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中衛市高鐵南站入口,巨型原沙原色的沙石巖浮雕躍然眼前……

近日,記者來到中衛高鐵南站,在入站口兩側,原沙原色的沙石巖浮雕躍然眼前。

大漠孤煙、黃河水車、枸杞姑娘……一幅幅體現西北黃河兩岸中衛元素的畫卷栩栩如生。

每一粒沙都散發著中衛的味道,每一幅畫卷都在講述著中衛的故事。

參與此作品創作的中衛市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石建武

告訴記者,

這幅巨型

沙石巖浮雕長110米、高3米,分為AB兩卷,共12個場景,貫穿了中衛、中寧、海原璀璨的歷史文化和與其相關的名勝古蹟、歷史典故,匯聚了中衛特徵。“A卷主要反映的是沙坡頭區、海原縣、中寧縣的歷史文化元素,B卷就是整個旅遊文化的反映。”

焦點:中衛市高鐵南站入口,巨型原沙原色的沙石巖浮雕躍然眼前……

石建武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這幅作品所含元素和表現內容。東側牆A捲上,側重展現了鑿刻巖畫、大禹治水、絲綢古道、枸杞神話、西夏印象、黃河水運等豐富的場景,歷史文化、農耕文化、邊塞文化、以及黃河文化都濃縮在此卷之中。其中水車灌溉、羊皮筏子的畫面,讓人似乎已是身臨其境。滾滾黃河,夾雜著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沙塑的小人正坐上羊皮筏子順流而下,更有象徵“騰飛”的未來圖景壓軸登場。

不同於東側牆面歷史長河的畫卷,西側牆面則集中展示了衛寧平原黃河兩岸的美景。鐵龍穿沙、沙坡鳴鐘、白馬拉韁、米缽生金、高廟雄姿、牛首慈雲、寧舟寶塔、萬畝枸杞觀光園等著名景點表現淋漓盡致,依照古道文化和歷史文化將天都勝景、九彩坪拱北、定戎聖湖(含震柳)、西安州古城遺址的4個景點依次展開,其精美的工藝手法讓人稱讚。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這幅作品完成共歷時6個月,由石建武策劃,中衛古畫繪製者王學義繪製圖稿,最後由我市泥塑藝術第四代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人董福寧和他的團隊製作完成。

焦點:中衛市高鐵南站入口,巨型原沙原色的沙石巖浮雕躍然眼前……

董福寧告訴記者,

這件巨型沙石巖浮雕選取騰格裡沙漠中的風積沙、內蒙古草原的戈壁沙和石嘴山的礦石沙三種沙子合制而成。東西兩面牆浮雕共由258塊寬1.2米、高約1米的長方體拼接而成。

每面牆的初步形成需要用泥雕進行打稿,讓設計中的構成元素和背景層次更加柔和,突出主次。製作好泥雕再進行拋光,隨後進行石膏模具的製作,經過石膏模具和嚴格比例的沙石混合,加之漫長的陰乾過程,將雕刻圖案慢慢取出,歷經大大小小9次的歷練,最終形成這幅精妙絕倫的巨型沙石巖浮雕。“這件作品的完成難度和工程量也是我在30年職業生涯中前所未有的體驗。”董福寧說。

福寧藝術

作者:劉菁

焦點:中衛市高鐵南站入口,巨型原沙原色的沙石巖浮雕躍然眼前……

中衛天天網-傳遞價值

TAG: 中衛沙石文化浮雕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