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蔞語”到底是哪種方言

中國地廣人眾。古時候,山水相隔,交通不便,各個地理單元的人們便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交流溝通語言。這些各個地方的語言便是方言。

宋代時,人們稱廣西一地的方言為“蔞語”,說稱官員為“溝主”,母親叫“米囊”,外祖母為“低”,僕人是“齋捽”,吃飯叫“報崖”。

今天的廣西少數民族主要有壯語、勉語、布努語、拉珈語、苗語、侗語等;其中,漢語方言有粵語(俗稱白話)、西南官話(俗稱桂柳話)、客家語(俗稱分為涯話、新民話、麼個話等)、平話、桂北湘方言、閩語等共6種。

宋代“蔞語”到底是哪種方言

忽略掉字形,讀音,看半天也沒找出一個現在的廣西方言叫“蔞”話的。有人知道這個“蔞”話是哪種少民語言或漢語方言嗎?

有人說“蔞”話可能是今天的壯語和粵語的前身,自明代才分支為壯語和粵語;又有人說“蔞”話可能是客家話。但這些只是一家之言,尚不足為證。

這是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風土門》裡的記述。周去非說,宋時廣西一帶的城市居民,交流語言比較平易,就是好懂。這麼說來“蔞”話是粵語或客家語,好像不對;因為北宋時的首都是洛陽,官方話應該是河南話。 有人說“鄉音是處不同,惟京師,天朝得其正”,陸游說“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南宋時的首都是杭州,那麼官方話應該是浙江話。這兩種方言與客家話或粵語差距都較大,不可能平易好懂。不過宋時的洛陽和杭州話跟現今的河南話和浙江話到底是不是一樣,就不好說了,有待方家確證。

“蔞”話比當時的福建、湖南話都好懂。這種方言裡的某些話的意義,比中原地區的方言都生動形象,更有古意,更為貼切。

宋代“蔞語”到底是哪種方言

他們稱早晨為“朝時”;晚上為“晡時”;盛飯的竹哭叫“簞”;裝水的瓦罐叫“罌”;兩人交好叫“契交”;稱呼自己的謙稱是“寒賤”;對年長自己的人叫“老兄”;叫比自己年輕的人為“老弟”;年紀大的人叫比自己年紀小的為“老侄”,叫年紀比自己小得多的人為“孫”;如果不是很熟悉的小孩,就泛稱為“細子”。

“蔞”話還有許多很有意思的說法,今天看來也頗有古意。比如,懶人叫做“不事產業”;這個人記仇就是“彼期待我”;勞動辛苦,手臂無力是“指窮”;家境貧困叫做“力匱”;謙讓別人走在自己前面叫做“行(hang)前”;水往下流叫做“水尾殺”;把船繫好停泊叫“埋船頭”,而船開出就叫“反船頭”,船在水上航行叫“船在水皮上”;一種叫大腳脛犬的狗稱為“大蟲腳”;北方稱為“朔方”。這些稱呼在宋代看來都比較典雅。

作者周去非懷疑“蔞”話是其時的“交趾(今越南北部)語”,或至少相近,曾叫人用“禮部韻”翻譯成交趾語,只有“花”字不翻譯,卻沒有一句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他認為“蔞”話並不是交趾話。

從這些用語看來,“蔞”話又好像與客家話或粵語相近。有精通粵語或客家語的人能說說看法嗎?

TAG: 粵語方言客家話周去非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