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大家好,我是鷹哥,從小到大,我們看的各種古裝片中都有這樣的一幕,身著黑衣,方巾蒙面的反派翻牆入院,來到主角房外沾溼手指輕輕將窗戶紙戳破,接著湊近湊近雙眼,屋內情景便一覽無餘,在檢視完畢後再輕輕將吹筒深入,撥出麻藥將屋內一干人等麻翻在地,以上情景想必各位都已熟念於心,但這不免令人生出疑問,古人的窗戶紙為何如此薄弱,連口水都能沾破,就憑這麼一張薄紙,別說隔音了,看起來根本連一陣風都擋不住,古人又是怎麼憑一層窗戶紙遮擋雨雪的呢?今天就讓我帶你捅破古代窗戶的那層窗戶紙。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究竟是誰發明了窗戶,但窗戶的出現和人類建造房屋後對於通風換氣和採光的需求無疑是分不開的,也許對生活在遠古的人類來說,一個蒙上獸皮的洞就足以被稱作窗戶,但隨著人類建築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斷髮展,這個蒙著獸皮的洞自然也要與時俱進,不僅實用性要得到增長,美觀性也不能落下,但在遙遠的古代,人們畢竟是沒有玻璃可用的,事實上,玻璃真正傳入並被用於窗戶上,已經是清朝,而玻璃大規模應用於民間,則是更近代的事情,在那之前透光性良好又堅固,且能被大規模加工用,於民間的材料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因此,早期民間常用編好的草蓆糊窗,或乾脆用稻草,成語甕牖繩樞中的牖指窗戶,而甕牖指的則是用破墰做窗,當然這則成語所指的是那些連草鞋購置不起的貧窮之人,因此也能帶我們一窺秦漢時期平民的生活究竟如何。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而有錢人家則用娟布糊窗及防風性和遮擋性自然要比草蓆好上太多,隨著時代變遷,主要用來糊窗的材料變成了麻或布,這無疑比草蓆的效果好了很多,但其成本也比草蓆要高,但此時的貴族已經不滿足於娟布糊窗,便換成了更加奢侈的絲綢,在眾多選擇當中,絲綢是最為奢靡且可以顯示地位與財力的材料,但即使到漢代為止,普通人家用來糊窗的材料中也沒有紙張,雖然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使之變得更加輕薄透明,但卻並沒有一併改進紙張昂貴的價格,老百姓買一張紙都很不容易,更不要說奢侈地用來糊窗。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這種情況只持續到魏晉南北時期也沒能結束,雖然此時已經有很多用紙抄書的事例發生,也有富貴人家抄寫左施的《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的有名案例,到東晉時,權臣恆賢曾短暫稱帝,立國號為楚,並下令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從此以紙代替簡牘,這一舉措確實推廣了紙張的使用,但實際上並未真正將紙張推廣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東晉依然是一個竹簡與紙質書共存的時代,而我們常說的古籍線裝書則要等到五代才開始使用裝訂,並在宋代才開始大量出現,在這之前,紙的價格往往是居高不下,至少不值得拿來糊窗。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接著便來到了唐宋時期,此時紙窗才開始大規模應用,民間出現了製造紙窗的工坊,在《唐宋白孔六帖》中也有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水油,取其甚明的記載,說明此時紙窗已經不是新鮮之物,且當時的人已經開始使用加工過的油紙糊窗,而對唐宋的文人來說,紙窗同樣不是陌生的存在,此時的文人多用韌皮紙進行書寫,這種紙張厚密堅韌,可以雙面寫字,而每次凝稿後剩下的廢紙大多都用來糊窗,北宋王安石有詩《紙暖閣》其中一句楚谷越藤真自稱,每糊因得減書囊,說的就是他用已經寫過字的楚地穀皮紙和吳越藤紙來糊窗的事,而這些紙張的共同特點都是堅韌不易損毀,因此非常適合作為窗紙,此時王公貴族們雖然還多用絲綢糊窗,但宮廷中卻已是別樣景觀,清代宮廷用高麗紙糊窗,這是一種使用棉繭與桑皮所致的白色棉紙,高麗紙不僅亮白透光,而且非常耐用,紙窗從此走進了千家萬戶,但在古代用來糊窗的可不僅僅只有看似脆弱的紙張,還有一種名叫明瓦的半透明材料。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它是使用蚌殼、蠔殼、羊角和天然雲母片等材料所製成,加工後打磨成但有四個圓角的方形薄片,由於南方氣候潮溼,紙張易受侵蝕,因此家大業大的人通常都會選用明瓦這種材料作為糊窗的選擇,在蘇州,明瓦窗被稱作蚌殼窗,清代黃景仁的《夜起》中所寫的蠡殼窗稀月逗梭,指的就是明瓦窗,不僅如此,明瓦在古代還被用作制燈,紅樓夢中賈寶玉探望黛玉時,手中所提的就是明瓦燈籠,由於明瓦在制窗時的種種優勢,江南的明瓦行業曾盛極一時,蘇州的同業者們甚至在清代組建了明瓦公所的聯合會,但隨著晚清玻璃工藝的傳入與普及,這種不論透光度、透明度還是耐用性都遠超明瓦的材料逐漸取代了它,明瓦行業也隨之沒落,但如今,南京依然有一條叫做明瓦廊的街道,就是來自明朝時聚居於此處的明瓦工匠們。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明瓦看上去頗能遮擋風雪,但他終究無法走進千家萬戶,百姓們所使用的還是普通的紙窗,即便這類紙窗所用的都是堅韌的紙張,但紙畢竟是紙,一旦雨雪來臨,即便再堅韌也面臨被打溼的考驗,因此,古代人民想出了種種方法來增加紙窗的壽命,保護紙窗的第一種方式是對窗臺本身的結構做一些工作,很多古代民居的窗戶都是內陷的,窗戶和牆體之間有一段凹陷的距離,而這段凹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雨水不會大量濺溼紙窗,從而增加紙窗的壽命,但光有這一段凹陷還是不夠的,雨水還是能以各種方式打在窗體上,因此,大戶人家們在設計房屋時,會直接採用回式,或是滴水簷的設計,這兩種方式都能將屋簷伸出窗戶很長的距離,這樣即便是雨天,人站在屋簷下的迴廊中,也可以隨意走動,窗戶就更難被打溼了。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但普通人家無法負擔起如此高昂的建築成本,因此更為實惠的方法就是對紙張進行加工,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唐宋白孔六帖》中提到的一樣,將紙浸入油中,或透過其他加工方式得到一張油紙,這種加工所用的紙,通常是堅韌的紙張,最為普遍的是廉價的竹篾紙,油則通常是桐油或其他乾性油,本質上和油紙傘是相同的原理,這樣製成的紙窗不僅抗水能力有一定增強,其透光性也增加了不少,而除了對紙張進行加工以外,古人還會在窗體結構上進行創新,其中較為普遍的是設計窗簷,而隨著窗簷慢慢出現的是窗櫺這種用來遮擋雨雪的條紋木質結構,最早的窗櫺是直櫺窗。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這種窗櫺可以追溯到漢代,但直櫺窗的弊端在於它無法開合,因此實用性和美觀性都大打折扣,後期的窗櫺慢慢出現了很多雕花和紋樣,也擁有了成熟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價值,對窗體更為重要的創新則是形式繁多的窗體形式,其中多用於民居的是支摘窗,這種窗的上半部可以向外支起並固定,下半部則可以被整個摘下,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就可以支取上半部,拆下下半部,而在雨雪到來時,再將窗體放回,這種窗體使用非常靈活,因此,廣泛建於民居之中,在兩部《水滸傳》的電視劇裡,潘金蓮支起窗子掉下的叉杆砸中西門慶的戲份中所出現的窗子就是支摘窗,而那根杆子便是用來支起上半部的叉杆。

