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2022年4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學文研院駐訪學者焦南峰老師,在考古樓A座101為大家帶來題為《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的講座。此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北大文研院共同策劃的“秦漢考古與文明”系列講座的第三講。講座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秦陵的考古研究歷史,二是秦陵的具體考古發現,三是針對秦陵進行的相關考古研究。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講座現場

首先,焦南峰老師介紹了題目選取 “臨其穴,惴惴其慄”的原因。他說,這一句出自《詩經·秦風·黃鳥》,描述站在墓穴旁邊的人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感覺,殉葬的人或許是哀怨和恐懼,其他的人可能是震驚、驚歎或著恐懼。那麼讓人們有這樣複雜感情的秦陵到底是什麼樣子?焦老師希望透過這首詩可以引發大家的興趣,一同探索秦陵的發現與研究。

一、秦陵的考古研究歷史

秦陵的考古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調查與測量(1949年以前)。秦陵是中國考古學搞的最早的專案之一,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日本學者足立喜六、關野貞、常盤大定、伊東忠太、水野清一,法國學者沙畹、謝閣蘭、美國學者畢安祺等就進行了秦始皇陵的調查。其中,足立喜六受到同事梅原末治的影響,還進行了一些型別學的研究。到了二十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以中國學者為主的“西京籌委會”“陝西考古會”“西北史地考察團”等陸續對秦始皇陵進行了調查工作。

第二階段:搶救與保護(1950年—1975年)。1962年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開始對秦始皇帝進行考古調查、勘探並測繪出第一張秦陵平面圖。1974年隨著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與搶救性發掘,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全面展開,延續至今。1976年,陝西考古所鑽探發現了雍城秦公陵園,並以此為契機,對秦都雍城及秦公陵園進行了持續不斷的考古研究工作。焦老師在此還介紹了雍城秦公陵園發現的趣事,韓偉先生最初在鳳翔縣城西側的靈山東麓尋找找秦陵未果,後來根據南指揮村一位農民提供的村頭某塊土地很硬、莊稼生長不良的線索,第二天就勘探,第一鏟就探出了秦公一號大墓。

第三階段:個體陵墓的基礎研究(1976年—2005年)。1976年,考古學家韓偉帶隊鑽探發現了雍城秦公陵園,並以此為契機,對秦都雍城及秦公陵園進行了近四十年持續不斷的考古研究工作。198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勘探發現了臨潼秦東陵。1992年、2005年,甘肅省考古所與早期秦文化考古隊先後兩次鑽探、發掘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陵。

第四階段:綜合研究(2006年—至今)。2005年—2008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長安發現併發掘了神禾原戰國秦陵。2005年—2011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秦都咸陽西側鑽探發現、確認了三座戰國秦陵。2013年,陝西省考古院在寶雞縣楊家溝太公廟附近考古勘探,發現春秋秦公陵園一座。2014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經過勘探研究,確認西安東郊韓森寨秦漢大墓為戰國晚期秦陵。

焦老師在第一部分的最後介紹了各位對秦陵研究作出貢獻的先生們,並且希冀後輩們能夠繼續繼承前人的成果,進一步推進對於秦陵的研究。

二、秦陵的考古發現

在第二部分,焦南峰老師介紹了目前發現的八個秦公陵區。

1、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陵的發現

1992年、2005年,甘肅省考古所與早期秦文化考古隊先後兩次鑽探、發掘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陵。其坐落在其東北—西南走向的山體上,形狀不規則,發現併發掘的“中”字形大墓、瓦刀形車馬坑、青銅樂器祭祀坑及其出土的具有“秦子”銘文的青銅器及其大量流散的具有“秦公”銘文的青銅器證實:大堡子山墓地就是秦人歷史上營建的第一座陵區,埋葬著春秋早期某兩位秦公或某位秦公及其夫人。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1 大堡子山平面圖

2、秦平陽陵區的發現

2014年田亞岐研究員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雍城考古隊調查發現秦平陽陵區。太公廟秦武公器“銅器窖藏”的發現,為探索平陽陵區提供了線索。目前勘探區域的發現主要包括一座“中”字形大墓、大墓旁的車馬坑和周圍的小墓。

