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接上期)

講完了紅山文化,這一期我們談一下南方代表的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

前面再多嘴說一句,這些文字都是配合我的影片講座《從零開始學習玉器收藏知識》的輔助文字,如果訂閱了影片的課程,可以結合影片內容,將文字當作學習的筆記進行參考,對學習掌握玉器收藏知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有人說我太過於矯情,廢話太多,沒有辦法,當老師的可能都是這樣,總想說得更詳細一些,感覺有用就可以訂閱,感覺廢話就不用多看,浪費那麼多文字留言,也是閒的。

一、良渚文化的玉器背景

良渚文化時期是中國玉文化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代表,大約在公元前3300至公元前2200年出現,主要分佈於長江下游的環太湖地區,因最早發現於的地點在浙江餘杭良渚鎮,後來被任命為良渚文化,從考古遺址的挖掘效果來看,玉器大多出土於墓葬,功能應該是隨葬品。

跟紅山文化有一點類似的就是,這些玉器都是出土於墓地,大規模地以玉入葬,是玉器發展歷史中非常特殊的一個現象,這種現象產生於新石器時期,其中以良渚文化的墓葬現象最為明顯。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良渚文化墓葬的隨葬品,種類繁多,主要歸納有以下幾種,就是陶器、石器、玉器。

其中出土的陶器大多為生活用器,石器多是工具和武器,而玉器則完全不同,它所包括的範圍則非常廣,有禮器、佩飾等等,品種和種類繁多。

二、良渚文化主要的玉器分類

經過歸納分類,出土的玉器造型有以下幾個特點:

1、玉琮:一般都是呈方柱體,中有通天孔,外方內圓,而且玉琮大多都有裝飾,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主要部分,都裝飾於琮的角部,以琢有神人面、獸面紋飾居多,個別會有鳥紋圖案。

2、玉璧:圓形,素面較多,有個別會在其中琢有突起的獸面紋飾。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3、玉璜:出土數量較多的一個品種,分為半壁形璜及橋形璜,璜的造型比長江下游流域文化中的玉璜更加規範,呈現出上端平直,正中有凹缺口,中部有些雕有淺浮雕圖案。

4、玉鳥:通常都是陰線雕刻出或刻劃出來,整體近似三角形,呈片狀,頭部向前突出,翅膀向後伸展、尾巴平起,眼睛大而圓,位於頭部的上處,造型極度誇張。

5、玉鐲:圓筒形器,多光素無紋飾,有外圓凸型的,也有外壁呈馬鞍凹形。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根據目前出土的考古資料,這一時期的玉器製作工藝更加完善,整體雕琢細膩,結構講究對稱均衡,特別是具備宗教色彩濃厚的琮、璧的出現為最具代表性的標誌。

三、良渚文化的玉器製作特點

良渚時期的玉器表面的紋飾裝飾開始增加,這一點有別於紅山玉器的光素外表,良渚文化的玉器製作用料較大、雕工細膩、風格深沉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製作特徵,可以想象玉石的解剖和分割技術已經成熟,其藝術裝飾的構成特點,在於以對稱與均衡的新理念,突破了琢玉整體設計的隨意性,使這一創新法則在這個時代得到了盡善盡美的詮釋。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這種創作理念主導下的裝飾手法,表現出以精細的線刻為工藝依託,以淺浮雕為主要創作語言,這種理念與操作的結合,幾乎達到了連後世也望塵莫及的境地。

良渚化玉器所使用的材質與紅山文化一樣,都屬於就地取材,而且目前考古研究也在附近找到類似的玉礦,這種當地出產的透閃石和陽起石,硬度在5。5-6度之間,比和田玉略軟,這就給良渚玉器獨有的雕刻線條創造了施展的條件。

說起良渚文化的標誌性器形,一定就是玉琮了,不僅出土的數量較大,而且其造型與雕琢所取得的成就,也遠在同時期的玉環、玉壁、肖生器之上,是古玉收藏愛好者主要尋覓收藏的目標。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目前考古挖掘的出土數量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文化遺存還並未完全揭開,所以,民間藏家將其作為收藏主題並不為過。當然,在真品的前提下,良渚時期的玉琮也有優劣的分別,一般精品玉琮品相極好,四面見工,上下完整,琮體寬大,沁不入骨等特點。

與此對應,也有不少的良渚玉琮,包括其他玉器,應該屬於是製作時出現的殘次品,被用作墓室的充填物,這種玉琮只可做標本,收藏和投資的價值不大。

但是對於一般收藏者來說,這種殘次玉琮經常可以在市場中見到,只要保真,價錢合理,就可以購入作為一種學習的標準器,你只有經常面對標準器進行觀摩研究,才能談得上鑑定,否則,更多的功夫是在紙上談兵,別人透過文字向你介紹的鑑定經驗終無大用。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四、良渚文化玉器的器型說明

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早已有之,故宮的藏品中就有乾隆收藏的良渚文化玉器,如此看來,至少也有三百年以上的時間,通常收藏曆史超過有百年以上者,民間的仿製品都會大量存在,目前見於民間流通的主要有琮、璧、璜、鉞、鐲、柱形器、冠狀器、三叉形器、錐形器、半圓形器、串飾及大量的玉雕動物等,形制多樣而複雜。

這裡面有真有假,民國時期曾經大量仿製,所以很多收藏大家都被“打眼”,購買了很多後期仿製的仿品,安思遠的遺物拍賣中曾有過良渚玉珠串存疑的藏品,所以,真正的形制標準還是要參考考古出土的實物和博物館發表的圖錄。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話又說回來,圖錄只能解決形狀的似與不似的問題,現代的製假同樣依靠圖錄,已經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鑑定要粗看形制,細品雕工才行。

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典型意義的作品,在良渚文化遺址中曾有大量的出現,出土器與傳世器的數量較多。

五、良渚的玉琮有何特點

良渚文化玉琮具有這樣幾個特點:

1、具有最為顯著的細部特徵,即人神獸面紋組合。

這種組合是完成在以四面夾角線為中心的雙面對稱基礎之上,每兩節為一組,第一組為神人面紋,第二組為獸面紋。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不管玉琮的節數有多少,均按照這種排列進行了延伸組合。

2、這時的雕琢刀法已經擺脫了原始的簡單,能碾琢出各種彎曲度的細而密集的陽線,同時,各種幾何形圖案也相繼出現,呈現出明顯的時代風格。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3、上下兩組分別用淺浮雕的方法雕出圖案的主要部分,用陰刻線雕出細部,這樣做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出各種技法的最佳功能。

對於一般的收藏交易來說,很少有大型的玉琮出現,一般所見,都在兩節或四節的規模上。這種玉琮的鑑定主要應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獸面細部的線條特徵。

由於良渚文化的玉質地微軟,細部的線條極易被磨掉,或被磨得隱隱約約。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這種隱約不清與完全消失、與清晰存在的關係是很自然的,仿品在這種關係上,會做得極不自然。

同時還要注意淺浮雕與鏟地之間的關係。

至於沁色、形狀等方面,對於做假者來說,一般都能力所能及。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特點說明

TAG: 良渚玉器玉琮文化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