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馱老樹,300年後不堪重負,該留“樹”?還是該留“橋”?

今天在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

說的是,在中國蘇皖交界處的曹村鎮三環村,有一座古橋,一棵古樹。奇怪的是它們兩者相互依靠著存在,“樹馱橋,橋馱樹”。

可是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之後,到如今古橋不堪重負,必須要“砍掉樹”才能得以延續。

而幾百年的大樹,不僅是非常珍貴的遺產,更是三環村民心靈和精神的寄託。村民將其供奉為“神樹”,是斷然不能被砍伐的。

有的人說,要想二者留其一,必須要保留古樹,拆掉古橋;也有的人說古橋不僅是文物,還是一村子人必經之路,斷然不能拆除。

古橋馱老樹,300年後不堪重負,該留“樹”?還是該留“橋”?

正因為如此,論壇上爭論不休,不知道大家有何見解?文史君針對此事說說自己的看法。

其實這種“橋馱樹,樹馱橋”的事件,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現象。

如果兩者真起了衝突,文史君還是以為“留樹”是最好的選擇。

農村有句俗語說“樹挪死,人挪活”,就是說樹只要移動了根部,就很難保證存活。何況這上百年的古樹,本來生命力就相對薄弱,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挪死”。

而挪橋就比較好操作了。

如果把古橋作為文物來看,完全可以將“原材料”標記號,將其完整的挪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如果遇到三環村這樣的橋,現在村民還必須依靠古橋出入,完全可以在古橋旁邊搭建一座新橋,這完全不是個事。

古橋馱老樹,300年後不堪重負,該留“樹”?還是該留“橋”?

說到這,就不由得想起了蘇州的一則“滅渡橋”事件。

滅渡橋位於蘇州古城東南隅葑門外,跨京杭古運河。始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10月,歷時一年才建設完成,為武康石、青石、花崗石混砌而成。

從歷史年限上講,蘇州的“滅渡橋”比曹村鎮三環村建於康熙年間的古橋還要古老。

蘇州滅渡橋為薄型單孔拱式,東西走向,通長81。3米,淨垮19。3米,矢高8。5米。在700餘年的歷史裡多有修復。

然而到了近代,因為要在滅渡橋的位置修建一座現代橋樑。所以滅渡橋就不得不面臨著“拆除”,還是“搬遷”?

古橋馱老樹,300年後不堪重負,該留“樹”?還是該留“橋”?

專家經過多倫討論,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將橋平移(即:將古橋每塊石料做上標記,平移到目的地進行重建)。蘇州現今的滅渡橋其實就是平移,按照原樣重建的!

另外還有一件關於“文物”原樣重建的事件,發生在文史君身邊,那就是山西芮城縣“永樂宮”的搬遷工作。

眾所周知,永樂宮始建於元代,尤其是壁畫非常有名,享譽中國,馳名世界。因為現存的元朝的壁畫作品非常稀少,所以永樂宮已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其實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偌大永樂宮,也都不是原址的建築,而是完完全全“照搬”過來的。

尤其是“壁畫”的搬遷,可謂巧奪天工,可以說是超級複雜和有難度的工程之一。

古橋馱老樹,300年後不堪重負,該留“樹”?還是該留“橋”?

永樂宮的原址位於芮城縣黃河北岸的永樂鎮彩霞村。1959年,由於永樂宮位於計劃修建的三門峽水庫的蓄水區,不得不面臨著“搬遷”的窘境。

最令工匠們發愁的是,如何將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畫完好無損地搬走重建。

他們經過了幾個晝夜的思索之後,終於找到了答案:1、先拆幾座宮殿的屋頂;2、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鋸法,用鋸片極細微地將附有壁畫的牆壁逐塊鋸下;3、為每塊鋸出的牆壁標記編號,據記載搬遷過程中,共鋸出了550多塊,每一塊都劃有記號。

等到全部完成之後,再以同樣的鋸法,把牢固地附在牆上的壁畫分出來,使之與牆面分離,然後全部劃上記號,放入墊滿了厚棉胎的木箱中。

古橋馱老樹,300年後不堪重負,該留“樹”?還是該留“橋”?

然後將牆壁、壁畫薄片和其它構件,逐步運到中條山麓,先重嵌宮殿,在牆的內壁上新鋪上一層木板,再逐片地將壁畫貼上,最後由畫師將壁畫加以仔細修飾。

據記載,這項工程歷經5年時間終告完成。不可謂不是人類史上最複雜的文物搬遷。要是以“永樂宮壁畫”的搬遷重建相比,要搬遷重建一座古橋,相對要容易很多。

讀者們,關於“留樹,還是留橋”,大家有怎樣看法呢?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TAG: 古橋渡橋永樂宮壁畫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