3、雍城陵區的發現

1976年,陝西考古所雍城考古隊鑽探發現了雍城秦陵,並以此為契機,對秦都雍城及秦公陵園進行了持續不斷的考古研究工作。雍城秦公陵園位於鳳翔縣南塬,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分南指揮陵區和三岔陵區兩大部分。目前已鑽探發現由一重或兩重“兆溝”圈合的陵園14座、大型墓葬49座及小型墓葬數千座。陵園大多坐西朝東,僅十四號陵園坐北向南。已發掘的秦公一號大墓,平面為“中”字形,坐西向東,全長300、深24米,面積5334平方米,是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該墓雖屢經嚴重盜擾,但仍出土銅、鐵、金、陶、玉、漆器及紡織品等各類文物3500多件。根據墓中出土的石磬刻文,學術界已基本確定大墓的墓主為春秋晚期的秦景公。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2 秦公一號大墓發掘現場

4、秦咸陽陵區的發現

2006-2011年,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兩次在秦都咸陽西側鑽探發現並確認了三座戰國秦陵。

(1)周陵鎮秦陵

咸陽周陵鎮“周王陵”有內、外兩重陵園。外陵園由牆垣和外圍溝兩部分組成。內陵園將南、北二陵界圍其中,兩陵位於一條南北軸線之上。南陵封土外形為“覆鬥狀”,現高14米、底邊長約100、頂邊長40餘米,墓葬形制為“亞”字形。北陵封土外形為截錐體,現存高度17。5米,底邊長60米左右,頂邊長約10米,墓葬形制為“亞”字形。陵園內共發現外藏坑27座,其中內陵園有9座,外陵園有18座。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3 周陵鎮秦陵封土

(2)嚴家溝秦陵

勘探發現雙重園牆,外園牆外側有圍溝環繞。其陵園整體呈南北長方形,園牆設有6處門址,南、北牆各有一處,東、西牆各有兩處,均位於兩座陵墓的墓道對應處。陵園內現存兩座封土,南封土破壞嚴重,僅餘高4~5米的平臺,北封土呈覆鬥形,高約15米。勘探發現兩座墓葬均為“亞”字形,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條墓道。該陵園共發現陪葬坑12座,其中內陵園7座,外陵園5座。發現建築遺址一處,位於內陵園南牆外側,似為一東西向長方形院落。發現了300餘座小型陪葬墓,大多分佈在圍溝與外城垣之間,還有一部分位於陵園外西、南部區域。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4 嚴家溝秦陵平面圖

(3)司家莊秦陵

陵區由陵園和陪葬墓區兩部分組成。陵園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方向170°,陵園內亞字形陵墓一座、三重兆溝、陪葬坑六座、祭祀坑若干、建築遺址三處、甲字形祔葬墓七座、小型祔葬墓181座、道路多條。陵園外東南、南部與西南有陪葬墓156座。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5 司家莊秦陵平面圖

5、秦芷陽陵區的發現

1986年開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臨潼縣韓嶼鄉調查勘探,先後發現了臨潼秦東陵“四座陵園”。秦東陵共發現“亞”字形大墓3座、“中”字形墓葬2座、“甲”字形墓葬5座。歷年的調查、鑽探、試掘中出土有銅質、銀質、石質、陶質、玉質、鐵質等質地文物多件。焦老師提到經過這幾年的工作,認為原本劃分的四座陵園應為兩座陵園,其中原本的1號、2號、3號陵園合併為一個陵園,4號是另一個陵園。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6 秦芷陽陵區平面圖

6、長安神禾原秦公陵園的發現

2005-2008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長安縣發現併發掘了神禾原戰國秦陵。陵園由兆溝、夯土陵牆圍繞“亞”字形大墓而成,四邊設有門闕或門道,共有 5 門。陵園被位於南部的東西向隔牆分為南、北兩區。北區是以“亞”字形大墓為中心,周繞 13 個從葬坑的陵墓區;南區主要以建築遺址、灰坑為主。根據張天恩研究員的研究,其墓主應為秦始皇的奶奶夏太后。

7、韓森寨陵區的發現

從2011年10月開始,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位於東郊的韓森寨進行了系列考古勘探,2015年,西安市考古研究院發表了韓森寨秦陵的考古新成果,根據鑽探,該墓為一座“亞”字形大墓,其最為特殊的地方在於大墓的四條墓道的側邊都有耳室。

