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書需要方法嗎?這是自然的。

世界上讀書的人很多,但按方法進行系統性閱讀的人很少。許多人都覺得,讀書不就是讀下去就行了嗎?這有什麼方法可言?但事實上,許多人都因為閱讀習慣的不良而導致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做無用功上。

這種感覺在剛讀書的人身上可能還不太明顯,但在有了一定閱讀量,讀了多年的書,體會到知識的波瀾壯闊後的讀者身上,這種問題會更顯然,對其解決方法的尋求也會顯得更為迫切。

那麼,筆者就針對這一情況,結合自己多年的讀書經驗和一些大家的閱讀體會,來談談我們究竟該怎樣去高效閱讀?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一、讀原文的重要性

越是在知識發達的時代,讀書就越顯得重要。在我們現在的生活領域裡,競爭壓力過大,為了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好多人都在或主動或被動地進行學習,或是為緩解壓力,培養興趣愛好,尋找精神淨土;或是為工作需要,想要借學習來掌握更多知識或技能,以使生活更上一層樓。而學習的方式,除了傳統的閱讀,就是報班聽課。但聽課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來源於閱讀,講課老師將自己閱讀來的知識透過融合自身生活,換一種更簡單也更生活化的語言,再傳達給課堂上的人。

所以我們可以說,學習的方式歸根結底還是讀書。

而如今智慧手機侵佔了人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碎片化閱讀成為了許多人閱讀的主要方式,但這種閱讀存在的弊端也十分明顯:一是app平臺的智慧推送功能會把我們的視線限制在小圈子內,很難使我們在更大更豐富的世界中擴充套件我們的視野;二是碎片化閱讀很容易犯斷章取義的錯誤,世界上很多事並非說一不二的,事物有兩面性,而一篇適合手機閱讀的短文,很容易把一個東西簡單化,從而讓人產生誤解和偏見。

所以,讀書,還是應該讀原文。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但是即便是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且長期堅持讀書的人也常常面臨一些困惑:

究竟讀什麼書才算讀書?讀小說算讀書嗎?為什麼我讀過的書很快就忘記了,那我的閱讀是不是沒有作用呢?我讀書特別特別慢,要一兩個月才能讀一本,但有朋友3天就能讀完一本,是不是有什麼特殊技巧啊?

以上這些都是讀者閱讀中比較常見的一些困惑,本篇文章就是針對這些問題而做的一個詳細的閱讀指導。讀書的確是有方法的,用對了方法能事半功倍,而找不對方法,的確是會浪費時間的。

那麼,究竟該如何去高效地閱讀呢?

二、明確自己閱讀的目的

首先,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能帶給我們什麼?這是我們在培養閱讀習慣前首先要思考的一些問題。

只有真正瞭解了讀書的價值,我們才能積極地自覺地,而非牴觸性地去閱讀。

閱讀一般有兩種目的,一個偏現實方面,一個偏精神方面。閱讀的實用性目的一般是獲取知識,比如從小到大課堂上學習所用的書本以及資料書,閱讀這些書,主要是為了升學考試。又如一些考研考證的書籍,或者經濟學法律學等偏理工科的基礎書目,閱讀他們的主要目的也偏於現實,為了獲取知識以應用於實踐中。

而另一種閱讀,也是我們常說的閱讀,則更傾向於人文。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種閱讀類別以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為主,代表作如中國曆代的詩歌散文集,如《詩經》《離騷》《花間集》《杜工部集》,還有《史記》《漢書》等歷史著作,《竇娥冤》《桃花扇》等戲劇作品,以及當代小說如《白鹿原》《紅高粱》《秦腔》等;除此之外,還有世界各國各富魅力的文藝作品、文學批評鉅作等。

讀這些書籍,目的性沒有那麼明顯,效果也會更長遠一些,這屬於一種非物質追求的閱讀行為,目的在於放飛思想,尋求精神的棲息地。但就如同現在流行的那句話一樣——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三、針對不同型別的書選擇不同的讀法——“大觀法”與“沉浸法”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複雜的,針對不同的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早在春秋戰國,中國的孔聖人在教育弟子的時候都知曉要因材施教,如今信仰辯證唯物主義的我們,更應該明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先明確放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哪一類書籍,這樣才能接著選用最合適的閱讀方法。

針對工具類的書,就把它當工具來用就行了。需要哪點知識,可以直接翻到那個位置,用完了直接放在一邊就好,沒必要強迫症一樣把全本看完。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對於一般的出於消遣目的而閱讀的小說,則可以隨意一些,速度可以放快,沒必要在一些細枝末節上糾結,因為它不會給你帶來太多思考,所以思緒也沒有必要花費時間為一些小事停留。情節性強而文學和思想都一般的書和內容枯燥的書都是可以直接“一目十行”的,讀這種書可以直接選擇一掃而過的“大觀法”。

我有位朋友,讀小說讀膩了後會直接選擇跳到結尾看下大結局。像這種沒有太大價值而僅靠情節吸引人的讀物,選擇“大觀法”是比較合適的,能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

