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畫像

文/大秦之歌

提起大詩人李白,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李白一生寫了數不勝數的詩詞,迄今能收錄集結的詩歌作品就有上萬首,用作品等身來形容一點都不算誇張。

李白的詩肆意灑脫、意縱神遊,每一篇都似乎都是信手沾來,卻又意境深遠,所以在歷史上留下了“詩仙”的美譽。

李白的詩風格上主要以浪漫主義題材為主,同時也兼有了現實主義的情懷,縱觀他一生的詩篇,我們無不為李白的慷慨激昂、汪洋恣意的豪邁人生多感動。在李白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作品裡,除了能感受到他博大的英雄主義情懷外,也能看到很多歷史人物的影子。

這些歷史人物的影子出現在李白不同時期的作品裡,人數竟然達360人之多,有古代建立不休功業的古代帝王,也有著作等身的古代聖賢;有春秋時期啟蒙大眾的哲學大儒,也有運籌帷幄、連橫合縱的謀略家,總之被李白寫進詩的都是一些大人物,都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大咖級網紅。那麼,我們不僅要問,為何李白在他的詩文裡這麼喜歡寫古人呢?

要搞清楚李白喜歡寫古人這個問題,我們先一起了解一下李白的經歷,然後一邊欣賞李白的詩歌,一邊順著他的筆墨追尋他書寫古人時的人生經歷和心境吧!或者這樣,我們才能完全理解李白書寫古人的思想。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畫像

李白一生雖然寫下了上萬篇燦爛的詩篇,在詩歌創作上所建立的高度至今無人超越。但命運的安排卻讓他在現實生活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就從李白30歲說起吧!

在30歲的時候,李白因為寫了一篇歌唱唐玄宗的詩歌,讓唐玄宗喜歡的不得了,加之李白的大名已經在長安城的詩壇上如雷貫耳。在這種情況,唐玄宗就覺得像李白這樣的人才不為大唐工作簡直是政府的一種損失,於是就給李白髮了一個微信,讓他到長安來一下。

當今皇帝給自己千里傳信,讓他到帝都長安來,李白心情愉悅,二話沒說就坐著高鐵一路狂奔,高唱著“天生我才必有用”這首《將進酒》來到了當時人人嚮往的首都長安。

他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前程,等待皇帝召見之後,他就可以成為至少一名副部級官員,有了平臺,他就能一展自己的宏圖志向,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在等待唐玄宗召見的時候日子裡,興高采烈的李白寫下了“遭逢聖明主,敢進興亡言”詩篇,輕輕鬆鬆的表達著自己入仕之前的喜悅。可以看出李白有一肚子的話要給唐玄宗說,而且說的都是與大唐社稷興衰有關的大戰略和大事情。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有了這個心思,我們可以看出李白是一個想把自己一生奉獻給大唐或者說唐玄宗的熱血青年。李白後面雖然在工作中遭遇了很多不公正待遇,但他對大唐帝國的熱愛卻沒有絲毫的改變。

此刻,他把自己想象成歷史上出身平民,又能為國效力,忠誠聖君的古人。他在《梁甫吟》寫道:“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髮找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輯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聘雄辯,靚女綴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

李白在這首詩裡寫了兩個他可以對標和效仿的歷史人物,前一段寫的是屠叟,後一段寫的是高陽酒徒。

屠叟也就是姜尚,姜尚就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姜子牙。詩句中“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寫的就是姜子牙雖然是白髮蒼蒼的暮年,但仍然壯心不改,胸懷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自己才30歲,怎麼也不能輸給姜子牙啊!希望自己能像姜子牙一樣,永葆創業激情。

高陽酒徒就是驪食其,這個人是楚漢戰爭時期劉邦賬下的一個謀士,被劉邦派去山東說服齊國國王,以一張利嘴而得到齊國七十二座城池,不戰而屈人兵,為劉邦立下大功。

姜子牙因為“風期暗與文王親”而開創了大周王朝的新氣象,高陽酒徒驪食其則因為“長輯山東隆準公”才有了“入門不拜聘雄辯”的狂傲肆意的豪邁氣概。

李白希望自己像這兩個古人一樣,滿懷激情,只要能遇到一個欣賞自己又有大格局的老闆,他也能建立姜子牙和驪食其一樣建立同樣的功業。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畫像

從這裡我們可以開出,李白當時雖然是三十而立之年的文藝青年,但他的知識面很寬,思想很成熟,絕對要比我們現在我很多明星的文化水平高出許多。同時他也是一個極度自負的人, 他之所以在自己的詩裡讚美姜子牙和驪食其,是因為在這兩個人身上,都有李白自己的影子,寄託著李白風雲際會、建功立業的個人情懷,抒發了自己強烈的上進心。