8、秦始皇陵的發現

秦始皇帝陵的中心是高大的封土,封土現呈平頂四方錐形土臺形。封土以外是呈南北向長方形的內城和外城。內城南北長1355米、東西寬580米,周長3870米,由一條橫貫東西的夯土牆和一條僅貫穿北部的南北向夯土牆隔成三個小城。封土及其周圍排列密集、數量眾多的陪葬坑,包括已經發掘的銅車馬坑、文官俑坑、鎧甲坑、百戲俑坑,西北部為建築遺址區,東北小城內為陪葬墓區和一些建築遺址。外城南北長2185米、東西寬976米,周長6322米。在東、南、西內外城垣之間也分佈了較為密集的陪葬坑和“麗山食官”等建築遺存。內、外城均由夯土築成,內城目前共發現6座城門,外城目前發現有東、西、南三門。陵園外城垣以東分佈有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坑三座、上焦村陪葬墓和馬廄坑130多座。北側發現了多座出土有大量動物骨骼和青銅水禽的陪葬坑。西側除了原來發現的和修陵人墓地外,新勘探發現大型陪葬墓6座,1座“中”字形,5座“甲”字形。西北側為石料加工遺址。南側發現了為阻擋南部驪山山洪侵襲而夯築的防洪大壩。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7 秦始皇陵園平面圖

焦南峰老師在這一部分的最後針對目前秦陵的考古發現進行了小結,目前的考古工作已發現秦人的八個陵區,而根據文獻記載應有九個陵區。基於歷史文獻梳理及田野考古成果的回顧,焦老師認為應該有十個陵區,可能還有兩個陵區沒有發現。同時,對於目前發現的秦陵數目,按照韓偉等人的觀點認為應是27座秦陵,焦老師則認為應該是22座秦陵。

三、秦陵的考古研究

講座的最後一部分,焦南峰老師對秦陵目前已有的考古研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1、墓主

針對各個秦陵墓主的討論始終是研究的熱點,但目前秦陵的墓主可以被確認的不多,其中可以確認的有雍城一號陵園的M1墓主為秦景公,芷陽一號陵園M1 的墓主為秦昭襄王,秦始皇陵的墓主為秦始皇,其餘秦陵的墓主尚待進一步研究。

2、秦陵要素構成和演變

根據歷史文獻、考古資料大致可知構成秦漢陵墓建築形制的主要組成或者說基本要素的至少應有:陵園、封土、墓穴、禮制建築、陪葬坑、陪葬墓、祔葬墓、園寺吏舍、陵邑、道路、修陵人居址、修陵人墓地等。

(1)陵園:陵園是陵墓的結構主體,地下陰宅的整體象徵,圈定陵墓、界劃陵區的重要標誌。其演變軌跡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與“大型府庫類建築”並存、平面形制不規則,“陵、城不分”,一座陵園安葬兩代以上的秦公;第二階段,一重、或兩重圍溝圈合而成,一座陵園安葬一代秦公,十多座陵園共處一個陵區之內;第三階段,南北向長方形的城垣或有圍溝或一重圍溝構建而成,一座陵園安葬一代秦公(秦王),陵園與陵園之間相對獨立;第四階段,南北向長方形的兩重城垣構建而成,獨立陵園,陵若都邑。

(2)墓穴:墓穴是墓主屍身及其棺槨葬具的放置空間。襄公立國始到戰國晚期的獻公或孝公,此間秦人一直是周天子屬下的一個諸侯國,秦公陵墓採用與其級別相當的中字形是符合當時禮制的表現,而從秦惠文王起,到秦始皇稱帝,使用的都是天子級別的亞字形陵墓。

(3)封土:從襄公立國到秦獻公變法之前秦陵的特點是“墓而不墳”,而從秦獻公變法到始皇稱帝,秦陵的封土體現為形成、演變中的“覆鬥形”特徵。在這裡,焦老師提出我們目前對於封土的高度計算可能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因為無法還原當時人們以什麼作為高度的起始點。

(4)禮制建築:主要呈現出四期演變趨勢:一期為大堡子山秦陵,主要形式是祭祀坑(樂器、人殉);二期為雍城秦陵,主要形式為祭祀坑,此時“享堂”出現;三期的咸陽秦陵、長安神禾原秦陵可能存在祭祀遺址;到了四期的秦始皇陵,出現了專門的“享堂”、“寢殿”等建築。