而有些書,甫一拿起就讓人感受到她的魅力。

這種書往往是一些文學性強或思想性極其強烈的的詩歌散文和小說,如曹禺的《雷雨》《原野》,老舍的《茶館》,汪曾祺的《受戒》,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等,有些如《資本論》《社會契約論》等經濟社會學的著作也在此列。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這些書,需要沉靜的心,哪怕是在嘈雜的環境中。還要有專注的閱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全身心去體味書中的內容。這樣的閱讀不應盲目求快,而要求“通”,必須充分理解作者的原意並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此閱讀才算圓滿。筆者把這種閱讀稱為沉浸式閱讀。

還有些書,第一遍閱讀時把它當消遣,但在閱讀中卻逐步發現它的巨大價值,那麼就可以進行第二次閱讀。閱讀方法也從“大觀法”轉向“沉浸式”。

四、對於那些沒有閱讀意義的書,要學會果斷放棄

並不是什麼書都能算“書”的。有些書讀了,能讓人獲得知識,增進修養,尋找精神依託,甚至讓人走出抑鬱,拯救自我,如《生命的重建》。而有些劣質、媚俗、三觀不正的書,則能拉低人的修養,給予人太多負能量,甚至促使人犯罪,走向偏激之路。

在目前圖書市場極度商業化的背景下,不乏那些粗製濫造、庸俗不堪、“炒冷飯”的書,對於這類沒有什麼價值的書,要學會拒絕,時間是寶貴的,與其浪費時間在這上面,不如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拿到一本書,一定要記得先看目錄,很多人直到大學讀完都沒養成讀書先翻目錄的習慣,這點是格外需要注意的。一本書的目錄往往就把這本書的內容簡化地傳達給了讀者,也能讓讀者很直觀地感受到本書哪一章是自己最感興趣的,而哪些章節自己已經很熟悉,翻看一下即可,沒必要再細細去讀。

序言和後記也是一本書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序言。

一般來說,在序言裡,編者或作者會把書的內容做一個簡介,其中很多都是學術界的權威觀點,也是對全書精華的一個提示,如《包法利夫人》《簡愛》《紅與黑》《白鯨》等書的序言,多是如此。尤其對於這些外國名著而言,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語言習慣的差異,使得讀者在閱讀時很容易產生地域文化隔閡,從而不能較好地體會作者的深意,而閱讀前言,起碼能讓讀者不至於因前幾頁的繁瑣而錯過那些著作的價值。

目錄是判斷一本書是否有價值的重要途徑。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許多人嫌自己讀書慢,卻一直不願意花費兩分鐘研究一下目錄。比如一本章回小說,目錄能直觀地看出劇情走向,有些書是否劇情俗套毫無新意,先看看目錄,再隨意翻開幾頁正文,一切都明瞭了。

再比如學術類著作,這類作品的目錄往往更嚴謹,就像我們寫畢業論文一樣,目錄必須直觀反映出這一章這一節的內容,這對於我們查詢我們需要的觀點和學術成果是非常簡便而高效的。

又比如一本散文隨筆集,跟隨目錄選幾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若是風格喜歡,就可以挨著讀下去,若是這幾篇都不滿意,那這本書自然就可以放下了。

五、不隨波,不盲從,要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關於閱讀方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合自己。閱讀方法千千萬,但適合自己的只會是一種,而且是獨特的一種。

當然,在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之前,適當借鑑別人好的閱讀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並非每個人都是創造者,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幾十年時間去獲取閱讀經驗,所以在不知該如何選擇閱讀方法時,先參考一下名家的經驗,能幫助讀者少走很多沒必要走的彎路。

可以參考的如《朱光潛談讀書》,美國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以及英國伍爾芙的《如何去讀一本書》等。暫時想不到或不知道該讀什麼時,可以參考一些名家書單,如民國時期胡適、梁啟超、錢穆、魯迅等諸大師應《京報副刊》徵召而列出的書單,又如北大清華等高校列出的必讀書目等。

但完全聽從名家的閱讀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人與人不同,知識水平不同,文學修養不同,讀的書,讀書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但如何形成屬於自己的閱讀方法呢?首先是要坐下來,開始閱讀。已經有閱讀習慣的讀者則要堅持閱讀,期間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且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想要追求速度?還是追求效率?或是僅僅只需享受閱讀過程就行了,對時間倒沒什麼大的要求?

實驗的時間不會很長,一種方法可能在閱讀一兩本書後,你就能判斷它適不適合你了。但真正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則要相當長的時間,因為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和毅力的,在這種事情上,最怕意志力不堅定,否則惰性一犯,可能就會前功盡棄,然後被一棒子打回原形。所以閱讀習慣的培養一定要堅持。

到這裡,基本的閱讀方法已經講完了,但閱讀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實非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所能說盡。閱讀既是個人的狂歡,亦是在尋求知己,和身邊同樣在讀書的朋友多交流溝通,你或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TAG: 閱讀讀書方法目錄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