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子歸”曰歸

歸於傳統 共同領悟古老文化的魅力

歸於傳承 為弘揚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傳承至今,從未間斷。一方面是因為中華民族刻入骨髓的家國情懷;另一方面也是得益於華夏祖先善於記錄,樂於傳承的大智慧。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在紙張發明和推廣之前,我國曾經有一段以竹木簡牘為主要書寫材料的時代。簡牘的使用大致貫穿從殷商到唐代的漫長曆史,其中從漢代起,進入簡牘和紙張並用的時代。唐代後簡牘才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

取於竹木,筆墨春秋

簡牘,中國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為未編成冊之稱。實際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指的是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

簡和牘是有區別的:

《說文·竹部》:“簡,牒也。”

《說文·片部》:“牘,書版也。”

以材質相區別:簡為竹製,牘為木製。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以形態相區別:簡呈細長條形、可供書寫一兩行字、常編聯使用;牘呈寬大之形、可供書寫多行文字。

從文字的構造而言:“簡”字從竹,“牘”字從片,“片”是將“木”剖為一半之形。

用竹片寫的書稱“簡策”,用木版(也作“板”)寫的叫“版牘”。超過100字的長文,就寫在簡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寫在木版上。寫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數是有關官方文書、戶籍、告示、信札、遣冊及圖畫。

簡牘形態各異,文獻記載名稱亦多。較重要的有簡、牘、觚3種,他們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長條形,將寫字的一面磨光。

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長條形,將寫字的一面磨光。簡的寬度一般為0。5~1釐米,厚數毫米,長度根據需要而定,漢代似有定製:儒家經典和政府頒發的律令用長簡,諸子百家著作用短簡。各時代所用簡的尺寸不盡相同。

多為木質,與簡不同之處是加寬好幾倍,有的寬到6釐米左右,個別的達15釐米以上,呈長方形,故又叫做“方”或“版”。牘多用來書寫契約、 醫方、歷譜、過所(通行證)、書信等。

用木頭削成多面的稜形,可多至七、八個面。一般都較長,有的長至80多釐米,容字較多,常用來抄寫《急就篇》、《蒼頡篇》等字書,也可用作記事、打草稿或練字。居延、敦煌出土較多。

從已出土的簡牘來看,其書寫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文書類,一類是著作類。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書寫工具

用於簡牘的書寫工具有筆、墨、刀。簡牘上的文字用筆墨書寫,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錯誤的文字,並非用於刻字。先秦簡牘,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通行隸書,字型變圓為方,於是公文、信函多用隸書。一撇一捺,筆墨橫姿,千秋萬代,永世流傳。

慧心巧思,文載萬古

簡牘的製作流程很繁瑣

每道工序都獨具匠心

看似質樸的簡牘

實際上卻凝聚著

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大智慧

首先備料

製作簡牘的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其中以竹木最為廣泛,大體上北方以木為主,南方則以竹居多。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片解與刮削

製作簡牘的竹木用鋸子擷取所需尺寸的材料後,再利用斧、刀、削、刨刀等工具將竹木進行片解和刮削,使簡牘符合規範,保持其寬度和平整、便於書寫。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殺青上膠液

殺青是指在火上燒烤竹筒半成品,使其失去水分並使竹內有機酸凝固,起到防蟲和易於墨書的作用,殺青還包括颳去竹面青皮,便於將字寫在竹黃裡;木簡也要進行乾燥處理,一般在其表面塗上一層膠液,書寫時不滲墨暈散。

編聯

簡冊一般由絲或麻編聯成冊,或系聯成束,少則幾枚,多則達幾十枚,依內容而定,編繩一般是二道可三道,多的達五道,一般而言長篇文章先編後寫,賬目、札記則先寫後編。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書寫

簡牘書寫有特定的書寫格式,與今天的紙張書寫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其書式、標題、識別符號號等時代特徵明顯,書寫工具一般包括筆、墨、硯石以及書刀等。

尺寸之間 文史綿延

簡牘作為我國古代用來儲存文字的重要載體,作為儲存資訊的常式而存在,珍貴的簡牘,為我們揭開了遙遠歷史的神秘面紗。簡牘書記錄了不同時代的政務、軍事。天文地理、農業醫學知識、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孔老之學、諸子百家之言都因有了簡書才得以儲存。

透過簡牘的呈現,浩瀚的歷史長河似在眼前。透過文博人的講述,千年的文化迴響,言猶在耳。於這尺寸竹木之間,我們可以走進商朝光怪陸離,奇異多彩,繁榮與殘暴並存的神秘空間;驚歎於春秋戰國時期金戈鐵馬,風雲變幻,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梟雄氣概;大漢朝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山河無恙國泰民安的大一統氣勢所震撼。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在紙發明以前,簡牘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後世書籍的產生深受簡書的影響。書寫的書法形式,從上至下、從右至左,也承襲了簡書書寫的傳統。可以說,簡牘書為書法藝術奠定了基礎,是書法的主體、最古老的書寫形式。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簡牘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古代語言文化影響更為深刻。今天我們沿用的許多奇妙詞語就來源於簡牘。例如苞苴竿牘,不刊之論,名垂青史,罄竹難書,目無三尺等。如果我們不知道簡牘的存在,不瞭解它前世的沉澱與積累,我們就無法理解這短短的幾個字所蘊含的意義。

出土歷史

從西漢至宋代,簡牘出土約八九次。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兩起:一是漢武帝時魯恭王在孔子舊宅發現《尚書》、《禮記》、《論語》等數十篇用戰國時的文字書寫的簡冊,即所謂“壁中書”,從而引起了長達兩千年的經學今、古文學派之爭;二是晉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一個名叫不準的人盜掘戰國魏襄王墓時,發現有竹簡數十車,這些竹簡被整理成16種古書共75篇,這就是所謂“汲冢書”。它們只有極小部分現仍傳世外。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2010年8月6日,長沙市五一廣場地鐵2號線施工工地發現大量東漢簡牘的新聞,震驚了海內外考古學界,各路學者紛至沓來,希望參與研究和考證簡牘的價值和意義。

這些簡牘大部分收藏在長沙簡牘博物館裡。

長沙簡牘博物館位於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成立於2002年,是國內首座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現代化專題博物館。2017年1月,長沙簡牘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子歸·簡牘|長長短短,書風雲變化;方方正正,承滄海桑田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內展覽面積約50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展廳一層為《文明之路——長沙簡牘博物館基本陳列》,該陳列由四個部分組成,《三國吳簡》、《中國簡牘》、《世界文字載體》和《中國簡牘書法》。二層為《湘水流過——湖南地區出土簡牘展》,由“瀟湘絃歌”和“簡裡湖湘”兩大部分組成。

長沙簡牘博物館自2008年免費開放以來,年平均舉辦各類臨時展覽20餘場,公益講座10餘場次,同時長期致力於簡牘知識以及相關歷史文化的社教與宣傳活動。多年來,已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動品牌,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特點開設了形式多樣的社教宣傳活動。

歷史悠悠,文脈綿長

從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4世紀

是簡牘帶給我們的千年穿越之旅

於閒暇之時走進博物館

走近簡牘

從簡牘之中探索那些

不為正史載記的曾經與往事

與歷史對話

感受那跨越千年的質樸與綺麗

END

這裡是“子歸”

如果你也熱愛傳統文化

可以多多關注我們哦

希望可以透過我們微小的力量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盡一份力

ZIGUI

子歸 候君

出品:“星空”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策劃:婁晨夷 胡慧芳

圖片:徐郡潞

文字:劉茜

編輯:陳非兒

稽核:范增

TAG: 簡牘書寫博物館文字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