集於此,讓當地人對遙遠土地的人情風物有所瞭解。

據考證,許松皊在當地文人圈中,以才思敏捷而著稱,他所作詩文,“指物為喻,嬉笑怒罵,皆成佳作。”至今,馬頭鎮還流傳著許松皊的詩作二十餘首,深受廣大勞動人民喜愛。

在這些詩作中,有一系列描寫清代郯城著名景觀的《郯城八景》最為當地人稱道,還被選入乾隆年間編纂的《郯城縣誌》。在郯馬民俗文化館的第一處展廳裡,就展示著八幅今人所作的水墨畫,畫幅一角的小詩,正是《郯城八景》中的一首《沂水春帆》。據秦運田介紹,這首小詩中的“沂水春帆位縣城,西荲馬頭鎮北水”一句,是歷代詩詞中第一次用“沂水春帆”這個詞來形容沂河開春時,河面解凍商賈往來的景象,也成為歷代馬頭鎮文人描述此地商業文化時最常用的字眼。

在《郯文擷英》中,不僅收錄了許松皊的不少典雅詩文,六首淺顯易懂的打油詩,也無形中拉近了這位幾百年前的詩人與今人的距離。

“石頭礓擦滑溜溜,上上下下度春秋。北風吹掉破氈帽,凍壞寒郎許大頭。”商業繁盛處,不僅有一擲千金的富商巨賈和羽扇綸巾的才子佳人,還有大量的販夫走卒。這些最廣大的勞動人民也許因為文化水平不高,無法領悟許松皊在《郯城遊興》這樣的詩文中抒發的“仙洞雲迷休悵望,柳鶯一囀破春愁”的感懷,但看到“北風吹掉破氈帽”這樣近似白話的詩文時,一定會心下莞爾。再次挑起貨物往來於馬頭鎮的商鋪之間時,面對凜冽寒風,也許口中就會念念有詞,用許松皊戲謔的打油詩自嘲。

郯馬民俗文化館內頗有些寬敞,數九寒天遊人稀少,因此秦運田當天並沒有開啟館內的空調。記者與秦運田對坐論詩,時間久了凍得不停跺腳。此時,再翻一頁《郯文擷英》,看到許松皊描寫禦寒之難的一首打油詩,不禁令人十分共情:“北風吹得柴門開,披衣下床顫徘徊。一夜無從分勝負,日出東方救星來。”

在秦運田看來,許松皊的語言詼諧幽默,淳樸自然,善於用樸實、清淡的外表來傳達豐富的內涵,表現手法簡潔明快,虛實結合;諷刺委婉而含蓄,調侃則妙語橫生。

至今,許松皊的後人還居住在馬頭鎮附近,許家的不少軼事也被當地人交口相傳。民國時,曾有商人聽說了許松皊所作《郯城八景》的盛名,希望出價50塊大洋將詩作的原本買斷,但被許家人嚴詞拒絕。

在歷代文人行至馬頭時留下的詩作中,“帆”這個詞出現的頻率頗高。

清代李以寧在途經馬頭南下時,留下了“沂水千帆集,河流兩岸寬。湯湯東逝水,聞已障狂瀾。”

清代張寶信的多首詩詞中,可以得見“丹楓白草霧氛希,一片行旌出海沂”這樣的詩句,描寫了他在晨霧中隨船隊溯河道前行的景象,亦有“清帆一路好風光,龍馬精神老更強”這樣字裡行間輕鬆寫意的詩句。

2013年,郯城縣開始在馬頭鎮的河港故地建設馬頭古鎮專案,依託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一河、一湖、一古鎮”的多功能旅遊景區。如今,這個曾興盛幾百年的沂河航道上的老碼頭,開始煥發新生。

●來源:大眾日報

TAG: 馬頭鎮馬頭許松沂河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