不久,唐玄宗在辦公室裡召見了李白,見到自己神往已久的詩壇大V,唐玄宗心情非常激動,李白不但詩文精彩華麗,而且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這不正是大唐社稷所需要的優秀人才嗎!李白也對唐玄宗表達了自己的敬仰之情,並提出了想找個工作為大唐服務的想法。兩個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從社交媒體相互關注到第一次正式見面,李白的工作問題很快得到落實,去大唐翰林院做一名書記員。這個工作和職務是李白意料之外的事情,他覺得玄宗皇帝給自己定位太低,所以心裡有點失望,後來仔細想了一些,便接受了這份工作。職務雖然低了一些,但怎麼說也是政府公務員的身份,薪水也還不錯,再加上是自己進入政府的第一份工作,也不能給自己定位太高,免得別人說你年紀輕輕就做了正處,我都混了半輩子才剛解決副處。

這樣一想,心裡也就高興了很多,此時喜悅的心情只能用詩歌來表達一下啦!

於是,他又連夜寫了一首長詩《古風》,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功成名就以後就早早退休,像戰國時期齊國的魯仲連一樣,在人生的高光時刻,悄悄的退隱下來,做一個明智的人。你看咱們的李白同學多麼單純,在上班之前,就開始籌劃退休以後的生活,思想也忒超前了吧!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他在這首詩歌裡是這樣推崇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眼。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李白在這首詩裡把齊國的魯仲連比作海底的明月珠,稱讚他“卻秦振英聲”,建立了不朽功業。

此後李白又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寫道:“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表達了自己要效仿魯仲連,為國家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走進體制內之後,李白才發現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原來是一潭死水,沒有一點樂趣。這裡的人每天除了上班混工資刷手機之外,剩下的就是溜鬚拍馬、勾心鬥角和拉幫結派的事情了。這和當初自己想要工作的場景出入太大了,這種工作哪是我李白想要的呢!

在大唐翰林院工作沒有半年,李白當初參加工作時的熱情就煙消雲散。翰林院同事也對這個放蕩不羈,毫不自律的牛人意見滿滿,經常給唐玄宗打小報告,說李白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根本不是一個做實事的人,有點好高騖遠,有點狂妄自大。小報告打的多了,唐玄宗也從微信好友裡把李白拉黑,並在翰林院關於暫停李白同志工作報告上批示李白“非廊廟器”。這樣一來,單位裡的領導給李白穿小鞋的事情自然增多。

憋屈、苦逼、鬱悶、有勁沒處使等等壞心情一下子都擁擠在一起,這種日子真不是人過的,這種地方真不是人呆的地方,還不如像上海的流浪大師沈巍一樣去撿垃圾呢!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楊貴妃影視照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李白二話沒說,連辭職報告都不打就離開了翰林院,離開了唐玄宗的大唐政府,走的時候也沒有要政府12個月的失業補助金和最後2個月薪資。

此時的大唐帝國已經開始由盛而衰,走進了快速下滑的快車道,秉性高傲的李白雖然才高志大,卻已經看出大唐帝國不會給他施展抱負和壯志的機會,心情極度低落,想到大聖人孔仲尼也有不得志的時候,也有鬱悶的時候,他就有了一種時空穿梭般的共鳴。

在《贈崔朗中宗之》一詩裡寫道:“仲尼七十說,歷聘莫見收。”又在《生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一詩中說:“魯國一杯水,難容橫海鱗,仲尼且不敬,況乃尋常人。”這首詩裡雖然是譏諷魯國容不下孔子之事,實際上也是借題發揮,借孔子之事抒發自己對唐王朝的不滿。

他在《行路難》中更加充滿憤慨的表達自己報國無門的惆悵,他寫道:“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在這首詩裡,李白非常痛恨唐玄宗不能像燕昭王那樣禮賢下士,借韓信遭受胯下之辱被人譏諷和賈誼因改革朝政而遭漢文帝邊緣化的歷史人物遭遇,來表達唐玄宗不重用自己的不滿。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工作沒有了,李白浪跡天涯,過著詩與遠方的生活,經常把自己喝大,寫下了很多篇膾炙人口的詩歌,對古人的嚮往卻從未改變,依然在尋找機會,讓自己成為那些偉大古人一樣的形象。