(5)陪葬坑:陪葬坑從早期的一陵一坑,發展到中期的一陵多坑,內涵增加了珍禽異獸,到了晚期,陪葬坑的數量、種類、形制都急劇增長,內涵發展到包括兵馬俑、百戲俑、石鎧甲、青銅水禽等多種型別。陪葬坑的象徵意義也從早、中期的反映級別、財富,以及滿足墓主出行的需要,發展到晚期為墓主構建一個完整的“地下王國”。

臨其穴,惴惴其憟——秦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圖8 秦始皇陵一號陪葬坑

(6)祔葬墓:焦老師指出過去把王陵前的小墓都叫陪葬墓,這一講法可能是有問題的,陵園內與主陵有血緣、婚姻關係的墓葬不應被稱為陪葬墓,而應為祔葬墓。祔葬墓的發展分為四期:一期大堡子秦陵、太公廟秦陵,形式不明;二期雍城秦陵,祔葬墓主要為“甲”字形、長方形;三期咸陽秦陵、芷陽秦陵的祔葬墓主要為長方形、“甲”字形、“中”字形;到四期秦始皇陵,出現專門的祔葬墓園。

(7)陪葬墓:因君臣、等級關係埋葬在陵墓周圍(陵園以外)的墓葬。陪葬墓中同樣存在“中”字型大墓,經過勘探、發掘的秦始皇陵西側的一號陪葬墓,應是最早的陪葬墓,出土了精美的青銅器、玉器、金器。

(8)園寺吏舍:大堡子山秦陵有建築遺址多處,除“大型府庫類建築”外,其他性質不明。雍城秦陵除M37的“享堂”外,雖有建築遺址的跡象,但無具體資料。咸陽秦陵發現多處建築遺址,未發掘,性質無法認定。秦東陵與長安神禾原秦陵與咸陽秦陵的情況一致。秦始皇陵“麗山食官”在陵園西側的內外城之間,遺址刻在陶器上的文字見有“麗山食官”“麗山食官右”“麗山食官左”。在麗山食官遺址之北另有兩處大型建築遺址,有學者認為也當屬陵園管理官員、侍奉陵寢的宮人及守護、勤雜人員的園寺吏舍建築群。園寺吏舍整體經歷了從不明到確認的發展過程。

(9)陵邑:陵邑是為修建、保護、供奉、管理陵墓而營建的位於陵墓附近的居民點,是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先秦陵墓中,沒有發現有關陵邑的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陵邑是秦始皇的創舉。

綜合來看,秦陵的分期可以劃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春秋早期,甘肅禮縣大堡子山墓地。此期陵園平面不規則,“陵、城不分”,“墓而不墳”無封土,無享堂,有祭祀坑、車馬陪葬坑,祔葬墓與殉葬墓並存,無園寺吏舍,無陵邑。第二階段:春秋中期到戰國中期,雍城秦陵。特點為數重圍溝陵園,“中”字形大墓,“墓而不墳”無封土,享堂與祭祀坑並存,車馬陪葬坑,祔葬墓與殉葬墓並存,無園寺吏舍,無陵邑,多座陵園佈局結構相似、排列有序,一座大陵區安葬十多位秦公。第三階段:戰國晚期,咸陽秦陵。這一階段裡一陵獨立,有專用名稱,南北長方形兩重城垣,墓葬“亞”字形,方形覆鬥狀封土,未見享堂、陵寢,陪葬坑數量增多、出現動物坑,中字形祔葬墓和祔葬墓園出現,應有園寺吏舍,無陵邑。第四階段:戰國晚期到統一秦,秦始皇陵。這一階段特點為獨立陵園,有專用名稱陵,“若都邑”,南北長方形兩重城,墓葬“亞”字形,高大的覆鬥狀封土,陵寢建築出現,陪葬坑數量、種類急劇增加,內容為百官宮觀,出現了“陪葬墓”,園寺吏舍專門化,始置陵邑。

