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山西,

是文物大省,

博物館事業近年來飛速發展,

各種展覽精彩紛呈。

5月18日,

“文博聚力‘晉’展風采——

第二屆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評選推介”活動

在太原舉辦。

該活動由山西省文物局主辦,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承辦,

山西晚報·文博山西協辦。

經過專案初審、觀眾投票、專家終評等環節,

評出精品展覽10項、

特別展覽6項。

今日起,

文博山西將推出系列專題文章,

帶您欣賞山西博物館展覽之美。

本期推出的是,

太原市博物館之

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太原市博物館外景

▲關注文博山西影片號可回看相關直播

你從歷史中走來,千年的滄桑在如水的語言中流淌,在不斷的品味中定格,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處處遺存的古蹟,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古老太原的魅力風采。歷史與現實疊加出文化的厚重,傳承與創新還原了藝術的瑰麗。靜靜汾河,守護著今日龍城的記憶與靈魂,穿越千年的迴響,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錦繡太原的傳奇。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序廳

山西,中華文明發祥地,表裡山河;

太原,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雄踞其中。

“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作為太原市博物館基本陳列,是全面闡釋太原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錦繡太原城”輝煌歷史的大型陳列。展覽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出文物1000餘件,定位於“用考古和藝術講述城市故事”,以“太原城市變遷發展史”作為敘事性結構的主線索,將城市的沉浮與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相連線,透過文物講述這座古城發展的興衰存亡。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序廳

根據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和階段特徵,展覽劃分為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並門雄鎮軍權重、太原烽火照中原、地貴自然芝草出五個單元,時間跨度從史前時期及至明清。其中,第一至四單元位於三層展廳,透過文物展示文明起源、晉陽建城、霸府北都、千年府城等內容。第五單元位於四層展廳,運用數字化技術展示太原地區重要考古成果。

五個單元統一於一個展覽主題之下——“錦繡太原”,故事線既體現了歷史發展的線性時序,又主題式地呈現出不同時段的文化特徵。各單元既可自成一體,獨立成章,又前後呼應,連為一體,構成綜合展示太原歷史文化的陳列體系。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序廳

“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自2021年5月18日開展以來,參觀人數達24萬人次,展覽宣傳報道600餘篇,文創產品研發130餘款。展覽被評為2021年度山西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重點推介專案,展覽配套教育活動被評為“山西省博物館中小學教育示範專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太原的城市底深埋了無數文明碎片、歷史遺蹟;汾河的河岸邊歷經了多少城池荒蕪、王朝變遷。作為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過往的文明煙霞是太原市博物館立館之魂,亦將成為太原未來發展的源泉和力量。“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的殷殷囑託音猶在耳,太原必將在文明力量的推動下重新崛起,再現往日錦繡之姿!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太原市博物館外景圖

第一單元

河流曲繞晉陽城

該單元從地理環境、文明起源引出晉陽建城。公元前497年,晉卿趙簡子於晉水之北築城,名曰“晉陽”,太原城市歷史從此揭幕。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第二單元

黃雲畫角見幷州

該單元展示秦漢以來,幷州太原郡作為北中國軍事重鎮,發揮出砥柱中原的關鍵作用。展覽將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東山古墓陵園遺址的階段性成果予以展示,讓觀眾在博物館參觀的同時,更加關注和期待田野考古發掘。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第三單元

並門雄鎮軍權重

該單元是展覽的重點部分,展示名城晉陽由北朝走向盛唐,迎來發展高峰,成為具有全域性意義的大都市。特別是北朝晚期至五代十國的近五百年間,太原地位特殊,是砥柱中原的軍事重鎮,也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流互動的核心區域,其發展變遷展現出此階段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形成的心理路程。

以北齊婁睿墓和徐顯秀墓為代表,其墓室壁畫色彩豔麗、技法純熟,隨葬陶俑型別豐富、規模龐大,生動的場景和人物服飾展現了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的歷史畫面。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第四單元

太原烽火照中原

該單元展示自宋代以來,太原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及近代化開端,直至太原首義為辛亥革命奪取最後勝利做出重要貢獻。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第五單元

地貴自然芝草出

該單元重點展示太原地區的考古成果,內容涉及趙卿墓反映的昔日晉陽輝煌、婁睿墓壁畫對映的朔風獵獵的時代風貌、虞弘墓石槨浮雕濃縮的絲路風情、唐墓壁畫“樹下老人圖”解謎等,同時運用數字技術讓文化亮點“動起來、活起來”。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重點文物欣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駱駝俑 北齊(550-577年)

高32釐米,寬18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駱駝有“沙漠之舟”的美譽,古代商人藉助它負重跋涉,橫跨歐亞大陸,進行東西方物資交流。墓葬出土的陶質駱駝、載人載物駱駝俑、役夫俑體現了絲綢之路上用駱駝來馱運貨物的情況,反映了東西貿易往來的繁榮景象。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持笙男俑

隋(581-618年)

高42釐米,寬16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身穿淺褐色右衽圓領窄袖袍,腰繫黑色革帶,雙手袖於胸前,左臂夾笙,笙管部分由墨線分出六根簧管,吹管部分施黑彩。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玻璃杯

北齊(550-577年)

上口徑8。5釐米,下口徑4。5釐米,高10。1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圓口微斂,深腹,直壁,喇叭形底足。腹外壁五排圓形飾。泛綠色不透明玻璃質,應為西域傳入品。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螭柄雞首壺

北齊(550-577年)