在江湖上行走的日子裡,李白每天會喝很多酒,把自己喝成了一個醉醺醺的流浪漢,但他心裡還是有一種對不公命運的不屈和吶喊。

他在《古風》一詩裡寫道:“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 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 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 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 聘望琅邪臺。刑徒七十萬, 起土驪山隈。尚採不死藥, 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 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 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萊。徐市載秦女, 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在這首詩裡,李白用秦始皇採藥制丹尋求長生不老的事情來諷刺唐玄宗。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為了讓自己長生不老,就派遣徐福這個江湖術士到全國各地去尋找長生不老的藥材,然後提煉成丹藥供秦始皇服用。李白對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這個行為頗為反感,覺得這個事情就是個勞民傷財的事情,不管秦始皇如何做,最終的結局還是“金棺藏寒骨”而已。

在唐代道教盛行,唐玄宗時期更加有過之而不及,他自己曾在皇宮裡設壇乞求長生不老,同時還在嵩山煉丹,還曾下詔讓當時的方術張果到長安來負責自己長生不老的事情,而且對這個人“肩輿入宮,思禮苔厚”,給予了很多的恩寵。

為此,李白很是憤懣,對方士百般恩寵,對自己這個一心建功立業的人卻毫不重視。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很多人會說,李白自己一生也在求仙訪道,沒有資格諷刺唐玄宗,更沒有資格諷刺千古一帝秦始皇。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出,李白求仙訪道,其實是一種自我放逐,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為。他懷才不遇,痛恨現實,才有了想在虛無縹緲的仙境中尋找人生最理想的境界,在沒有黑暗的仙境中尋求精神上的釋放。這與秦始皇、唐玄宗追求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在尋找精神解脫和快樂中,李白常常借古人抨擊現在的人,不管對方是何等地位和身份的人,他都會毫不留情的給予辛辣抨擊。

在流浪江湖,縱情于山水之間時,李白也經常會想起過去的古人,那些功成名就之後退隱江湖的風流人物。

在《送岑徵君歸鳴皋山》一詩中,他寫道:“光武有天下,嚴陵為古人。雖登洛陽殿,不屈巢由身。餘亦謝明主,今稱宴蹇臣。”

在這首詩裡,李白用東漢光武帝劉秀和嚴子陵的關係,表達自己歸隱的決心。嚴子陵和劉秀是故交,關係很不錯。劉秀稱帝之後,嚴子陵去洛陽見過一次劉秀,劉秀想把嚴子陵留下來給自己做事,但被嚴子陵拒絕,堅決不出仕,隱居在富春江。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因此李白在這裡寫下“謝明主”,是對唐玄宗認為李白“非廊廟器”的一種回答,在現實生活裡處處碰壁之後,他決心效仿嚴子陵,也不再出仕,也找個地方隱居起來。

這個時期,李白在心裡對嚴子陵這個人極為推崇,此後在《酬崔侍御》又寫道:“嚴陵不從萬乘遊,歸臥空山釣碧流”。詩中讚美嚴子陵的清高和灑脫,也對隱居山林的思想有了直接的表達。

對於李白來說,歸隱山林並不是他的初心,只能說是一種無力的抵抗。想做事情的夢想破滅之後,不得不重新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這種心態在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體現的淋漓盡致“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浪跡江湖,縱情山水,這段時間也是李白詩歌創作的巔峰時期,他以自己灑脫的熱情,懷著對生活的不屈,寫下了成千上萬篇的浪漫詩詞。大唐政府雖失去了一個辦事的公務員,卻迎來了一個懷才不遇的千古“詩仙”。

很多人說,如果沒有李白,大唐帝國的文化事業可能會遜色很多,中國可能就失去了一座浪漫主義詩詞高峰。言歸正傳,我們繼續聊李白後來的生活。

時間過去的太快,很快,李白從30歲的文藝帥哥,混成了60多歲的遭老頭子。

公元755年,感覺自己一生還沒有建功立業的李白又等來了機會。這一年,安祿山帶著一幫少數民族士兵發動了“安史之亂”。唐玄宗去了四川,太子李享成為兵馬大元帥,在甘肅組織力量準備平叛。在江西的永王李璘也趁機拉起兵馬,計劃從南面向中原和關中地區推進,試圖在剿滅安祿山的行動佔領先機,從而走向大唐帝國的權力中心。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正在江西流浪的李白每天過著喝酒寫詩的生活,但他太有名氣了,是當時文化藝術圈子裡的代表。永王李璘的賬下正好缺少像李白這樣的曠世之才,所以讓人把李白請了過來,希望李白能給自己辦事,搞宣傳工作絕對是一把好手。

李白一看機會找上門了,何樂而不為呢!再不為大唐建功立業,自己恐怕以後沒有機會了。於是60多歲的李白愉快接受了永王李璘的邀請,成為永王軍中一個勇猛的宣傳幹部。

此刻,李白又想起了自己效仿的古人偶像魯仲連,並作詩《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抒發自己的情懷,他這樣寫道:“所冀旌頭滅,功成追魯連”。 可見李白對魯仲連這樣高風亮節的古人是一如既往的敬仰,想象著等待剿滅安祿山反叛之後,他就像魯仲連一樣繼續退隱山林,從此不聞世間事。

