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東亞文化之都”│濰坊: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帶翼唐石獅

館藏國家一級文物

帶翼唐石獅

獅文化從漢代開始,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因此它威猛霸氣的藝術形象也早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象徵和文化符號,而其中以石獅造型藝術尤為突出。這些造型各異的石獅最早出現在了漢代帝王、貴族官僚陵墓前神道兩旁具有護衛的石刻群中,在唐代達到了興盛。其中在咱們高密博物館,就存著這樣一對唐代石獅子,歷史悠久,造型古樸,雕刻精美,威武雄強,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爭創“東亞文化之都”│濰坊: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帶翼唐石獅

這對唐代石獅1995年出土於高密市密水街道譚上村北,石灰石質,高90釐米,最寬處為44釐米,縱44釐米,呈蹲坐狀,昂首挺胸,怒目四視,張口怒吼,四肢肌腱強筋有力,散發著雄強不羈的霸氣。中唐以後,唐代石獅的典型風貌已基本形成,多呈蹲踞式造型且氣勢宏偉。這個時代的石獅頭部碩大、頸部鬣(lie)毛呈螺卷狀,技法更顯成熟,且加強了細部刻畫。從整體形態上看,唐代石獅的體量比較大,體型飽滿而穩固,有走獅和蹲獅的區別。其中蹲獅前肢逐漸後收,身子往前傾;獅頭越來越碩大,幾乎佔了整個體積的三分之一;由“吐舌”獅相向咧嘴露齒轉變,成為中國式獅子雕塑的一個明顯標誌。高密博物館的這對獅子顯然就是唐代蹲獅的典型代表。

爭創“東亞文化之都”│濰坊: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帶翼唐石獅

從雕刻手法上看,館藏的這對石獅子和唐代石獅的雕刻手法非常相似。不僅造型寫實,採用了簡潔的圓雕手法,保持了石材的整體感。頭上飾角、肩上雙翼以及身上花紋也都已不見,僅僅在區域性和表面採用線刻和浮雕的手法,對一些細部特徵做了一些畫龍點睛的處理,而不是再似漢代石獅那樣造型寫實,講求比例的逼真,也不再以走勢為主,漸漸轉變成為了規整的蹲式。中國獅子文化從佛教傳入中原開始萌芽,與中國傳統昇仙神化思想相結合,一度出現了獅形翼獸的形象,人們將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寄託於此,希望能夠辟邪御兇,祈福禳災,這種表達方式一直沿用至今。比如說模仿禽鳥羽翼,讓獅子具備“飛”的功能的翼,一度也曾經是漢代石獅造型中翼的主要表現形式。像用分兩段或三段向上向下交錯連線、以幾組羽翎組成的猛禽式羽翅來表現獅子的雙翼都是當時一些常見的形式。

爭創“東亞文化之都”│濰坊: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帶翼唐石獅

如整個頭高呈蹲立狀,頭高昂,雙目圓睜,作朝天吼狀,形似“望天吼”,亦稱“獅子吼”,喻佛法神威,不畏邪惡,猶如春雷震動世界的意思。胸部變扁平,胸部鬃毛淺刻,頜下淺刻數縷鬍鬚。其中頜下有須也是漢代石獅的一些典型特徵。石獅尾部分股捲曲,呈多個螺旋球狀。所刻線條即簡潔又精細,非常的流暢自然。背部與踏座幾乎垂直,背部與頭部夾角變大,頭部鬃毛與背部過渡不明顯,顯得石獅整體特別的剛直。石獅的踏座為長方形臺體,前面凹進,與石獅整,石雕鑿相連,這些都與唐代石獅大氣飽滿、威武雄強的時代風尚非常相符,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爭創“東亞文化之都”│濰坊: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帶翼唐石獅

如整個頭高呈蹲立狀,頭高昂,雙目圓睜,作朝天吼狀,形似“望天吼”,亦稱“獅子吼”,喻佛法神威,不畏邪惡,猶如春雷震動世界的意思。胸部變扁平,胸部鬃毛淺刻,頜下淺刻數縷鬍鬚。其中頜下有須也是漢代石獅的一些典型特徵。石獅尾部分股捲曲,呈多個螺旋球狀。所刻線條即簡潔又精細,非常的流暢自然。背部與踏座幾乎垂直,背部與頭部夾角變大,頭部鬃毛與背部過渡不明顯,顯得石獅整體特別的剛直。石獅的踏座為長方形臺體,前面凹進,與石獅整,石雕鑿相連,這些都與唐代石獅大氣飽滿、威武雄強的時代風尚非常相符,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爭創“東亞文化之都”│濰坊: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帶翼唐石獅

作為我國文化和旅遊部的重點工作之一,“東亞文化之都”是落實“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鑑倡議”的重要舉措,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合宣言的重要成果。透過“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向世界展現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嶄新面貌,對推動國內城市文化建設、亞洲區域文化交流合作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濰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日韓隔海相望、毗鄰而居,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建立“東亞文化之都”,濰坊正在努力!(範素娟)

TAG: 石獅唐代文化背部淺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