通高49釐米,盤口徑11。6釐米

腹徑24。5釐米,底徑12。8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盤口微敞,細高頸,鼓腹,與螭柄相對處有一雞首。兩旁各有三鈕,中間鈕下貼寶相花一朵;螭柄、雞首及六鈕下個垂束蓮、忍冬。腹部有稜,下貼四隻展翅鳳鳥。通體黃綠釉,有冰裂紋,釉面光亮,胎質略粗,呈淺黃色,質較堅。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東羅馬金幣

拜占庭希拉剋略王朝(610-641年)

直徑2。4釐米,重3。3克

太原市博物館藏

正面為頭戴正冠,肩披甲袍的國王半身像。左側是東羅馬帝國希拉剋略王朝希拉剋略皇帝,右側是他的兒子。背面有末端為西字形的十字架和四級臺座,周緣有銘文,字不可釋讀。1970年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出土一枚金幣與此相同,是中外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漢白玉石造像

北齊(550-577年)

通高134釐米,寬81釐米,立像殘高83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佛像比例均勻,饅頭狀高肉髻,頭頂磨光。面像圓潤,雙耳下垂。外批雙領下垂式袈裟,衣紋為雙陰線刻。舉右手,掌心向外,施無畏印;左手外伸於左腹側,手心向外,施與願印。臉、鼻、頸、手部殘留貼金。佛身後為舟型背光,上端前傾;圖案分為四層,由外而內為火焰紋、蓮花葉草、同心橢圓、背襯蓮瓣。圓形頭光圖案由外而內分別為蓮花葉草、多重同心圓光環、雙層蓮花瓣。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簡牘

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長15釐米,寬1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材質為雲杉,殘簡有“□其□□□中□其□百日”“□□□二寸□”等墨書。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醬釉四系罐

西晉(265-317年)

口徑12釐米,肩徑24釐米

底徑12釐米,高21。5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泥質紅陶,內外都飾有一層醬黃釉,四系耳。四系罐是西晉時期的典型器物,這件四系罐通體飾醬黃釉,這在北方地區的西晉墓中極為少見。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卵腹三足陶甕

夏(約公元前2070-前1600年)

高73釐米,口徑26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泥質灰陶,通體飾繩紋,多作為甕棺葬葬具使用。卵腹三足陶甕從20世紀50年代太原光社遺址發現以來,迄今為止又在數十個遺址中相繼發現,它的分佈範圍以山西境內為主,一直延伸到內蒙南部、陝西東北部。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青瓷燈

北齊(550-577年)

通高50。5釐米,盤口徑17。5釐米

柄高29。0釐米,底徑20。0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燈由燈碗、長柄、底座三部分組成。燈碗呈缽形,直口,弧壁,深腹,外壁飾八瓣仰蓮紋。圓形高直柄,柄上有三組聯珠紋帶與四組雙弦紋相間排列。覆盆形底座,平底,座面飾八瓣覆蓮紋,底部有兩道凹弦紋。粉白色胎,胎質稍粗。釉呈黃綠色,施釉不均,有細小的開片,積釉處釉色較深。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青花“內膳所造”款龍紋碗

明(1368-1644年)

口徑12。8釐米,足徑5。5釐米,高6。3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太原食品街出土,青花瓷紋飾採用雙勾填彩技法描繪,青花髮色藍豔泛紫,層次分明。這批器物的款識特徵明顯,皆以青花書寫,四字楷書。太原出土的這批瓷器遺物,應為明代晚期萬曆至崇禎時期,晉王府在景德鎮訂製的具有官用性質的民間窯場燒造的高檔瓷器。這批瓷器的出土,填補了瓷器款識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明代晚期景德鎮的制瓷手工業,明代晉王府的興衰歷史以及鋦瓷工藝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青釉人物圖執壺

唐(618-907年)

上口徑6。7釐米,底徑8釐米

高16。5釐米,腹徑11。5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唇口,直頸,溜肩,腹下收,平底。頸部一側置短流,另一側置條形曲柄。內外均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黃,施釉不到底。器身以席紋為地,中部貼塑跳胡旋舞、打拍板、吹篳篥三組人物形象。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崇寧萬壽藏》本《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宋元豐八年(1085年)

開本長30釐米,寬11。1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又稱《崇寧萬壽藏》《崇寧萬壽大藏》,是北宋時期福州閩縣白馬山的東禪寺等覺禪院發起募捐刊刻的國內第一部私刻大藏經。該藏從宋元豐三年(1080年)開雕,至政和二年(1112年)雕成。開始雕刻時只稱大藏經,後因以藏進獻徽宗皇帝,祝延聖壽,於崇寧二年(1103年)奉敕,賜名《崇寧萬壽大藏》。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塔式魂瓶

五代(907-960年)

高80釐米,最大直徑38釐米

太原市博物館藏

塔式罐,具有佛教特徵的一種特殊罐式,流行於唐代,以三彩陶瓷最為多見。器物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上部是高聳的圓錐形蓋,中部器身作罐形,鼓腹,平底;下部為高大的底座,承託罐身。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太原市博物館外景

文/圖|太原市博物館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

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南麗江

稽核|方天戟

點選往期原創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山西古代壁畫

|眩暈的山西古琉璃|《金瓶梅》與山西

山西琺華

|南涅水石刻。民間原力

錯金鳥篆銅戈

。 妖姬傳奇|嵌玉琉璃帶鉤。魏文侯之嘆

這就是錦繡太原!河流曲繞晉陽城,黃雲畫角見幷州

請按下面指紋關注

TAG: 釐米太原市太原博物館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