李白為何在他的詩裡會接二連三的寫魯仲連呢?為何對此人如此推崇備至呢?我們一起看看他想要表達意思以及魯仲連的故事,就能明白李白的心境了。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這兩句是描寫魯仲連的傳神之筆,李白不但欣賞魯仲連為國建立不休功勳的精神,更是推崇魯仲連在功成名就之後放棄榮華富貴,甘做普通老百姓的胸懷和大格局。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據《史記》記載,魯仲連設計幫助趙國破解了秦國的攻擊之後,平原君想重重地封賞魯仲連,魯仲連根本不答應,平原君又置辦了酒菜邀請魯仲連一起喝酒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有要贈送魯仲連一千斤金子。魯連笑道:“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憂、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說完這句話,魯仲連就拜別平原君走了,此後終生都不見這個人。

李白作為一個文學大咖,想必對魯仲連的故事早就耳熟能詳,對這位古人的人品和高尚情操也感染,內心深處就想成為這麼一個人。

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伴隨著他的一生,不僅受魯仲連的影響頗深,而且受到老子等人的影響也不淺。

縱觀大唐帝國,在思想文化戰線尤其盛行莊子的學問,老子曾說:“富貴而驕,自遣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另外,李白也非常清楚功成而不退的處境,對“功成不退皆殞身”的古人表示惋惜,曾在《行路難》一詩中寫道:“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這首詩裡,李白一口氣寫了很多歷史上的古人,有伍子胥、李斯、屈原、陸機等等,對他們功成名就之後不能激流隱退最終身死的下場看的清清楚楚,也對他們最終慘遭迫害而深感惋惜和遺憾。而對張翰見機行事,遠走他鄉的全身而退的做法讚不絕口。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後來,他又想起了幫助勾踐復國的范蠡,在《悲歌行》一詩裡這樣寫范蠡:“範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認為像范蠡那樣的功成身退,遠離是非旋渦,才能離開讒言或災禍。並指出范蠡歸隱並不是喜歡五湖之水,而是因為洞察了勾踐不能共富貴,只能共貧賤的個性後而辭官歸隱,寄情于山水和美人。這樣的人在他心裡才是盡善盡美、善始善終的英雄。

就在李白設計著自己種種功成身退的場景時,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反叛也被鎮壓下去。而此刻成為大唐代宗皇帝的李享開始清理自己的政敵,永王李璘成了首當其衝的清理物件,李白作為永王的幕僚,也被代宗皇帝關進大牢,成了一名即將宣判死刑的罪犯。

李白在詩歌創作上無人能及,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然而在政治上卻像個小孩子,極度單純和幼稚,不能像朋友高適那樣精明的選邊站隊。

白髮蒼蒼的李白在大唐的監獄裡給自己的好朋友高適寫信,表達自己對大唐的忠心,以及對代宗皇帝的尊敬,希望高適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能給自己美言幾句,把自己放出去。

已經成為大唐丞相的高適,和李白、杜甫是關係很鐵的朋友。三個人年輕出遊時,在一張床上睡覺,蓋一條被子,關係好到讓人羨慕嫉妒恨。

但高適接到李白的求助信後,輕輕的把它扔到了一邊,此刻,他不想和李白有任何沾親帶故的關係,更不想讓李白這個代宗眼裡的敵人給自己的仕途造成太多麻煩,所以他選擇用冷處理的方式劃清和李白的界線。

最後,風流倜儻,桀驁不馴,白髮蒼蒼的李白死在了自己一心想建功立業的大唐監獄裡,一代詩仙隕落,留給了我們太多的遺憾。

李白一生對古人的效仿和歌詠,寄託著他對現實的認可和感慨,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理想和豐滿的人生,然後在現實中他處處碰壁,傷痕累累。他想效仿古人,卻又不願意向現實低頭;他想退隱山林,卻又不願意放過為國工作的機會;想得到大唐兩任皇帝的認可,卻又不願意改變自己。在這樣兩種思想的交織中,李白表面上灑脫自如,實際上內心無比痛苦。

李白:一生努力仿效古人建功立業,最終卻被關進大牢,在監獄死去

李白影視照

在這樣的矛盾中,才華橫溢的李白卻渾然不知,他能看清歷史,卻看清不了自己,效仿古代聖賢,卻救不下子性命,最終卻被現實吞噬了自己的生命。

他要效仿的古人,也只能停留在他那些膾炙人口的詩篇裡,讓後人看到的是一個更加清晰的李白以及他的理想。

TAG: 李白魯仲連自己唐玄宗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