焦南峰老師指出,秦陵劃分出的四個階段也代表了其不同的性質。第一階段:春秋早期,代表為甘肅禮縣大堡子山墓地。此階段秦陵還處於一個沿襲商周舊制、意欲建立新規的模仿探索期,實施的還是“集中公墓制”,是一座探索草創中的方國陵園。第二階段:春秋中期到戰國中期,代表為雍城秦陵。此階段的雍城秦陵進入一個制度相對穩定完善的成熟定型期。實施的仍然是“集中公墓制”,是一座成熟定型的方國陵區。第三階段:戰國晚期,其代表為咸陽秦陵和秦東陵。此階段秦陵的發展進入一個由“集中公墓制”到“獨立陵園制”的探索轉型期,是一種探索轉型的王國陵園。第四階段:戰國晚期到統一秦,秦始皇陵是此階段唯一的代表。此階段的秦陵急劇發展、創新不斷,進入了其最高、最後的創新發展期,完成了由“集中公墓制”到“獨立陵園制”的制度昇華,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國陵園。

3、秦陵的文化淵源

目前關於秦陵的文化淵源討論已有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觀點為以下三種:

(1)韓偉:“秦大墓與殷大墓制度相近,其中的繼承或淵源關係是顯而易見的。”

(2)張天恩:“西山陵區和圓頂子山墓地的發現,初步揭示了秦國早期公室貴族喪葬禮俗制度,對秦人遷雍以後的葬制有比較直較的影響,許多方面在後來都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同時,還使我們瞭解到了陵邑位置選擇、陵區分佈特點等與部分周代諸侯國有相似的地方,銅器、陶器等文化因素,基本屬於周文化的範疇。另外,在以人殉葬等埋葬習俗方面,還顯示了與商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3)段清波:“秦文化中所見到的諸如兵馬俑、銅車馬、陵墓封土內高臺建築、條形磚、青銅水禽製作工藝、槽型板瓦、繭形壺、石刻等文化因素,不是從中國固有文化中發展演變而來,這些因素可能是透過絲綢之路由西亞傳播到東方的,與此同時,秦統一時期,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制度也傳入東土,並對秦始皇的改革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焦南峰老師對秦陵的形制要素進行了淵源追溯。他認為,秦陵形制要素的文化淵源,主要來自於古老中華大地起源、發展、形成的商周文明,受到了吳、越、楚、鍾離、韓、趙、魏、中山等等華夏文化的影響。在秦陵陪葬的器物中或有北方、西方等外來文化因素出現。秦人在吸收、融合的基礎上,根據其等級的提高(公、王、帝),地理位置的變遷(西漢水流域、黃土梁峁;汧渭之會、關中腹地)國力的逐漸增強,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陵墓形制要素:南北向的雙重陵園、東西向的陵墓;由寢殿、便殿組成的禮制建築;埋藏著眾多大型兵馬俑,代表“宮觀百官”的大量陪葬坑以及最早的陵邑、最早的祔葬墓園、最早的陪葬墓等等。正是這一系列的“創新”,加劇和完成了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由“集中公墓”到“獨立陵園”的制度嬗變,奠定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秦陵文化基礎。

4、秦陵的價值和意義

焦南峰老師認為:秦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完成了從方國到王國、再到帝國三次大的政治昇華的先秦古國;與之相應的秦人也營建了能夠反映這三次大的政治昇華的、獨一無二的系列陵區。包括夏商周在內的先秦諸國的陵墓考古研究中,秦陵的考古發現最多,出土文物最豐富,掌握陵墓內涵最為清楚,是研究中國古代陵墓產生、發展、演變歷史的必不可少實物資料。

作為秦陵發展、演變的最終成果—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帝陵,也是中國古代帝王陵“獨立陵園制”全面確立的標誌。其形制要素、佈局結構以及“陵園獨立化、陵區規模化、設施複雜化、功能完善化”特點,成為漢魏隋唐、宋元明清歷代帝陵規劃的樣本和營建的基本準則,是研究中國古代陵墓的“圭臬”,是保護中國古代陵墓類文化遺產的基礎。

秦人的十個陵區、三十多座陵園連綴成一條基本完整的、絕無僅有的、從未斷裂的中國古代陵墓形成、發展、演變的歷史鏈條;對於證實秦人從附庸到方國、到王國、再到帝國三次政治昇華的歷史程序;顯現中國古代陵墓由“集中公墓”到“獨立陵園”發展、進化的歷史軌跡;體現從“血緣政治”到“地緣政治”,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產生、發展、確立的歷史趨勢;反映中華文明由“多元”到“一體”多民族交流、融合、統一的歷史規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圖文轉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公眾號)

TAG: 秦陵陵園考古陵區秦公