古裝劇手指沾口水捅破窗紙是真的嗎?

而對更多的貧苦百來說,直接在雨雪天氣到來時,在窗外掛上草蓆或木板,則是更常見的選擇,一旦紙窗破損,也可以使用紙糊將窗簾重新糊好,如此迴圈往復,直到達到修復的極限,紙窗的防偷窺效能其實並不低,其一是紙張被桐油加工後防水效能提升了不少,區區一抹口水想要融化窗紙是不太可能完成的,而用手指戳破這些以堅韌聞名又被繃緊在窗體上的紙張,勢必會發出巨大的聲響,因此,電視劇中的橋段並不會出現,而對王公貴族來說,他們使用的多為絲綢這類更加堅韌的材料,想要用手戳破又不被發現,可能就需要先練幾年武功了,雖然創窗紙歷了數千年才最終有了成熟的製作體系,但很快玻璃便進入了大眾生活之中,不管是採光度還是安全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窗紙也因此被淘汰於歷史長河裡,但隨著窗紙一同發展的諸如窗櫺的建築設計則被保留了下來,併成為了不可多得的寶藏與文化,那麼今天聊到這裡,歡迎在評論區裡留下你的想法,記得順手點贊關注哦,再見

TAG: 紙窗糊窗明瓦紙張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